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自1972年从“替代进口”的工业发展政策转向“出口导向”政策,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来,泰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于80年代下半期,在差猜·春哈旺担任总理期间,他在一次年终总结报告中说,泰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抓了三项工作,即旅游、出口和投资。进出口贸易对泰国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发展外向型经济要通过吸收外来投资和向国际贷款来筹措资金,引进外国先进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1989,(4)
1989年上半年,泰国政府展开的一系列外交攻势表明泰国对印度支那国家的政策有了新的变动。诸如:今年1月9日泰国外长出访越南,1月25日泰国总理差猜邀请金边伪政权总理洪森到曼谷进行“非正式会晤”,以及泰国总理对老挝的国事访问等。泰国对越南及其印支“盟国”政策的调整,是自越南侵略柬埔寨之后,敌对的双方在过了10年后又首次重新开始的官方对话。本文试图就泰国调整对以越南为首的印支国家之政策的内,外动因做一些简略分析,并对这一政策的发展趋势做几点粗浅预测。  相似文献   

3.
泰国现任总理差猜·春哈旺是泰国自1976年以来第一位民选总理,他在1988年8月上台之后,极力促进泰国与印支三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经济关系。他发出豪言,要“变印支战场为商场”。他这一大胆而有远见的政策主张,标志着泰国与印支国家的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今后中南半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稳定以及泰国国  相似文献   

4.
越南以及印支半岛上的其它两国柬埔寨和老挝,是亚洲最后一块尚未得到开发的市场。西方国家、东盟国家、亚洲“四小”早已垂涎三尺,只不过是暂时为柬埔寨问题所障碍而未能大举进军而已。泰国总理差猜去年初走马上任之时,就提出要尽快把印支战场变为市场。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中苏关系的改善,柬问题走上政治解决的进程,越南也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特别是1988年12月越共六大召开后,以改革著称的阮文灵出任总书记以来,加  相似文献   

5.
老挝渴望在发展经济方面得到别国帮助,以便减少对越南及苏联的依赖。它向私人公司敞开了大门,以便吸引更多的外贸、投资及技术。万象已经采取步骤改善与泰国、中国、美国以及其它一些与十三年前就已执政的老共领导人有主要矛盾的国家的关系。老挝外交部副部长苏班·沙维西拉说:“我们的新经济政策要求我们改变外交政策”然而,尽管官方说自1988年7月万象批准其新的国外投资法以来,约有100家外国公司(其中有80%从其邻国泰国而来)已经来考察了投资机会,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公司签订  相似文献   

6.
差猜·春哈旺是在上届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拒绝再任后,接受国会提名,经国王核准于1988年8月正式出任的泰国第十七任总理。他是泰国12年来第一个通过民选产生的总理。他曾8次访问中国,为促进泰中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1991,(2)
90年代的第一年,泰国在经济上继续致力于巩固和发展80年代最后三年的经济成果。在政治上,差猜政府经历了多次改组和来自军方的挑战,勉强保持了政府的稳定。过去一年的变化,使泰国经济转型显见端倪,政治前景扑朔迷离,值得总结与关注。  相似文献   

8.
同多数共产主义国家一样,经济改革也在老挝搞得热火朝天。其实,在亚洲的共产主义国家当中,只有中国在放宽经济方面迈出较大的步伐。因此,如果把老挝与常被誉为未来新兴工业国的邻国泰国相比的话,那就相形见绌了。万象就象一座喧闹的泰国省城,到处是堆满泰国消费品的新商店和货摊。在共产党人1975年接管前曾兴旺一时的酒巴如今又同夜总会和迪斯科舞厅一起重新开业了,虽然它的夜生活用泰国标准来看是大巫见小巫。  相似文献   

9.
亚洲6月5日王震副主席会见由内务体育部长乌马尔·扎希尔率领的马尔代夫政府代表团。6月6—19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徐敦信访问泰国,就柬埔寨问题同泰国方面交换意见。9日至15日他作为中国驻越南大使张德维的客人到河内,与越南方面就政治解决柬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没能取得进展。在泰国期间,泰国总理差猜、外长西提、三军特别  相似文献   

10.
三、“鼓励私人企业投资”政策的形成(一)工业政策的动摇泰国的真正工业化过程是在五十年代末期乃沙立政权成立以后开始的,因此泰国工业化的起点比菲律宾等几个国家稍迟了几年。原因之一是,如上所述,泰国从战后四十年代后半期起到五十年代的大部分期间内,并没有经历过较严重的对外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困难。许多低发达国家由于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而采取了管制进口贸易政策,这种政策成了促进代替进口工业的非常直接的原因。泰国却缺乏这种强烈的刺激。原因之二是,泰国政府及其领导人对待华人资  相似文献   

11.
泰国大事记     
1971 1月 1日路透社年终稿说,泰1970年对外贸易赤字113.88亿铢(5.47亿美元)。南部北大年共和国民族解放阵线,约有500多人要从泰国分裂出去。北部地区有1600名的苗族游击队。泰老、泰柬边境约有1300名的游击队。 (1月9日下43) 2日“泰国人民之声”电台广播,1970年泰国人民解放军同他侬集团反动军警作战600多次,消灭敌人1100多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战后泰国工业的发展过程、泰国政府的所谓“工业化”政策和鼓励外资发展工业的政策提供了比较系统的资料,并就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泰国工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比较。原文长达六万多字,现予摘译,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86,(2)
新加坡有个讲泰语、卖泰国商品、供应泰国快餐和点心,日夜播放泰国音乐的地方,这个具有浓厚异国风情的地方,是最近几个月来自然而然形成的。那是在美芝路和合大厦的地面层,我们把它称为“小曼谷”。 这个“小曼谷”是在新加坡工作的一万多名泰国劳工、女佣的服务中心,也是他们“医治”思乡病的最佳场所。泰国人走进“小曼谷”,就好象回到自己的国家,新加坡人走进“小曼谷”,却象是  相似文献   

14.
1984年,泰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不买日货”的标语布满了整个泰国。这次运动的中坚、学生运动中心向泰国全国人民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说:“日本在泰国从事多种经济活动、企图把泰国置于日本的奴隶地位。目前充斥泰国城乡的日货不是泰国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这给泰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信中号召泰国人民发扬爱国精神,起来抵制日货,避免浪费钱财。学生领袖把这封公开信寄往各大报社、政府机关和工会,以此信为引爆物,一次抵制日本商品的排日运动迅速波及泰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1992,(1)
泰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振兴泰国经济使其成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从1980年开始实施“东海岸开发战略规划”。10年过去了,这一战略规划实施得怎样了呢?现作一简要述评。 一、泰国东海岸开发区概貌 泰国所谓的东海岸,是指从塔金河入海口和昭披耶河入海口中间到与柬埔寨接壤处,全长544公里(302英里)。因其位于泰国湾东面而得名。  相似文献   

16.
泰国华侨社会的特点和各种华侨帮派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言1975年9月28日,即在我们将去泰国访问的前夕,泰国华文报《中华日报》发表了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院“中国问题研究学会”的研究报告及讨论会纪要,简要地提出了泰国华侨(或华裔泰人)现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先介绍这一报告的要点,并略加分析,作为探讨泰国华侨社会特点和各种华侨帮派形式问题的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17.
“金三角”动荡不安的背景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金三角”,是指位于缅甸、老挝,泰国三国交界的地带。中南半岛古代被称为“苏万纳普米”,意为黄金之地,或称黄金半岛。因此,缅甸、老挝、泰国也被称为黄金之国,其交界处就称为“金三角”。我们现在所指的“金三角”包括缅甸掸邦和克钦邦的部分;老挝的波乔省(原会赛省)、乌多姆赛省、南塔省、琅勃拉邦省的部分地区;泰国的清莱府和清迈府、夜丰颂府、难舟的部分地区。“金三角”是中南半岛地势最高的山区,有“黄金半岛屋脊”之称,面积15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18.
自从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垮台以来,美泰关系一直处于重新调整的大变动时期。这个过程充满了彼此之间的误会,美国人私下指责泰国的某些高极官员有“反美”情绪,而泰国人则抱怨美国人没有充分理解1973年10月泰国军人政权被推翻以后国内所发生的变化。今年早些时候,美泰双方曾就美国军事力量继续留在泰国的可能性进行了谈判,主要涉及位于泰国东北部的拉玛顺电子监听站(美国国家安全局在那里监听整个地区的通讯联络)、泰国北部监测中国核试验的阁卡地震站、以及在泰国暹逻湾的乌塔堡空军基地(这个基地是美国飞机来往于日本、菲律宾和印度洋的加油站和中继站)。  相似文献   

19.
象国观象     
每次到泰国,总喜欢带回象木雕。泰国有“白象王国”之称;曼谷王朝拉玛二世时,曾把白象作为国旗上的标志;泰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著名的“白象之战”;在泰国有“象乡”素辇府,象乡还有象会;在南邦府又有培养驯象师的“大象学校”;泰国人还编了《大象之歌》……友人还风趣地说:“我们泰国的地图就好似象,伸向马来半岛的狭长地带好像象鼻,泰国湾如同象嘴,北部和西北部像是象头和象耳。”初次到泰国观象,是在曼谷的玫瑰园中看象舞。表演前,庞大舞蹈队伍中,一头披金戴红的大象,在载歌载舞的演员的簇拥下,缓缓进入表演场。随着悠扬的…  相似文献   

20.
该书是早有定评的泰国经济史研究权威的同一著者所写的《1850年以后泰国的经济变革》(1955年)一书的新版,该书所涉及到的1954年以前约一百年期间的“经济变革”部分,除了有个别的增补和修改以外,全书内容没有什么更动。代替旧版的最后一章“泰国到1954年为止的经济发展”,著者把泰国到1970年为止二十年间在经济方面所起的各种主要变化合写成新的三章附在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