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业是一个江湖。“乳业江湖”事件不断,国人对国产奶粉信心坍塌。“洋奶粉”集中涨价,但仍难挡疯购大潮。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对“洋奶粉”限购。  相似文献   

2.
近日,澳优、雀巢等部分洋奶粉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其他部分品牌洋奶粉也准备涨价。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持续走高,全国上下正在控物价、保民生,而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高达60%的情况下,仍顶风上调价格,原因在于这些洋品牌掌握了国内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权,说涨就涨,底气十足。洋奶粉顶风涨价近年来,洋奶粉价格涨幅惊人。据海关总署统计,2010年我国进口奶粉41.4万吨,增长67.8%;平均价格为每吨  相似文献   

3.
李玉 《法人》2008,(7):92-93
伊利金山新工业园奶粉全球样板工厂的落成,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中国式“乳业帝国”诞生的雏形,世界顶尖技术的多重应用,已经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来自草原的乳业王者以“品质”驭天下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在华风光无限好,乳制品行业专家乇丁棉即称,“2011年进口奶粉(剔除乳清粉)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这一半的市场被三五十个品牌的洋奶粉瓜分。”但某不愿具名的奶粉进口商则表示,市面上现在多了200多种牌子的洋奶粉,但真正意义上的原装成品进口奶粉在国内只有两成的市场份额,其他的多是原料粉进口再加工以及“假洋鬼子”(即国内企业在国外注册的乳企)。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近日又在陕西出现。公安部门通报的案情显示,质检部门早就在金桥乳业公司的全脂淡奶粉中检出了三聚氰胺,而泾阳县质监部门仅仅将其“封存”于企业仓库,更没有将问题奶粉及时销毁,为企业更换包装、套用批次销售问题奶粉留下了可乘之机。目前,“金桥”的总经理刘平等三人已被依法逮捕。(《长江日报》2009年12月19日)  相似文献   

6.
金铭 《法治纵横》2011,(5):59-61
尚未恢复元气的中国乳业市场在春节前再次阴云密布。由上海熊猫乳业公司引发的三聚氰胺超标事件余波未平,三聚氰胺的幽灵再次肆虐市场:随后,陕西渭南乐康乳业、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等企业又相继出现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奶糖、面包、冰激凌等制品。  相似文献   

7.
芳菲 《法治纵横》2014,(14):30-31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出台的史上最严“洋奶粉新规”开始执行,新规中,只有41家生产商拿到了进入中国的“入场券”,日本和美国的生产商暂时“缺席”。新规把半数洋奶粉拒之国门外,业内分析认为,此次新规的实施,有可能挤出此前部分进口奶粉占领的市场份额,对国产奶粉企业是一个极利消息,而国产奶粉如何重回市场成为了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乳业"洗牌"     
给孩子喝什么样的奶粉,在当下的中国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身边的年轻妈妈对国内乳业的“风吹草动”一直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每当“圣元激素奶”和“蒙牛损害伊利商誉”这类事件发生,她们都会陷入惊恐之中。  相似文献   

9.
[案情]2009年5月,A乳业公司经理苏某与B乳业公司经理赵某商议.将私藏在A公司的被客户退回的23.425吨奶粉运至B公司.换上B公司的包装、打上伪造的生产日期和批号,销售金额为28.11万元。经检测该批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2009年11月,赵某经无业人员郭晓利介绍从个体户田满处收购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的无标识奶粉8吨,将其中2吨奶粉做回化处理.苏某在明知该批奶粉不合格的情况下,将剩余奶粉重新更换包装.  相似文献   

10.
启程 《检察风云》2008,(20):61-61
新闻事件据新华社报道,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截止到9月21日,各地报告因食用奶粉住院治疗的婴幼儿达1.2万余人。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婴幼儿配方奶粉检验结果,蒙牛、伊利、圣元、雅士利等乳业企业的奶粉检出三聚氰胺。蒙牛、伊利等乳业企业的液态奶也被检出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1.
班帅 《法制与社会》2010,(8):68-68,71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阜阳奶粉事件、“瘦肉精”、“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损害公众利益的事件正在拷问着我们国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道德标准。由此扩展到各个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法治意识问题凸显,不仅立法、监督等问题,还有企业本身存在的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海明 《检察风云》2010,(17):62-63
三鹿奶粉的阴影还未褪尽.圣元奶粉又成为国人恐惧的对象。8月5日,圣元优博幼儿奶粉被爆出可能导致女婴性发育早熟的消息。连日来,舆论在不断质疑圣元优博奶粉的质量问题。四面楚歌之下。圣元方面展开了一场特殊的“保卫战”.先是否认产品存在缺陷。继而声称系进口奶源存在问题。此外。还在一些地方举行咨询活动.以证明奶粉质量的安全可靠。被爆“白大褂”们系圣元员工扮演……  相似文献   

13.
已经注册的域名被别人“抢”走了,而代理公司却认为不是自己的责任,面对这场“灾难”,澳中科技发展集团选择了用中国的法律来为自己讨一个公道。于是,一场跨国诉讼由此开始。合约签订,顶级域名注册成功1999年8月19日,住所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澳中科技发展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澳中集团),与黑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众公司)在哈尔滨签订了《黑龙江信息港基本业务合同》。双方约定,澳中集团在公众公司提供的B类套餐的基础上加1000元,委托公众公司申请注册国际域名。1999年9月10日,公众公司为澳中集团向国际域名注册机构NSI…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2,(1):33-33
“你怎么证明长在奶粉里的虫子就是荷兰的虫子啊!你给我证明看看,你能证明我就按要求给你赔!” ——青岛市民王先生买了一桶荷兰进口奶粉美素,开封后发现一条活虫,经销商要求证明虫子是荷兰籍的才会赔偿。  相似文献   

15.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1,(12):80-80
“先看看虫子是荷兰物种还是中国物种”——青岛市民称在进口奶粉中发现活虫,经销商称证明了虫子国籍才能决定赔偿。  相似文献   

16.
徐明轩 《法人》2011,(3):15-15
近期内地游客掀起的香港抢购奶粉潮已经蔓延至澳门,澳门市场上的奶粉一半以上被内地顾客买走,由于货源紧缺,澳门的进口奶粉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部分进口品牌奶粉甚至已告断货。  相似文献   

17.
魏文彪 《检察风云》2010,(17):62-63
近日,因食“圣元”奶粉,女婴出现性早熟特征被披露。至此,这一被称为“激素门”事件的问题奶粉事件再次成为国人心惊胆战的“案例”,虽说,卫生部很快作出圣元奶粉“未检出禁用性激素,性早熟与奶粉无关联”的通报,但人们对中国食品的安全仍然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8.
买了新房,装修公司电话就“接踵而至”;孩子还未出生,手机已被奶粉推销电话打爆……这样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出去的?对此类问题寻根究底的同时,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也暴露在公众面前,如何保护好此类信息,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月10日,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在中国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与全产业链模式研讨会上透露,201O年前11个月,中国奶粉进口总量达57.06万吨,创历史新高。马莹表示,洋品牌蚕食中国奶粉市场并获取暴利的趋势不断加剧,中国奶粉产业链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局面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2015年5月5日,曾荣获“中国名牌”、山西省著名商标的古城牌婴幼儿奶粉倒下了!名牌倒下的标志就是拥有这一知名品牌商标权的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吊销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 正值山西大力推进“转型发展”之际,本土成长的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大的非煤产业知名品牌却轰然倒下.惋惜之余,笔者从法治角度粗浅探析了名牌倒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