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叶雷 《法人》2014,(2):95-95
正"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艾伦·格林斯潘,一世英名毁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甚至直言不讳地称他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前央行行长"。如果说他成功的"秘密"在他《动荡的年代》一书中,那么,失败的原因及反思就在他最新著作《动荡的世界》一书中。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联储精密的预测机制没能预见到全球经济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模型也同样失效。格林斯潘认为,原因就是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2.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5):160-160
张翼文在2005年5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介绍,在《财富》论坛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对世界正面临的“知识鸿沟”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些国家将成为头脑国家,它们创造并出口知识;而另一些国家则会成为躯干国家,只能引进并使用知识。他说:“我在美国时,一位参议院的官员说,所有从中国来的船都是满的,所有去中国的船都是空的。我告诉他,这是正常的。因为中国出口的商品必须用船来运输,而美国卖给我们的金融、法律服务、软件等,不用船运,而由飞机运或者由专业人士带到中国来。”  相似文献   

3.
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采访,毛泽东回忆起他青少年时代时说:“《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我也逐渐讨厌田间劳动了。不消说,我父亲是反对这件事的。为此,我们发生了争吵,最后我从家里跑了。”《盛世危言》是近代杰出思想家郑观应所著。郑观应(1842  相似文献   

4.
余平在2005年5月20日《世界新闻报》上撰文说,美国的法律文化传统有许多不同于中国之处:1.捡到钱包必须收酬金。前不久,我去了一趟美国。有一天,我在美国的一条商业街上捡了个皮夹。打开一看,里面大约有1000美元,还有一张IC卡。我把皮夹交到一家失物招领中心。大约过了一周,一个美国小伙子敲开了我的门,说他是那个皮夹的失主,从失物招领中心的网站上知道了自己失物的下落,特地来拜访我。他一再向我表示感谢,接着便拿出100美元要给我。我再三推辞。可他却很着急地说,“请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帮我,收下这100美元。”说着他拿出一张电脑打印好的单子说:“您收了酬金,在上面签了名,我才能从失物招领中心取走我丢失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1999年11月,我和34岁的美国人戈尔德新婚不久,就从中国回到他在美国圣地亚哥的家。稍加安顿,我们赶到底特律,接回了戈尔德与他的前妻萨里生的儿子、被祖父母带了一年多的小海曼。"我一定要让他懂得什么叫限制" 带着一种特殊的心情,我和戈尔德见到了他的儿子小海曼。果然,和小海曼刚见面,他就奇怪地问我:"你是谁?"我说:"我是妈妈。"他说:"NO,你没有生我,你不可能是我的妈妈。"我只好说:"我叫邵虹。"他立刻很认真很礼貌地伸手和我握手: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组织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虽然我对焦裕禄的事迹早有了解,但在观看过程中还是数次热泪盈眶。高尚的人格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带给我们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震撼。焦裕禄的精神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成为永恒。影片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焦裕禄的"硬骨头"。他的意志硬。他说,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他还说,  相似文献   

7.
施永青 《法人》2010,(5):90-91
格林斯潘主管联储局的年代,反对对金融机构进行太多的监管,认为这样会妨碍金融系统运作的效率,导致美国在金融业上失去创新能力;他相信自由市场可以透过消费者的选择令经营者自律,不致做出对消费者不利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群体暴力     
阿碧 《检察风云》2013,(3):40-42
进一步了解人类群体暴力的相关科学原理,有利于我们制定更好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减少群体暴力犯罪、恐怖袭击和局部冲突,令我们未来的生存环境更加安全。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纷争不断。如今,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时代,不再像历史上的其他时代那样随时有生命之虞。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人类的本性,众说纷纭,有人说攻击性是人的本性,有人说好斗是人遗传个性的一部分。英国人类学家斯提芬·平克则对此不以为然,他写了一部有关人类暴力史的长篇巨著《人类天性中的天使》。在这本  相似文献   

9.
2008年,在拉丁美洲地氏居住了7年的美国作家赫克托尔·托巴尔重返美国.他发现整个国家已经面目全非.当年他离开美国时,全国正值经济繁荣时期,住房价格一直上升,居民区占据了大片农田,华尔街一派兴旺景象.而如今,这一切已经过去了.身为著名散文作家的托巴尔惊讶地发现,美国已经处于经济动荡之中.他看到自己的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陷入了自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托巴尔说:"人们都感到悲伤和困惑,犹如生活在帝国末日."  相似文献   

10.
周枏先生去世时,我曾写了“带走一个时代的法学家”以寄追思。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的人品、学品和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浓缩了一个时代的众多法学家的个性特征、学术生涯和人生追求。无论是其人品学品,还是其生涯命运,都有时代的印痕。现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即使有人想去追求,已经很难产生、锻造周枏先生这样的学者了。这就是时代的不可抗力,它既可带给人们光辉与希望,也可给人造成黯淡和神伤。所幸的是,一种纯净的人品和精深的学品总能给人以激励和向往。周枏的《罗马法原论》(以下简称《原论》)就是这样一部体现了作者学品,并且给人以激励,为后来者奠基的著作,这是他留给后人的丰厚遗产。这个遗产既是一种已然的学品,又是当今学人应行仿效的楷模,也为将来的学术树立起了准衡。周枏先生去世带走了一个时代的另一层含义,是说作为老一辈学者,他其实是前一个时代的罗马法学者在后一个时代的仅存。从20世纪初以来至今,中国的罗马法学著作可以说并不少,除译著外,中国学者自己的著述也有十四五种之多。这些著作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发生过相当的影响。其中影响较为持久广泛的当属黄右昌的《罗马法与现代》、陈朝璧的《罗马法原理》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周枏、吴文翰、谢邦宇的《罗马法》(群众出版社,1983)和江平、米健的《罗马法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从时间上看,虽然《原论》1994年才问世,但在此之前,像《原论》这样系统全面、深入具体、资料翔实的中文罗马法专著还不曾有过。这部著作是周枏倾其一生精力与心血的巨制大作,是他一生学术积累和造诣的集中体现。此前已有的任何一部罗马法著作,都没有像《原论》这样做了几十年的酝酿和准备,融入了几十年的学术探讨与教学积累。仅此而言,《原论》可谓对其他既有罗马法学著作的超越,是中国罗马法学近乎一个世纪的集成。正因如此,该书出版之后,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到2004年4月,该书已经五次印刷。这在同类学术著作中,无疑独享殊荣。在此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斯人已逝而不去,学品无声得永生。这就是一个学者的价值,无论他生存时曾否得意辉煌,或者曾有多少失意怅惘。从《原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学品呢?  相似文献   

11.
"因工作关系,我成为《检察风云》的忠实读者;又因‘鉴赏家’栏目,使我对收藏颇感兴趣。"当收到《检察风云》鉴赏家的知心读者来电,得知他因本栏目而开始关注收藏,故此特别为大家送上这位读者身边的收藏故事与大家分享。去年春上,我在一经营老红木家具店见到这四只瓷盘,我为瓷盘上的文字深深吸引,尤其是其中一只盘子上书写的"梁山铜"的"梁"字与我姓氏相同,更觉有缘。听店主说,他昨日在一老人家里收老红木家  相似文献   

12.
叶雷 《法人》2014,(4):95-95
正本刊推荐《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作者:(美)查尔斯·费什曼出版者:中信出版社定价:45.00元目前,世界上每三个人就有一人面对程度不一的缺水。我国,600多个建制城市中,400多个城市缺水,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查尔斯·费什曼在《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中预言:"充沛、便宜又安全的水资源黄金时代正迅速消逝,我们已步入高风险的用水时代!"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据2009年第三版《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统计,在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  相似文献   

13.
见到陈思进时,他正在为新书《美国凭什么》和书商时代华语的负责人做沟通,MSN上不断传来急促的消息提示音. 陈思进在名人微博上的信息包括曾任瑞信证券部助理副总裁、美银证券公司副总裁和国际金融财团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但他更为人所知的是,"华尔街"系列财经畅销书作家和央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的顾问. "从来就没有‘行业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无论金融还是其他.只有懂得了人性,才能真正懂得财经,懂得一个行业."已到知天命年龄的陈思进比想象中的年轻许多,但许是这些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回答问题的语调淡然,内容却已习惯直触本质.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4,(7):15-15
"《水浒》这样的电视剧应该禁播。《水浒》是旧时代的名著,与我们时代不适应。"———政协委员、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海滨在今年两会期间提案这么说,他认为以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为题材的电视剧渲染暴力,应该受管控。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我的朋友池北偶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四老讽世诗画——池北偶与漫画"三剑客"》。"三剑客"就是与他合作了半个多世纪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丁聪和方成。当他拿到部分样书,看到多年来最期盼的夙愿之一实现时,他为此兴奋了多日。不料后来因病治疗无效,去了另一世界。他生前,我写过一篇题为《池北偶与漫画"三剑客"》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上,该书把我这篇拙文收入其中。为此,他送我一本样书。此刻,捧着他亲笔署名题款,送给我们夫妇的这本厚重的大著,心中如有波涌起。书中的文字,如字字有声,不离我左右。细读池北偶的讽刺诗,特别是他鞭挞腐败现象的诗篇,真有振聋发聩的感觉。他讽刺和鞭挞的对象,有的是落后的  相似文献   

16.
王梓臣 《山东审判》2012,(3):115-118
朱苏力的赫赫威名,凡是关注法学发展的人,想必不知道的并不多。下面我想谈的并不是朱苏力先生哪部煌煌巨著,而是一本讲话集,书名叫《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是他在法学院院长领导任上的大大小小的讲话。这本书给了我深深的启发,让我重新思考我们的责任。一如他提出"什么是你的贡献",曾经惊醒夜郎自大的学界中人,这本书,是否会启发恹恹思睡的说梦痴人?一、"发现你的热爱"——不再在司法边缘游走朱苏力在《发现你的热爱》(2002年迎新致  相似文献   

17.
徐忠明 《中外法学》2007,(3):371-378
<正> 我的畏友任强教授的《知识、信仰与超越——儒家礼法思想解读》新近出版,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他送来了新书,嘱我说上几句。对我来讲,自从出版《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这本书评专集以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文章,个中原因不便细说。对任强的美意和"吩咐",我自然不能推却。但是,这与我们之间的友情无关,而是因为本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事实上,本书是任强数年以前的博士论文,曾经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狱学刊》2010,(3):110-110
戴旭在2010年1月26日的《青年参考》上著文《GDP不光看数量更要比质量》说,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论坛,举办方邀请了60多名中国战略界的精英。几乎所有人都在讲,我们的GDP很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再过10年,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那时,中国就可以说话算数了。我说:“这是谁告诉你的?我怎么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相似文献   

19.
知道永和研究赌咒与发誓问题,但是一直也未曾就这个论题与他有过比较系统的探讨。年前,永和说准备出版他的博士论文,并邀我为其作序,而我在稍做考虑后便应允了下来,原因大体上有二:第一,从研究路径上看,永和的研究始终是在做以小见大的努力;虽说我本人不谙此道,但却极欣赏这一方向上的努力,因而也常常阅读这方面的文字。永和的著作《权利的由来———人类迁徙自由的研究报告》,以及论文《“”义探源》和《重读义务》等,都是以小见大这一路径方向上的精彩努力,而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信仰与权威———诅咒(赌咒)、发誓与法律之比较研究》则…  相似文献   

20.
编读     
◎读者:封面文章有深度我觉得《法律与生活》近期的封面文章好看了。《北漂律师》那一期(2月下半月)很好,讲述了一个群体的创业历程。这样的文章能给人启发,不仅仅是闲暇的时候翻翻,了解一下法律知识而已。我的一个战友说,他在军队干了几十年的律师,现在面临转业,他自己很矛盾,不想丢掉自己的老本行。我知道他的困境后,就把这一期给他看,他看了之后很受启发,决定自己出来单干。现在,他自己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刚拿到的这一期(3月上),封面上的图片和《救助站困境》的标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我以前没有怎么听说这方面问题,但是图片上的小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