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发展低碳经济 维护生态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低碳能源供应系统是21世纪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方向,人类能源演化递进的规律就是从高碳向低碳再向无碳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中国已确立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国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必将为维护世界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威胁,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其实质是寻求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增长脱钩,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运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变高碳生活方式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1996年实施的《电力法》是垂直一体化行政管理模式的产物,可定位为一部"行政管理法",其立法定位、价值理念及内容体系与低碳经济时代要求严重脱节,已经成为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障碍,亟需修订。《电力法》需要建构"高碳"能源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可再生能源补贴、低碳能源电价、低碳标准与认证、低碳技术创新等制度,以期实现电力工业的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以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将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低碳经济语境下,实现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变,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低碳经济需要从社会规划、产业结构、资源和能源利用、生活消费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5.
乐山发展低碳经济要以普及低碳经济知识为先导,确立低碳发展理念;以建设"低碳城市"为载体,大力推进能源技术创新,减排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切入点,开展专项规划,应对能源危机挑战;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为目标,实现节能降耗;以倡导低碳生活消费为重点,培养公民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多手段并用,推进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发达国家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经验解读及分析,为中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战略选择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绿色交通政策制定及战略实施提供了参考及借鉴。中国未来应坚持把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构建节能低碳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战略重点,将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作为重要方向,而且要加紧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能源统计体系,为实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科学决策与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它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人类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等进行改革,是为适应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一种战略选择,许多国家已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当前低碳经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对策措施,确保低碳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长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城市低碳转型是实现城市或区域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开创低碳、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突破口。中国城市低碳转型主要包括城市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布局、低碳能源开发、低碳制度完善、低碳社会培育等方面的系统建构。加快中国城市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发展理念、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提到“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把节能和减排作为约束性目标。如何实现节能减排?这就要求在进行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建立节能减排的道德约束机制、监测体系、法规以及绿色经济管理制度等,落实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通过强化政府生态责任,加强各种有效措施,促进人与白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低碳创新系统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低碳创新是城市转变高碳模式和粗放增长道路的迫切要求,低碳创新系统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资源能源制约性瓶颈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强度的矛盾问题,实现在技术研发、产业体系、企业生产、消费模式、制度安排等层面的全面创新。加快我国城市的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应以低碳创新系统构建为战略突破口和模式选择,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绿色产业,以城市绿色标准为规范,以建立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重要机制,加强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建设,鼓励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低碳创新。  相似文献   

11.
山西的焦炭行业是全省能源产业链中的主要环节。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前期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后,山西的焦炭行业受到上游煤炭行业售价压力和下游冶金行业进价压力的双重夹击,出现了物流产能过剩的尴尬局面,面临着如何适应国家节能减排、控制产能等一系列政策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山西焦炭行业应当适时开展并推广企业兼并重组的措施,才能达到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并控制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陕西应注重循环经济的发展,努力实现陕西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培植绿色环保产业;注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将区域低碳化经济发展中广泛使用的Kaya公式引入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中,对Kaya公式进行修正和扩展,把影响产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碳强度、规模产业能源强度、单位产出的产业规模比率和产业GDP,解决了产业低碳化发展中影响因素影响力的判断问题。以陕西交通运输业为例对研究方法的使用进行实例分析,得出节能是陕西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减少首要的还是节能技术的推广、研发和有效的节能政策。  相似文献   

14.
低碳服务业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产生的,与国内外蓬勃发展的低碳经济实践相比,低碳服务业的概念依然处于初期讨论中。资源节约型、综合效益型与生态安全型是低碳服务业的特点。发展低碳服务业既是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服务业应健全规章制度,促进低碳服务业有序发展;加强载体建设,夯实低碳服务业发展基础;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15.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健全法规标准,强化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低碳经济发展潮流与道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正在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气候变化困境。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配置,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将为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经济竞争中赢得发展的先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高度正相关。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成本节约,减少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加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成本领先优势,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带动了城市周边郊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依据我国30个省区2001—2011年相关平均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低碳环境、低碳产业、低碳效率和低碳创新四个层面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发现,我国整体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在空间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偏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提升森林面积和质量,改善能源和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的双重影响,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关键技术创新是降低发电成本、实现我国新能源应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根据新能源产业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新能源关键技术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在机制、政策、企业组织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根据2004-2011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因素、资源因素、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并与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省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快速增长的经济的带动及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运用,文化消费的不足及文化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市场本身的内生驱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