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1年5月29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40周年.宋庆龄被誉为"20世纪最受人爱戴、最能鼓舞人们前进的领袖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建设》(现《今日中国》前身)的创刊人.在她漫长的一生中,始终以造福国家、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己任;始终把中国的进步事业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进步事业联系在一起.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回顾宋庆龄漫长而光辉的一生,我们看到宋庆龄为中国和世界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已经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并传承至今.本期"特别报道"栏目刊发《"国之瑰宝"宋庆龄》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2.
有这么一个不寻常的美国人,今年整一百岁。她把一生中的近70个春秋献给了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妇女儿童事业,定居上海也已经40多年了。她就是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老战友、中国福利会的长期顾问塔利莎·戈拉克(Talitha Gerlach)女士,给自己取了个十分典雅的中国名字——耿丽淑。在庆祝她95岁寿辰的盛会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耿丽淑“人民友  相似文献   

3.
冯都 《传承》2008,(19):22-23
宋庆龄是中国伟大的女性,一生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为新中国的创立呕心沥血,被周恩来称为"国之瑰宝"。她晚年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爱,是她一生的写照。两袖清风为政廉洁早年宋家为宋庆龄在庐山修建了一幢别墅。1953年7月,她来到阔别18年的庐山后,看到旧居满意地说:"我这幢房子保护得很好,现在解放了,我决定将此房交给国家,由庐山管理局统管,  相似文献   

4.
宋庆龄这个辉煌的名字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她伟大光荣的一生成为中国和世界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同志和朋友遍于全世界,她在世界进步  相似文献   

5.
故地重游     
本人曾在中国驻日使馆工作,结识了川畑一子女士,此文是她1999年12月给本人的来信摘录。川畑一子女士,1931年3月出生于日本山梨县白根镇。1940年4月,随父母来到中国东北。日本战败后,她于194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作为随军护士转战中国大江南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川畑女士不忘中国人民对他的培养和教育,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作为其人生的座右铭。1958年5月,川畑女士回到阔别18年之久的日本。1962年5月,在其新居住的白根镇镇公社就职,因工作出色,曾受到日本政府的表彰。1986年3月退休后,一直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为家乡人民无私奉献。中国是川畑女士的第二故乡,她"身在日本,心系中国"。为了记录下她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走过的青春道路,更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与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她用了一年时间写成回忆录《大江东去》一书,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该书已被译成中文,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人阅读了川畑女士送给我的日文原著和中译本,不止一次为她的人生遭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那种无论在任何时候,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能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着实令人钦佩,给了我极大的教育和启发。而她在写给我的信中,字里行间更是充满了热爱中国、关注中国的中国情结。川畑女士不愧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编辑部全体同仁向本刊读者恭贺新年快乐,并致以亲切的问候。本期有两个内容十分醒目,一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二是中国加快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展望。宋庆龄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和战友。她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以后又继承和捍卫孙中山的事业和理想,致力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百年来,为了振兴中华,无数的仁人志士进行了百折不挠的奋斗。孙中山不仅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而且还亲手制定了国家经济建设的蓝图。宋庆龄继承了孙中山的遗志,与中共密切合作,为创建新中国作出了重  相似文献   

7.
今年一月是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作为对她的纪念,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宋庆龄——20世纪的伟大女性》一书。这部记录宋庆龄伟大光荣一生的传记,是由《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名誉总编辑、顾问、著名记者爱泼斯坦在宋逝世后,以70高龄,历时10年,用英文写成的,并经曾担任过《今日中国》副总编的资深翻译家沈苏儒译成中文。近些年来,出现了不少研究和介绍宋庆龄生平事迹的书籍,有关宋庆龄的传记作品也相  相似文献   

8.
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她早年追随世纪伟人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助手,是新三民主义最坚决的捍卫者和继承者。她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她所具有的高尚情操深为人民所爱戴。她维护世界和平,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争取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她被公认为近代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这个名字与宋庆龄紧密相联。以这个名字命名的组织,在中国的近代史中出现过几次:第一次是孙中山为敉平陈伯廉的商团而…  相似文献   

9.
宋庆龄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及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人物。邓颖超在回忆文章中说:"宋庆龄这个名字象征着自辛亥革命以来,七十年革命的历程。"邓小平在悼词中评价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紧跟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从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志先生之志,行先生之行是实现转变的前提;这一转变是她始终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的时代感和进步性使然,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宋庆龄同志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中国福利会主席、《中国建设》(现《今日中国》)创办人。她是20世纪最受人爱戴、最能鼓舞人们前进的领袖人物之一;作为中国和世界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既是一位领导人,又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始终以造福国家、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己任;她是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国际主义者,始终把中国的进步事业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进步事业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福利会是宋庆龄亲手创办的, 如今可以告慰她的是,在众多少年儿童工作者和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项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记得宋庆龄女士在一次向海外朋友介绍中国福利会的工作情况时,这样说过:解放了的中国人民,伸出了友谊的手,越过海洋,紧握着诸位的手。作为国家领导人,宋庆龄非常重视妇女儿童的民间交往。她在少年宫接见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少年儿童。她在上海寓所会见一些重要的贵宾时,也多次专门安排少年宫和儿童艺术剧院的小演员们表演节目。她总是希望在各国人民特别是儿童之间开展有益的文化交流,把保卫世界和…  相似文献   

12.
宋庆龄对妇女和劳动人民的关心,是她在大学时期所写文章里最先表现出来的又一特点.在《中国的现代女性》一文中,宋庆龄写道:"旧中国的妇女教育只是为少数出身高贵  相似文献   

13.
1821年到1921年,是中国人民无数仁人志士、各阶级的代表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但未能成功的一百年。1921年至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百年。中国人民两百年苦难辉煌、浴火重生的现实有力地说明了一个国家要想将美好景象变成活生生现实,一定会经受血与火的洗礼,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纪念宋庆龄逝世15周年为纪念国家各誉主席宋庆龄逝世15周年,北京、上海等地于会年5月举行了纪念活动,深切缅怀她的光辉业绩。宋庆龄基金会邀请宋庆龄生前好友、在她身边工作过的人员及有关中外专家学者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举行了题为《宋庆龄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宋庆龄的掌上明珠 1947年4月,一个专门为儿童演戏的剧团--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即现在的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由宋庆龄女士在上海亲手创办。宋庆龄在她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将民族的未来与少年儿童联结起来。在她看来,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观看戏剧,可以提高儿童的素质,给予儿童娱乐,点燃他们的想像力,是最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是宋庆龄诞辰120周年。她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她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她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天津留有她光辉的足迹。1924年12月4日至3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在天津张园居住27天。期间,宋庆龄日夜守侯着病中的孙中山,并陪同孙中山和代表孙中山访晤了黎元洪;她在张园给美国和日本的友人分别写信,告知他们在天津的情况:1929年孙中山奉安大典时,宋庆龄又在天津有短暂的停留;新中国建立后,她非常关心天津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周恩来、朱德他们就像我的 亲兄弟。”“我们都知道人不能永生, 但在一年内失去我的三个好朋友真使我 受不了。”这是宋庆龄生前写的大量信件 的一件。读着这些信件,这位伟大女性的 音容笑貌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20年前,中国20世纪的伟大女性宋 庆龄离开了我们。 20年间,陆续有她的纪念文集、年 谱、传记等出版物问世,人民出版社在 1992年就分别出版了宋庆龄选集和她的 老朋友、《今日中国》杂志名誉总编辑爱 泼斯坦先生为她撰写的传记。这些出版 物的问世,对近年来兴起的对这位伟大 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  相似文献   

18.
回忆宋庆龄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为《中国建设》写这篇有关宋庆龄的文章.这本由她创办的杂志,已成为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一部份. 她从来不是一个居功自傲的人.远在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福利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孙中山夫人),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无数中外人士都曾亲身感受到这位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伟大女性的温暖、力量和坚持原则的精神.作为她亲手创办的《中国建设》杂志的工作人员,我们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即宋庆龄诞辰九十一周年纪念日,根据我们国家的决定,一座宋庆龄大理石雕像(参看本期第九页)在她长期工作和战斗过的上海建成揭幕了.在今后的几年、几  相似文献   

20.
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北京大学将迎来她的百年华诞。一百年来,北京大学以其不可忽视的学术地位及对中国和世界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而享誉海内外。 百年名校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的产物,作为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国立大学,它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关。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5月,更名为北京大学。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北京大学师生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