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0年初春,在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发现了~个共产党的“红色电台”。共产党人利用军统的电台、密码搜集情报,甚至直接向延安发报。蒋介丑闻讯,十分震惊,大骂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戴笠亦十分惊恐,军统的电台是自己亲自布置的,人员也是自己亲自派的,难道共产党的势力已经潜伏到了军统内部?的确,这个“红色电台”的成员是由中共南方局安插的,为首的还是一个姑娘,她的名字叫张露萍。南方局交给张露萍的任务是:领导在军统局电讯处的张蔚林等地下党员,成立中共特别支部;与南方局军事组直接联系,负责传递情报;待机在军统特务机关内…  相似文献   

2.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简称“军统局”或“军统”)是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特工组织 ,是蒋介石赖以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工具之一 ,它的产生曾对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抗战时期军统的组织与活动作一系统的考察 ,揭示军统作为蒋介石的御用工具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其组织系统的演进和内部结构的变化 ,以及如何随着蒋介石对内对外政策的变化 ,发挥它的作用和体现出的两重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以此阐述对抗日战争某一侧面的一孔之见。一、战时军统组织之膨胀与人员构成之分析军统有一套…  相似文献   

3.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8,(16):55-55
作为国民党军统所属监狱中的“大学”,息烽集中营是特务暴行的历史见证,也是共产党人、爱国人士英勇战斗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1945年7月14日上午,国民党军统局的刽子手们在息烽集中营附近的快活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集体大屠杀.被害者是7位年轻人,其中有一名巾帼英雄,她就是我党设在军统重庆电讯总台秘密支部的领导人、曾使蒋介石大为震惊的"军统电台案"的"要犯"--张露萍.  相似文献   

5.
王凯 《党史文苑》2007,(2):38-39
沈醉、徐远举和周养浩三人是国民党军统局内赫赫有名的干将,他们职务相近年龄相仿,又都深受戴笠的器重,被称为军统“三剑客”,但他们却走过了各自不同的风雨人生路。  相似文献   

6.
《红岩春秋》2009,(2):80-80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下,由邓小平题写园名。歌乐山烈士陵园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集中营的所在地,关押、迫害、屠杀过杨虎城、罗世文、江竹筠等著名的革命烈士。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逃离重庆之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屠杀。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览》2023,(3):52-53
<正>重庆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山城,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家喻户晓的“重庆谈判”、耳熟能详的“红岩”故事,让我们永远不能忘却那段血雨腥风但终见曙光的艰难岁月。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又名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沙坪坝区歌乐山麓。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是特务机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和国民党军统集中营所在地,曾囚禁过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结束后.汪伪政权第四号人物.曾任伪还都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外交部长、驻日大使、广东省省长等职的褚民谊被国民党军统诱捕并押解至南京,后送往苏州江苏高等法院接受审判。在法庭上,褚民谊百般抵赖,大肆宣扬自己的“历史功绩”,企图淡化自己的汉奸事实,甚至不惜以“国宝”——孙中山的肝脏标本相威胁。  相似文献   

9.
1949年底,重庆解放后,人们在戴公祠院内的一座花台下以及原戴笠警卫室的房内挖出了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的杨虎城、宋绮云两家烈士遗体。其中,宋绮云的儿子“小萝卜头”年仅8岁。 “小萝卜头”,学名宋振中,乳名森森,祖籍江苏省邳县八路乡杲堂村。他是著名烈士宋绮云和徐林侠的幼子,1941年3月15日出生于古都西安。由于父母相继遭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入狱,年仅8个月的森森随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史上,文强算得上是个经历坎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泾渭分明的四个阶段。他的前半生走过了政治上的两极: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重要干部,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等重大军事实践,还先后担任过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川东特委书记等职务;脱离党组织后又加入了国民党和“军统”,历任“忠义救国军”政治部少将主任、军统局华北办事处少将处长、  相似文献   

11.
“福建和平救国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以福建沿海海匪和闽中贯匪拼凑起来的伪军。它一面充当日军鹰犬,祸国殃民;一面又勾结军统特务,横行闽海,成为投靠日伪和军统双重性质的汉奸队伍。奸匪特糜集的杂牌军1937年8月7日,日本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和日本外务相联合宣布封锁自吴淞至汕头的海岸线。由于缺乏兵力,日本当局便炮制了“以华制华”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戴笠充当蒋介石的鹰犬达15年之久。15年里,戴笠为维护、巩固蒋家王朝独裁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亦从一个市井无赖升迁至蒋介石的心腹杀手。但在后来,蒋戴之间互相猜忌,互相提防,产生种种龌龊。最后,这位中国的“希姆莱”撞死在戴山脚下。蒋介石对戴笠控制得很严戴笠把蒋介石揣摩得很透蒋介石一生中控制最严的是特务、军队和财政。三者之中,又以特务为先。蒋介石控制特工的办法最多,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对特工人员授予大权,但决不给以高位,以防他们在政治上坐大。戴笠出任军统头目十多年,干来干去,始终只是一个军统…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09,(2):79-79
“蒋家院子”位于“军统白公馆集中营”旧址的山背后、一个小地名叫红炉厂的荒僻山坳里。叶挺将军前后两次在此被秘密囚禁。第一次是1942年1月3日,从桂林直接押解到此;第二次是1945年9月14日,从湖北恩施将他解押来重庆,仍关押在这里,直至1946年3月4日获释出狱,叶将军两次在此共囚禁达一年半之久。  相似文献   

14.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蒋介石迫使杨虎城“辞职”、出国“考察军事”。杨虎城将军是1937年6月29日离国赴欧美各国考察的。“七·七”事变爆发后,杨将军矢志报国,坚决向蒋介石请缨抗战,并于1937年11月底回国,旋即被军统特务拘禁。  相似文献   

15.
北平沦陷前后国民党军统的几次秘密活动李瑗1937年前后的华北,是中国政治形势十分敏感的地区,也是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十分活跃的地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不断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由此迅速展开。但是,蒋介石集团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旋即遭到蒋介石的扣押,开始了长期的被囚生涯。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被转囚至蒋介石的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镇。1月29日,于凤至到来后,两人又被迁至山陡沟深的雪窦山中国旅行社,由一批精干的军统特务严加看管。  相似文献   

17.
沈醉、徐远举和周养浩三人是国民党军统局内赫赫有名的干将,他们职务相近年龄相仿,又都深受戴笠的器重,被称为军统“三剑客”,但他们却走过了各自不同的风雨人生路。  相似文献   

18.
梁茂芝 《党史纵横》2010,(8):64-64,26
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又为什么从内地跑到香港去呢?  相似文献   

19.
1942年底,在全国抗战局势进一步恶化之际,发生了一桩震动全国的豫东专员失踪案,一时舆论哗然。为稳定民心,蒋介石亲自督办侦破此案,并安排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亲自到河南指挥破案。蒋介石和戴笠绝对没有想到的是,犯下这一惊天命案的竟然是军统的一名少将……  相似文献   

20.
1942年底,全国抗战局势进一步恶化之际,发生了一桩震动全国的豫东专员失踪案。一时,舆论哗然。为稳定民心,蒋介石亲自督办侦破此案,并安排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亲自到河南指挥破案。蒋介石和戴笠都绝对没有想到的是,犯下这一惊天命案的,竟然是军统一名少将级的大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