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划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仅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 ,也是我国行政体制设置与合理划分行政权力的重要内容。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是非常模糊的 ,而借鉴西方典型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对我国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范畴与职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论述,对转型时期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当代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必要的中央集权和在中央政府有效控制下的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的关系,在体制模式选择上乃是实行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混合体制.  相似文献   

3.
一、正确定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 中央与地方职能权限的划分应该坚持在维护中央权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原则.事权的正确划分是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也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前提,应该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在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中,中央过分集权会严重限制地方的积极性,影响公共利益的整体实现;而理性的地方政府不顾一切地追逐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又会引发"公用地"的灾难.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明确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权范围,逐步健全法律制度的有力制约,同时建立一套政府系统内部有效的治理制度,规范政府权力的正确行使,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5.
一、正确定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中央与地方职能权限的划分应该坚持在维护中央权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原则。事权的正确划分是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也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前提,应该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各级政府的权力和权限应该来源于成文宪法,而不应该是执政党或政府一时的政策,更不应该是领导者个人的意志。我国长期以来出现的“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的现象,归根到底还在于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没有实现法制化。应该通过立法,明确划分中央独…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的纵向权力结构,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深刻分析中央高度集权政治体制的历史成因及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既要下放权力,扩大地方自主权,又要加强和维护中央权威;兼顾中央与地方,以中央作主导;中央与地方问的权力结构调整必须与其他改革措施特别是党政分开配套进行等重要思想观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7.
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从制度入手 ,就是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加强宪政建设 ,努力推行依法治国 ,为地方公共财政的构建提供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核心问题是通过中央与地方的有限分权实现对中央和地方权力的有效制约。基于权力制约目标设计中央与地方关系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集权模式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只是国家整体意义上权力内部的纵向职能分工,不具有权力纵向制衡意义的分权功能。建立有限政府、实行单一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既是控权模式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浅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必然要求与目标模式 ,其基本内容包括中央必要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科学化、法制化和民主化 ,其基本途径是转变观念、科学划分职责权限、完善监督机制、实现法制化、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关系,他对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根据中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提出了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了国家整合、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时,他主张学习苏联,进一步加强中央权力;社会主义改造后期,针对经济建设当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他开始反思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倡导放权给地方,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毛泽东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处理,既表现出了较强的灵活性,又坚持了基本的政治原则,并注重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教训。他在探索中形成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对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也是新经济环境对我国政府职能变革的要求。在观念创新的前提下,以政府信息化为手段,推行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政务公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公开是衡量政治体系、政治民主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参照标准.制定一部关于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对于深化政务公开,进而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和途径,已成为当前建立精干、高效服务性政府的有力工具。政府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开展质量管理是必由之路。为了建设市场经济,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必须提高政府决策质量、政策执行质量和监控质量,因而必须导入质量管理理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当前的经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精干高效的政府机构,提高政府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provision of supporting services to a number of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 by one or more common service departments is the application i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of the economic principle of the specialization or division of labour. Common service agencies are used widely in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in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and indeed within most large organizations both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of the econom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mon service agencies and considers some of the principles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their success. The paper then focuses on four major issues which face both users and suppliers of common services. These are (a) whether the use of common services should be optional or mandatory; (b) whether or not the users of common services should pay for the services they receive; (c)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common service agencies should buy their services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and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they should staff to provide those services themselves; and (d) whether common service agency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should be subordinated to other policy objectiv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use of common services in government has produced many of the advantages inherent in the specialization or division of labour as well as some attendant disadvantages. Whether common services will succeed or fail depends in no small part on what might be called the level of civiliz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in which they operate. Sommaire. La prostration de services de soutien à plusieurs ministères et organismes par un on certains ministères désignés est une illustration de l'application clans l'administration publique du principe économique de la spécialisation ou 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Les organismes de services communs sont très répandus à tous les paliers de gouvernement et du reste, on les retrouve dans la plupart des grandes entreprises publiques et privées. L'auteur de l'article fait le bilan des avantages et des inconvénients des organismes de services comniuns et examine certains des principes qui pourraient contribuer à leur succès. Il s'attache ensuite à quatre questions importantes que se posent tant la clientèle que les fournisseurs des services communs, à savoir: (a) si le recours aux services communs doit être facultatif ou obligatoire; (b) si les utilisateurs des services communs doivent payer ou non les services; (c) quelles sont les circonstances qui peuvent amener les organismes de services communs à acheter leurs services du secteur privé et celles où ils doivent s'attacher le personnel leur permettant de fournir eux-mêmes ces services; et (d) si le fonctionnement et l'efficacité. des organismes de services communs doivent être subordonnés à d'autres objectifs prioritaires. L'auteur conclut que l'utilisation des services communs au sein du gouvernement comporte un grand nombre des avantages inhérents à la spécialisation ou à la division du travail en même temps que certains inconvénients inévitables. Le succès ou l'échec des services communs tient en grande partie à ce que l'on pourrait appeler le niveau de civilisation de l'organisation qu'ils servent.  相似文献   

15.
16.
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制度化程度很低,现实的政治运作大多依靠一些非正式的关系网络和潜在的权力中心在发挥作用,它们构成了古代中国的"无形政府"。在中央政府层级表现为君主身边的近臣和宦官,在地方政府层级表现为地方士绅和幕僚、书吏。无形政府的产生,主要源于古代中国道德化政治理念下的行政伦理,士族制度和科举制度构成其主要的社会基础。其传统余风所及,对当代中国政治也构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