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静 《法庭内外》2012,(9):58-59
2012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县法院以立案诉讼服务改革为契机,着眼辖区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从多方面探索创新立案诉讼服务举措,打造集具"导诉服务功能、诉前调解功能、立案审查功能"三位一体的便民立案诉讼服务平台,提升立案诉讼服务工作水平,全面打造立案窗口服务品牌。守着这第一道窗口的法官们,本着一份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践行为民司法,为法院的诉讼服务工作赢得了口碑。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08,(1):55-56
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开通农民工立案绿色通道;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调研认为五大因素导致诉讼周期拖延;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采取措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北京市通州区法院推行便民举措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多措并举满足农村社会对审判工作的实际需求;北京铁路丽级法院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和谐京铁建设.  相似文献   

3.
2月10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该院成立以来的“第一案”,院长吴在存亲自出任本案的审判长,北京市密云县副县长郭鹏代表被告县政府出庭. 这是一个既新又旧的法院——在去年底新成立时,借用的是北京市铁路运输中院的“壳”,两个法院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在北京四中院成立前后,全国范围内,一批新设的法院和法庭先后挂牌.  相似文献   

4.
周静 《法庭内外》2010,(8):36-37
纠纷一:"加班""值班"法未区分引诉讼 2007年1月,马某就职于北京某保险公司某支公司,并担任该支公司的经理。2008年12月,马某退休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保险公司给付加班费等补偿20余万元。因马某已超过退休年龄,劳动仲裁委员会以不属于受理范围为由驳回了申诉。随后,马某向北京市密云县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06,(5):48-48
北京市密云县法院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推行执行公开三项制度。  相似文献   

6.
2010年8月,作为北京市立案诉讼服务改革的试点法院之一的北京市房山区法院,为进一步完善改革机制,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保障群众合法的诉讼权益,实现"确保当事人打一个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的工作目标,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推出并不断完善了立案诉讼服务机制的配套改革制度——值班法官制度。  相似文献   

7.
聋哑人离婚     
东轩 《法庭内外》2006,(9):63-63
2006年7月11日,北京市密云县法院聘请手语老师为王某等3名涉嫌抢劫.敲诈勒索的聋哑人做翻译。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08,(3):56-56
北京市密云县法院针对老年当事人对立案环境不熟悉、立案程序不明了、立案材料不清楚的情况,结合实际出台了询问引导扶助措施,以方便老年当事人立案。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11,(6):56-56
随着商品房交易的旺盛,装饰装修合同纠纷随之增多,存在着许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前不久,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对此类案件的特点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妥善处理此类案件的对策和建议。该法院通过调研发现此类案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法 《法庭内外》2013,(7):62-62
日前,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保姆"变"继母"引发家庭成员互相诉讼的案件。刘某之父现年80岁,其母已去世多年。20年前,刘某与父亲及丈夫同在北京密云水库管理处工作,单位在福利房分配时将3人的福利房登记在刘某父亲名下。2009年,刘某之父身患轻度脑血栓,刘某因工作繁忙,雇佣保姆吴某进行照顾。不料,2个月后刘某之父便偷偷与保姆吴某登记结婚,并将登记在自己名下的福利房变更为与吴某共有。为此,刘某和丈夫将父亲及继母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赠与合同无效。目前,  相似文献   

11.
2月20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祝雪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人民法院走访调研,实地了解该院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贴心的诉讼服务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最直观体现。”站在苍梧法院宽敞明亮的诉讼服务中心内,祝雪兰对人民法院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新时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能力和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11,(12):56-56
北京市密云县法院近两年来受理的60岁以上老人作为被告的赡养案件达到赡养案件总数的25%,其中“老养老”现象比较普遍。此类案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设立实验法院是近代中国以地方试点为特点的司法改革。这场司法改革以提高诉讼效率为目标,先后选择了璧山和重庆两地法院试行《实验办法》。实验法院通过整顿法警队伍并设立职员值日、审检联席会议等制度,革新行政风纪;通过增强法院职权、便利当事人诉讼,提高诉讼效率。实验成果大多被采纳,《实验办法》中的许多制度成为修订新诉讼法的依据。由于地方司法改革涉及到中央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交界,实验法院匆匆终止。厘清和分析实验法院这段历史,可以展现许多诉讼制度在中国吸收、演进的历史细节,实验法院所体现的从地方试点到中央立法这一司法改革思路也对当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12,(3):6-6
曲靖中院诉讼服务暨综治宣传如火如荼在今年3月的综治宣传工作中,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开展诉讼服务暨综治宣传系列活动。在普法宣传进校园、进山村、进社区的同时,该院安排了一批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和学生进行旁听;还邀请新闻记者和市民亲历法院走进法院审判、执行活动,让市民体验、  相似文献   

15.
《法庭内外》2009,(9):55-55
为进一步拓宽司法便民渠道,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全方位打造网上便民诉讼平台。一是法官网上在线咨询。该院指定专门法官,在网上向公众提供各种与法院诉讼相关的程序性事项的在线咨询,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6.
汤维建  陈巍 《中国司法》2007,1(2):13-19
以当事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司法改革观,和我国长期以来法院单方主导的法院本位主义的司法改革观,存在诸多差异,前者关注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行使和保障,法官的职能主要在于协助当事人实现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后者则强调法官如何方便迅速的查明事实,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于协助法官职权行使。我国当前的司法改革具有鲜明的法院本位主义倾向,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当事人本位的人本主义司法观应当成为我国司法改革的指导思想,赋予当事人对诉讼过程的参与权、对实体结果的决定权以及程序适用选择权。同时,为保障当事人的基本诉讼权利,法院应当积极行使保障性职权。  相似文献   

17.
王雪 《法律与生活》2013,(21):52-53
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石门村的97号院,36年来,一直由孙名山居住着。不想,石门村传出拆迁之风后,此院的权属问题竞引发了一场诉讼。起诉孙名山的是曾经住过此院、已搬离32年的孙志。  相似文献   

18.
金萍 《法制与社会》2012,(33):192-193
法院诉讼档案电子化管理是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诉讼档案自身特点,试对诉讼档案电子化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作粗浅探析,以期探索适合电子诉讼档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10年3月11日上午,庄重威严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大法庭这里正在召开北京市法院2009年度表彰大会:北京市怀柔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安风德从市高院领导手里接过了沉甸甸的“北京市先进法院”奖牌。会上,该院汤河口法庭荣立了集体一等功。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审判事务管理处在诉讼大厅张贴了北京市法院诉讼服务接待工作规范、案件查询须知、诉讼材料送达与收转须知和上诉须知告示牌,将司法为民宗旨体现为细节方面的便民、利民,这一措施获得了当事人的普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