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他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最低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具体地说,就是到那个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 ”在以后几年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不断总结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已经成竹在胸了:他在1987年4月全面表述了这一构想:“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本世纪  相似文献   

2.
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了到21世纪中叶时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蓝图。1983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苏州,苏州的小康实…  相似文献   

3.
二月十九日,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离开了我们。大家怀着悲肩的心情,用各种方式缅怀他的丰功伟绩,颂扬他的人格风范。他的风范同他的事业和思想一道,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世纪伟人。我们爱戴他、感激他、怀念他,因为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邓小平理论是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思想遗产和精神财富。在邓小平理论的宏大体系中,小康社会思想是其重…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指向历来是我国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问题。80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把握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其中,关于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设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富裕还是贫穷,是邓小平同志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邓小平从批判“贫穷的社会主义”开始…  相似文献   

6.
一代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位充满智慧的政洽家以大无畏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带领着中国人民在充满风险而又富于希望的现代化进程中,开始了一次新的长征。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时指出: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西部社会》2002,(11):1-1
“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十几年前,邓小平同志这样预言。 十几年后,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自新世纪始,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富国强军的伟大指南。我们战斗在军队科研战线的同志,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理论倍感亲切,深受教育。 一 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实践的新发展,随着科学技  相似文献   

9.
《前进》1997,(12)
邓小平小康建设理论:农民奔小康的精神动力晋城市邓小平小康理论应用研究课题组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确定的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今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他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江泽民同志的讲话高屋建领,统揽全局,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科学体系在…  相似文献   

11.
在跨入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正行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为了在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扬成绩,纠正失误,稳健地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一步重视和切实加强对邓小平同志著作的学习与研究,十分重要。 邓小平同志的著作,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著作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小平同志把人才提高到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高度予以重视。他还指出:“我们不仅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这些国家更加切实的民主,而且要造就...  相似文献   

13.
一代世纪伟人邓小平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高举这面理论大旗,继承小平同志遗志,沿着小平同志为我们开创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的长征之路走下去,是表达我们对小平同志深切爱戴和怀念之情的最好方式我们期盼广大作者为本专栏撰稿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教育事业倾注了很多心血,一贯给予高度重视。他不仅以身垂范,亲自抓教育工作,而且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来对待,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思想。世纪之交的今天,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重温和学习邓小平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无疑具…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全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读书班今天开学了。希望通过这次读书班,把全省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引向深入。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措施,也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保证。近二年来,我省各级领导干部采取中心组的学习形式,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深入学习原著…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王炎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一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理论。他构思和设计的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发展战略,以强国富民为出发点,以国家利益为...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只有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反腐败斗争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反腐败是实现四化的重要保证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邓小平就及时提出反腐败问题。他  相似文献   

18.
学习邓小平的战略思想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严家栋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6年来,在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他善于从全球角度和中国大局着眼来观察与处理问题的宏观战略眼光及高超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贯穿在《邓小平文选》中的一个基本思想。邓小平同志不仅全面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奋斗纲领、奋斗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而且深刻地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保证。他明确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崭新的理论宝库,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当前,全国人民、各行各业都正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教育战线的广大师生同样也止在努力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我们作为中学的政治教师、学校德育工作者,更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的论述,探索德育新路。邓小平同志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他在“文选”第三卷中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