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并提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近年来,江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更加重视基层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公安部大力实施《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相似文献   

3.
赵晓峰 《求索》2023,(1):151-157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客观需要。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基础权力,增强现代国家的制度能力。正式制度建设的“精度”要求与人民生活实践中的“温度”诉求之间存在张力,考验着治理主体的权衡和实操能力。当前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要加强人民需求反馈机制建设,使基层治理主体常规性回应民众诉求的方式方法成为正式制度的一部分,增强国家制度能力建设与城乡基层社区和谐发展的协同性。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形成国家制度能力建设的“双层架构”,既要在顶层架构方面加强全国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本等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又要在底层架构方面重视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等基层社会的制度建设,以推进“三治融合”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4.
艾野  朱哲 《人民论坛》2020,(11):90-91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展开,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市域社会治理德治体系优化效果如何,事关市域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实现市域社会治理德治体系的优化目标,要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层面上加强建设,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德治"养料。  相似文献   

5.
郭睿 《群众》2023,(1):67-68
<正>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一个重要方面,做好新时代社会建设工作,地方人大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正确方向,凸显社会建设工作的时代性地方人大开展社会建设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回答好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以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带动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提出了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战略目标和具体任务。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保障。同时,要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通过政府作风建设、政府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以及加强对政府权力制约、创新政府服务方式等方面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7.
刘苹 《中国妇运》2020,(4):23-23,2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明确要求,不仅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也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升到历史新高度。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做好家庭工作,既是传统工作和优势领域,更是新时代党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21,(1)
构建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是推动海南争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标杆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海南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成效明显,同时也面临着挑战。着眼未来,要把握社会治理发展方向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从明确创新目标方向、完善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发展"四位一体"社会治理新机制、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模式、推进市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着力,加快构建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社会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社会管理作为社会建设的核心议题之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就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强化这方面的宣传研究,我刊将陆续推出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文章,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也对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多元社会治理主体之一,公安机关可围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人”,从领导干部、人民群众、重点上访人群、基层民警这四类公安信访工作的重点人员要素出发,寻求新时代公安信访工作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路径。具体要强化党建引领,抓好领导干部,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坚持人民性,做好群众工作,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推动案件化解;坚定法治化方向,依法打击违法信访人,维护良好信访秩序;面向信访工作需求,提升公安民警专业能力,服务社会治理实践,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进而积极助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内容。去年6月,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和创新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服务社会管理。积极动员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可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光荣任务,需要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吹响了  相似文献   

13.
张新民 《群众》2011,(11):60-62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通过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在全国率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江苏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相比5年前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中对于社会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社会管理的任务更加明确、创新管理的要求也更为迫切。十八大报告着眼于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一次鲜明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层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是历代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最终走向"善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共同体旨在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强调人的主体性,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社会治理共同体中,党和人民群众都是治理主体,党是领导核心,人民群众是参与的重要力量,双方的互动势必对新时代党群关系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是带来重大机遇,另一方面是使之面临严峻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新时代党群关系建设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注重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党群素质和改善党群沟通。  相似文献   

17.
吴杰 《北京观察》2011,(10):41-4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内容。今年六月,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和创新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服务管理,积极动员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参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吕德明 《群众》2020,(7):61-62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民政部门要"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江苏省委省政府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担当作为、创新突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民政工作的主责主业,是民政部门的使命担当。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第三届辽沈法治论坛紧扣时代脉搏,结合辽宁实际,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主题,从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和体系性等四个维度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从逻辑框架、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加强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路径;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研究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系统化、法治化、社会化建设;探讨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运用到社会工作特别是政法工作领域,促进公安、检察、审判、司法各司法机关业务工作全面发展,助力辽宁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