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沙  安东 《台声》2008,(12):21-25
2008年11月12日,陈水扁被羁押禁见,送进台北看守所。作为绿营来说,这是预料中的事,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而应讯前夕,陈水扁也不讳言被押的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显然也对身系囹圄早有心理准备。因此,从步出特侦组时刻意高举双手、亮出手铐,陈水扁一路作“悲剧英雄状”以博取支持者的同情。台湾《中国时报》讽刺地说,“这是台湾历史上从未见过的现象。如果没有了陈水扁,台湾将会是多么无聊的地方啊。陈水扁自己当然是不会从镁光灯中缺席,自从与他有关的人员一个一个被收押后,由陈水扁一手主导的‘台湾之子入监记’传奇大戏就不断推出全新剧码,内容一再出人意表,情节不断:散步赴讯、扬起手铐,政治迫害、控警殴打、到院验伤……只要有人看,相信陈水扁的舞台就不会打烊。”那么,陈水扁在看守所里还会有什么花招?  相似文献   

2.
陈水扁政权现在陷入政治、经济的全面困境,该政权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自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到现在所累积的各种问题的总爆发。似乎是已经到了“疖子”快出头、化脓、出血的时候了。笔者认为,陈水扁政权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陈水扁政权是一个变形的“历史怪胎”。台湾本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虽曾被日本军国主义抢占达半个世纪之久,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已回归中国版图。后来之所以出现台湾问题,一是国共内战造成两岸“隔海分治”的局面;二是美国干预中国内政,使两岸长期无法实现统一。这样就形成了台湾这个“…  相似文献   

3.
10月10日,陈水扁发表所谓“双十讲话”,标榜“和平”“善意”,声称两岸“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作为进步谈判的准备”,谋求“台海永久和平”。但“讲话”以“一边一国论”为基调,模糊、否定“九二共识”,恶毒攻击大陆,煽动两岸敌意,坚持军购,蓄意制造两岸对抗,实质是陈水扁当局加速“去中国化”,推行“台独”的告白,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又一次严重挑衅。在“双十讲话”中,陈水扁无处不在刻意宣扬“台湾主体性”与“台独认同”。他宣称“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台湾是会能否复谈,关键在于台湾当局是否接受“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4.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两个月来,陈水扁从亲信、女婿到夫人,都被揭发涉嫌一系列弊案,前两人更被警方收押。受其影响,陈水扁声誉大跌,民进党的支持率也大幅下滑,在一片“罢免”、“倒阁”声中,陈水扁与民进党都陷入了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后院起火亲信女婿东窗事发多次涉案,又多次过关,被称为台湾政坛“不倒…  相似文献   

5.
张莉 《两岸关系》2006,(3):16-18
陈水扁自2005年以来,在两岸关系上频频抛出“独”意颇浓的新言论,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然而,究其实质便会发现,这些言论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都是为了“公投制宪”作准备,也就是说,陈水扁已经正式迈开了推动法理“台独”的步伐。陈水扁近期“台独”言论及其实质2005年5月19日,陈水扁在台湾“国民大会”选举落幕后即表示:“全面推动‘宪政改造’工程的时机与条件已经成熟”,6月7日,在台湾“国民大会“复决”通过所谓的“宪法修正案”后,陈水扁即提出:“将正式激活第二阶段‘宪改’”,“希望在卸任‘总统’前,能为台湾催生一部合时、合身、合…  相似文献   

6.
李立 《台声》2006,(2):12-12
陈水扁元旦讲话一出,岛内各界同?谴责,李敖甚至骂陈水扁的讲话是“放屁”。陈水扁大放“独”言,其两岸政策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且让我们看看陈水扁元旦都放了哪?“独”话。陈水扁重谈“台湾主体意识”。 说什么“台湾是我们的国家,土地面积3万6千平方公里。台湾的国家主权属于2  相似文献   

7.
《台声》2007,(7):40-40
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与香港隔海相望的台湾各大媒体纷纷推出“香港回归10年”等系列报道,以自己的角度审视香港10年来的变化。描述香港回归后各个层面的变化。虽然有媒体对香港回归后的“民主问题”说三道四,陈水扁6月28日甚至在其“阿扁总统电子报”上声称,“10年来香港像是被关在鸟笼中的小鸟,只是这个鸟笼愈来愈小”,但更多的媒体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8.
沸沸扬扬的台湾“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于3月18日当选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这给人们带来深切的担忧──但愿不要成为灾难。人们的担忧来自陈水扁一贯的“台独”主张。陈水扁在竞选中仍然宣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互不隶属、互不统治、互不管辖的国家”,仍然高喊“台独万岁万万岁”。陈水扁的这种“台独”主张,将给未来的两岸关系和今后台湾的发展投下阴影,给人们带来危害。只要陈水扁一天不改变“台独”主张,台湾就一天得不到安宁。陈水扁为了安抚台湾民众,争取支持,在选战后期作了…  相似文献   

9.
陈筠 《两岸关系》2010,(8):54-55
“陈水扁时代,大搞‘文化台独’,就是想切断台湾与大陆的文化脐带。台湾会馆不正是对‘去中国化’的最大答复吗?如果台湾跟大陆没有关系,那么台湾会馆又从何而来?台湾会馆留下的是一个历史见证。”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在台湾会馆座谈会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近日,陈水扁出席“独”派团体活动时,抛出完全否定“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四要一没有”,岛内为之哗然。陈水扁提出的所谓“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同时宣称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最好的名字。”从2000年的“四不一没有”到如今的“四要一没有”,让世人不难看出陈水扁的承诺是假,大搞“台独”、推进“法理台独”是真。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不仅得到了广大港澳同胞的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然而,为了对抗统一,无论是过去的李登辉,还是现在的陈水扁当局,都多次表明台湾不是港澳,港澳模式不适用于台湾。陈水扁今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每当选举或危机来临,陈水扁当局的“台独”梦呓就会发作。2007年和2008年是台湾选举的重要年份,各界对陈水扁当局的“台独”蠢动早有心理准备。果然,3月4日,陈水扁在出席海外“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会”成立25周年晚宴的过程中,抛出了“四要一没有”的主张,即所谓“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所谓左右的问题,只有统独的问题”。陈水扁的言论再次表明,他是一个毫无诚信的“台独”政客,  相似文献   

13.
李刚 《两岸关系》2002,(11):27-28
8月10日,台湾“退休老兵自救会”等团体发给陈水扁及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的公开信中,强烈谴责陈水扁“一边一国”、“公投立法”等“台独”言行。指出陈水扁的言行将台湾2300万民众引向灾难,将数十万将士送上“断头台”。  相似文献   

14.
历史开了一个辛辣的玩笑:一年多前抱着“把台湾向上提升”的愿望而投票支持陈水扁的选民,在陈上台一年后却非但没有找着“向上提升”的感觉,反而痛苦地发现台湾在越来越快地“向下沉沦”。这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两岸关系非但没有走出紧张格局,反而有对抗不断升级的趋势;第二是陈水扁非但未能兑现其上台时许诺的“为台湾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张逊 《黄埔》2006,(3):12-15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  相似文献   

16.
新闻闪回     
<正>中国国民党正式决定推动罢免陈水扁6月7日,中国国民党在台北召开中常会,通过推动罢免陈水扁案,决定在拟于近期召开的台湾“立法院”临时会上正式推动罢免陈水扁。此前,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召开了党团大会,与会的59位国民党籍“立法委员”一致支持将罢免陈水扁案列为“立法院”临时会第一案,同时决定向“立法院”议事处补送40位党籍  相似文献   

17.
最近,就在陈水扁就任民进党主席之后,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台独”言论,鼓吹两岸是“一边一国”、“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一个中国是改变现状”等论调,声称要把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未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而这些“台独”言论的要害和基础就是所谓“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然而,所有有关台湾的历史、法理和现实都充分显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一个什么“主权独立的国家”。陈水扁的“台湾主权独立论”是一个误导民意,混淆视听的弥天大谎,更是…  相似文献   

18.
石稼  李立 《台声》2006,(10):32-33
自施明德宣布9月9日为百万人“倒扁”静坐的开始日后,岛内外围绕“倒扁”与“挺扁”结果及影响的讨论也日趋激烈。以陈水扁的流氓本性和对权力的极尽贪婪而言,无论施明德率领的百万民众静坐到何时,无论有多少人静坐,只要没有人、没有武装的力量把他从“总统”大位上强制赶下来,陈水扁是不会主动离开的,这不能不说是台湾社会的悲哀。如倒扁不成,败在哪里呢?恐怕非单纯的“倒扁”事件和运动本身所能讲清楚的,要从台湾社会发展的根源上探询答案。其一,“历史悲情”和族群撕裂下形成的台湾民众的特殊心态,是“倒扁”难成的根本原因。台湾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上演了一连串“台独”分裂的闹剧。这场闹剧在8月3日达到了高潮。陈水扁通过电视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发表讲话,公然抛出了“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的谬论,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是陈水扁上台两年来首次正式、公开、明确地将两岸关系歪曲为“一边一国”。陈水扁终于撕下了“四不一没有”的面纱,露出了“台独”分裂的政治面目。  相似文献   

20.
李立 《台声》2006,(4):10-11
2月27日,陈水扁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两岸同胞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声中,强行决定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只不过,陈水扁玩了一把文字游戏,将“废统”换成“终统”二字。但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是不会被政治诚信和道德人格彻底破产的陈水扁所骗。因为,陈水扁“谋独”之心,路人皆知。他想通过“废统”来进行新的分裂活动,特别是要为通过所谓“宪政改造”谋求“台湾法理独立”铺平道路。那么,陈水扁为何不顾一切要终止“国统”呢?一是想摆脱他目前在岛内面临的困境。去年年底以来,岛内的政治局势使陈水扁不得不向“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