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尊敬的各位读者、作者:《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现已正式启用“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凡向本刊投稿均要通过该系统检测是否存在“引用过当、抄袭、剽窃、伪造、一稿多投、篡改、不正当署名、一个成果多篇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引用雷同超过30%则视为学术不端,拒收该稿;如果引用雷同在30%以内则必须在参考文献中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2.
学报“一稿多投”现象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报一稿多投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作者缺乏诚信意识、学报工作存在不足及法制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对此,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对编辑部的回复期限、一稿多投行为的处罚措施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作者的诚信意识.最后,学报编辑部应改进工作,走特色化办刊之路,完善处理稿件的各个环节,加强与作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将“青少年是否实施越轨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青少年越轨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涉及侵损农民工城居超生子女义务教育权的“超常对待”现象随之产生。基于其对人权的固有性、普遍性及不可侵犯性的违背,导致“超常对待”现象的存续丧失理论上的基础。因此,在分析此现象形成的现实原因的前提下,消除社会异端观念、完备基础教育资源以及强化法律救济机能是消除该现象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一稿多投"是许多编辑工作者所头疼的问题,但此现象却呈现出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之势.简单地将责任归于作者或出版单位都是有失偏颇的,只有把二者的利益联系起来、统一起来、紧密地结合起来,对善意和恶意的"一稿多投"进行分化,从体制入手,让"快发"的目的得以实现,让"多发"的目的受到压制,加强编辑和作者之间的交流、沟通,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二代”逐步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描述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二代”的若干现象,分析了“创二代”群体现象背后隐藏的主要原因,着重论述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二代”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古城西安时,曾饶有兴致地游览了大雁塔。大雁塔屹立在著名的大慈恩寺,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返回后,该景区的门票征收方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每个游客进寺院要买一张25元的门票,到了大雁塔下,欲登塔的游客还必须再付10元买票登塔,许多游客在进行了成本收益的比较后最终却步。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小门票”现象,人们可以在很多景区发现这种现象。“小门票”现象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但国家至今也未明令禁止,亦无明文规定,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背后的复杂性。以往人们总是通过法律或制度等角度来分析“小门票”现象,下…  相似文献   

8.
将“青少年是否实施越轨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青少年越轨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结构现实主义的兴起为现实主义均势理论带来了科学化的元素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其中,对于该理论中是否存在前后不一致的现象这一问题,存在广泛争议。通过关注后“亚当·斯密”时期经济学在分析“一般均衡”上所取得的成果,笔进进行多方面分析后认为,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确在单元行为不超出“无政府状态”压力的前提下仍然存在前后自相矛盾的逻辑。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部分青年大学生中“学驾驶热”这一现象,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了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学驾驶热”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因、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欧洲暨法国美学情趣在音乐、诗、绘画、戏剧、小说、电影等方面的流变,即所谓唯美主义倾向,是启蒙时代微妙精神的延伸.现代欧洲艺术放弃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传统理论一方面放弃了作为理念的形式,而把艺术活动必需的物质材料本身当作艺术和艺术欣赏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放弃了西方艺术传统根深蒂固的偏见,即所谓艺术的不同物质手段只是为了表达或表现感情、观念、外部世界的模特.现代西方不同艺术门类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古典艺术中的形而上学追求,从而把艺术活动中的所谓"内容"只作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甚至取消了内容与形式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证人证言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证人错误记忆的发生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文章回顾了证人错误记忆研究的历史,主要探讨了证人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并讨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一个可能使用EJB组件的系统时,做出正确决定的第一步是要能透彻的理解EJB组件的特性,从而懂得如何确定EJB技术是否适合该应用,包括选择EJB组件作为一种实现手段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否则,别的技术可能更合适。  相似文献   

14.
对“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刑法第312条所规定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在许多问题的界定上不甚明了,引发了理论界以及实务部门较多争议。通过对构成要件诸方面的重新解析,对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对象以及罪数形态等存在较多疑惑之处做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以期对司法适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哲学--爱智"作为"学术--科学"的最为核心的概念和问题,哲学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深化、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欧洲哲学中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和层面:在古代希腊创始阶段,希腊哲人摆脱"知识"之原始经验技术之束缚,确立了"自由知识"之地位;至康德哲学,"自由"通过"实践理性"上升至哲学之最高层面,使"道德"以"自由--职责"为基础;由康德经过黑格尔直到海德格尔,"自由"由"理念"回到"存在".对于"自由"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主体--客体"、"有限--无限"、"存在--非存在"、"生--死"等问题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罪状中的“帮助”应予去掉;变造证据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隐匿证据属于毁灭证据行为;教唆、指使他人帮助自己毁灭、伪造证据的,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方便远程通信。作者在文中就小型局域网的几种常见的组网方案做了简要的介绍,比较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应对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司法鉴定法制建设应遵循正确的原则 ,并依据这些原则进行调整 ,在司法鉴定队伍建设上应遵循国际标准 ,司法鉴定程序应与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改革相衔接  相似文献   

19.
侦查运动中的"己"与"彼"比较研究侦查与犯罪是一种联动行为,侦查是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是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与犯罪和犯罪分子的一种较量,其斗争的双方是侦查机关、侦查人员--"己",和犯罪、犯罪分子--"彼"."已"与"彼"是互为对立的双方,从侦查角度来讲,对"己"与"彼"双方情况把握程度是决定侦查工作成败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儿童证人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认知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对儿童作证主体之适格性问题的争论已经转变为对儿童证言的可靠性的判断。儿童证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其记忆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方面存在着不足,但不能因此否认儿童作证的适格性。相反,应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制订出相应可行的实践操作原则以提高儿童证人证言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