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肉食者VS素食者 维基因为镨拿钥匙而无法进入一处住宅工作,欲联系公司时又发现手机没电,他只好向住宅旁的邻居求助.坐着轮椅的残疾女子海伦娜不仅让他进屋给手机充电,还大方地让他用家里的座机打电话,但是,她不允许他把工具包带进门——她敏锐地嗅到了维基工具包里的餐盒散发出来的肉食的味道,而她,是个素食者. 在维基等待公司派人送...  相似文献   

2.
一个律师为一个被指控犯有盗窃罪的人辩护。“我的当事人只是把他的一只手臂伸入了那个窗口,移动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是他的手臂而不是他本人,您总不能因为他的肢体犯罪而惩罚他的全身吧。”“说得好!”法官回答道,“按你的逻辑,我判处犯罪人的手臂一年监禁。他本人可以不陪伴他的手臂,由他自己选择。”犯罪人和他的律师得意地笑了。在律师的帮助下狠罪从拆下了他抓人治假时创造性的辩护  相似文献   

3.
人贵自然     
人贵自然,贵在真诚不作秀。《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真诚做入,就是始终保持一种简单宙然、坦率的态度,在生活工作中不伪装、不表演,不精于算计、不心为形役,不拐弯抹角、不藏头掖尾,说话直截了当、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敢讲真话,与人沟通、交往简单而自然。  相似文献   

4.
游宇明 《政府法制》2014,(12):44-45
1989年,美国时任总统乔治·布治致电家住纽约的晏阳初,祝贺他99岁生日。贺词说:“您一生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平民,给了众多美国人极大的鼓舞。通过寻求给予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以帮助,而不是施舍,您重申了人的尊严与价值。我对您通过给予平民更多的自由和机会来帮助他们摆脱贫穷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您是我们人类的颂歌,是你们同行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来信编辑同志: 有人写日记,内容极为反动,简直与一个“反革命计划”、“反革命纲领”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丝毫没有扩散,象这种情况是否构成犯罪?我们这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他“一没宣扬、二无影响、三无流毒、四无后果”,属于思想问题,不能算犯罪?另一种认为,思想是看不见的东西,用文字记下来,才被人知晓;书写是用手行之,本身是行为,内容反动具体,有文字为凭,就是有凭有证的反革命行为,怎说是不犯罪了呢?这两种看法,倒底哪一种对,请帮助解释一下。杨道富  相似文献   

6.
作为法律人,他开辟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法律途径,对助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作出贡献;作为慈善家,他本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理念,在夫人的搀扶下,在轮椅上“走”出一条感人至深的慈善路:作为一个平民家庭的后代,他走过的“律师一商人一慈善家”这条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相似文献   

7.
在商业交往中,行贿与受贿之间,不可能明目张胆、堂而皇之进行,其肮脏的本质注定了它的形式必然是私下交易。一种活跃在腐败市场里的新兴行当——“商业贿托”便应运而生了。而“商业贿托”在其中所扮演的,正是穿针引线、拉纤做媒的角色。这三者也都会在权钱交易中各得其所,各取所需!问题在于,谁有资格去充当“商业贿托”?仔细分析一下,有资格能去充当“商业贿托”角色的,不外乎“三种人”。  相似文献   

8.
“情”属于人的精神生活范畴,而“法”是人行为规范的准则。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是讲人情的。但这与法并不矛盾,法中亦可见真情。例如,交通民警处罚违章者,先敬礼后处罚。敬礼是对违章者人格的尊重,是交通民警与违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做到文明执法,受罚者口服心服。同样,我们的执法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也处处充满着对人民大众的保护之情、对犯罪行为的憎恶之情以及对犯罪分子的挽救之情,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如此之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然而,情与法是否可作交换呢?也是有的。我们有些党政官员和企事业领导干部的堡垒,不就是首先在人情交往中被不慎攻破的吗?他们因此而触犯法律,坠入法网,受到法律的严惩。为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开辟了这么一个栏目,希望广大读者和作者到这里来“谈情说法”。  相似文献   

9.
读者答疑     
法院收了执行费却不执行该怎么办?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学生,我身边有一个人有一民事案件,特向您请求帮助。他向当地法院交了2000元执行费,但法院因为找不到被执行人而不给执行。我咨询了一下一法律老师,他说执行期限是一年,但一年过两天就到了,法院还不给答复。现请求你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大海 《政府法制》2006,(20):30-32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海归”打工仔,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像有钱人那样骄奢淫逸,他打3份工,包养了两名“二奶”。两名“二奶”的巨大开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没日没夜地干活,在城市里东奔西走,舍不得买一份超过4块钱的盒饭……终于,在两个“二奶”的围困下,他的积蓄彻底耗尽,骗取工友的巨款后也无济于事。眼看“二奶”、“三奶”都要离他而去,他决定杀掉“二奶”,用“二奶”的钱养“三奶”……2006年6月,安徽省合肥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李明河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1.
《法制与经济》2008,(7):31-32
法院收了执行费却不执行该怎么办?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学生,我身边有一个人有一民事案件,特向您请求帮助。他向当地法院交了2000元执行费,但法院因为找不到被执行人而不给执行。我咨询了一下一法律老师,他说执行期限是一年,但一年过两天就到了,法院还不给答复。现请求你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赴宴     
下午,刘科长又收到一张请帖.他懒得看一眼,顺手将其塞进抽屉.他今天不太舒服,加上一个月难得在家里吃几顿饭,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所以这张请帖也就没有引起他多大兴趣.下班整理东西时,他顺手翻开请帖,原来有人请他去“鹿鸣间”吃鹿肉.请帖里还夹了张字条:“刘科长,多亏您的帮助,我才得以调进来.今晚无论如何请您赏脸,余下面谈.”落款是“小贾”.他实在记不起这个小贾是谁.也难怪,经他手调进的人太多了,他盯住的是钱、是饭局,哪还记得张三李四呢?  相似文献   

13.
“碰瓷”由来已久,清朝末年,就有一伙人为诈人钱财,专门抱着瓷器去路边找马车碰撞。与马车发生碰撞后,这伙人就故意把假瓷器摔坏,再要求车主按真瓷器的价格作出赔偿。经上百年演变,随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碰撞机动车负全责”硬性规定出台,现代人直接用身体碰撞汽车,在路口上演一出出有惊无险的闹剧。利用车主想尽快摆脱纠缠麻烦的心理,与车主协商解决,从而达到骗取车主钱财的目的。一拍即合,无业游民结成“碰瓷党”来自江苏省阜宁县的孙为祥到南京打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来自江苏省泗洪县的刘彩萍。经数次交往,两人遂以姐…  相似文献   

14.
柯云路在其新书《温情马俊仁》中披露:马俊仁说,人活在世上,要讲三种话,第一种是大面上的话,有真有假,这种话可以在人多的时候公开讲,如果你出了名,还会在电视、报纸上讲;第二种是私下话,那也有真有假,其中还有很多生气的话,随便说过就过;第三种是心里话,这种话有的可能憋在肚里一辈子。 马俊仁是体育界的大名人,他的这段话可谓名言,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具有普遍性。我们每个人,可以沉思一下,你在领导、同事、朋友、父母、妻子、子女面前或背后,是否分别说过“大面上的话”、“私下话”和“心里话”?不知别人说过没有,反正 我说的次数不…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连续剧震撼了华夏大地,其中的家庭暴力情景让无数观众的心在同情和愤怒之间起伏跌宕。而在江苏省徐州市发生的全国首例打妻“协议”赔偿案中,竟有这样一份缀满打妻条款的“协议书”,白纸黑字地赫然写着:“生活中如果两人有不愉快或争执不准离家出走,如违者打断腿,且不负法律责任和任何责任……”  相似文献   

16.
树荫下 《政府法制》2006,(21):58-59
“贪财与贪色比翼双飞,铜臭与肉香共长天一色”。如今,贪官们包二奶、养情妇似乎已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潮流,即大凡“贪绩”卓著的贪官,十之八九都要在其桃色履历表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贪官们在情妇之单项指标上屡创“佳绩”,就如同令人瞩目的吉尼斯纪录屡屡被刷新、甚至往往给人一种“情场代有贪官出”的印象来。一、数量吉尼斯南京市车管所原所长查金贵虽已年近花甲,居然包养了13个情妇,以此来显示他的宝刀未老、权倾一方的不凡气魄!有如此光耀的情场资本,便使得查所长自豪不已,也使得他经常在熟人面前情不自禁地自我炫耀:“《红楼梦…  相似文献   

17.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盂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  相似文献   

18.
李彩华 《人民调解》2012,(12):32-33
“洪师傅,如果您不出面帮助调解,我这价值两千多元的胶合板算是打了水漂了!”富阳消费者张某感激地说。  相似文献   

19.
刑法学中"人"的观念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光权 《法律科学》2005,23(1):37-44
在刑法学中 ,对主体的态度不同 ,刑法立场就可能不同。近代以来 ,随着刑事古典学派和实证学派的先后登场 ,刑法学中的人开始从“抽象刑法人”过渡到“危险个体”。如果要在刑事领域坚持一种法治立场 ,刑法学应当采用“抽象人”的观念 ;但是 ,司法实务总是倾向于探求个人的危险性格。由于刑法理论和实务之间对人的看法存在严重的不一致 ,所以 ,有必要根据规范违反说 ,提出“规范意识主体”的概念 ,以使刑法学对“人”的看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在金钱的诱惑下,他曾是在河南郑州两家医院门前聚众闹事的一员,并成为一名“职业医闹”,但随后的一系列所见所闻使他开始怀疑继而憎恶自己的所作所为。今年5月1日,这名“职业医闹”约见笔者,自曝“闹医”内幕。自曝“这种活儿我是一天也干不下去了,你快点把我这话刊登出去,让‘职业医闹’们都洗手不干吧!”5月1日劳动节的上午,一名35岁左右的男子找到笔者说“,我要彻底告别以前不光彩的‘劳动’,用正大光明的劳动养家糊口。”他叫张光(化名),郑州郊区人。张光告诉笔者,他原是一名“职业医闹”——受雇于有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用在医院设灵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