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业绩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
色布格 《前沿》2004,(10):27-2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发展与发展观的角度简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一个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提出,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联系,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关键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为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起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及国外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进 《群众》2004,(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的内容很多,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制度创新。只有创新和完善一系列制度使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才能更好地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等各个层面的统筹发展。大量事…  相似文献   

7.
《今日山西》2004,(4):2-8
我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省委书记田成平。记者:中央要求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省上下正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请谈一下您的认识和体会。田成平:科学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  相似文献   

8.
王虎 《前沿》2005,38(1):17-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本论文试就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和实践途径做一探析。文章认为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全面的发展观 ,它是我们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从实践途径来看 ,要想实现这个发展观 ,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 ,还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推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设服务型警务的理论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飞 《公安教育》2005,(9):12-14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党中央针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2004年2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时特别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铁路宣传思想工作要在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宣传思想工作中。 一是要始  相似文献   

11.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指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领导干部一定要解决好人生观这个根本问题,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和发展观,统筹兼顾,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胜男 《思想工作》2005,(10):19-19
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也是我国新世纪进入新阶段的新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中央举办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曾进一步指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 ,是我们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与时俱进 ,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而提出的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工作的大局 ,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是转变政府职能。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切实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政府…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科学发展观,它是小康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变革与发展相关的哲学观念,其中,发展观的变革是关键,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传统的发展观。而政绩观、经济效益观、人的发展观等各种哲学观念的变革,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都应作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具体的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15.
《政工师指南》2007,(3):4-6
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党的全会上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2004年2月,党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曾庆红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在开幕式上作了“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发展观决定着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本文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政策瞭望》2004,(8):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五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们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针,贯彻落实省委的“八八战略”,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言实 《天津人大》2004,(5):16-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新时期我国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9.
张淑明 《前沿》2006,3(12):28-3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为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务实厚生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这样的科学发展观,对完善我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