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政府提倡老人家庭护理优先政策,并建立护理保险制度为老人提供护理津贴以及其他服务。家庭护理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家庭成员可能因工作原因难以确保有足够时间看护老人。尽管可以利用护理津贴聘请护理师到家里看护,但由于德国一直以来护理人才较为缺乏,因此,很多需护理的老人难以获得护理师的服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建立了老人护理休假法制,确保家庭成员可获得最长2年的护理假期,且休假期间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薪水。在我国,老人护理也主要以家庭护理为主要模式,家庭成员同样面临护理时间上的难题,对此,有必要借鉴德国的经验,完善我国的养老制度,建立老人护理休假法制。  相似文献   

2.
德国教育简讯两则在德国的高校中外国人越来越多在过去的一年里,德国高校中的外国大学生的份额从5.8%上升到了7.1%。1993年总共有133962名年轻的外国人在德国读大学,比1992年增加了7.5%,同前一年一样,在慕尼黑大学注册的外国人最多,其次是...  相似文献   

3.
从1989年开始,俄罗斯的住房生产规模持续不断下降。1989年交付使用7300万平方米,而目前只打算交付3500多万平方米,其中1400多万平方米靠国家投资建造的。与此同时,排队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家庭有增无减。据统计,1986年为800万户,1989年为920万户,1992年为1000多万户,而目前为1100万户。由于经济危机,国家对住房建设的集中投资急剧减少,价格的自由化使所有公共住房综合体亏本。而国家补贴不断减少。根据专家们预测,市政  相似文献   

4.
谭军 《德国研究》2003,18(3):52-5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前途取决于国民受教育的程度 ,这已是德国各界的共识。如今 ,就业市场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更多的年轻人到大学深造就成了当务之急。据预测 ,到 2 0 15年德国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增加到 2 4 0万人。其中近一百万应是具有大学毕业文凭的高级人才。为满足这一要求 ,必须有更多的人上大学并圆满完成学业。经合组织国家同一年龄段的大学生比例是 4 4%。而 1998年德国只有 2 7.7% ,到 2 0 0 2年情况略有好转 ,上升到 35 .6 % ,但依然未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德国政府决定采取下述措施 ,使这一比例达到 4 0 % ,同时…  相似文献   

5.
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绿色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与欧盟其他成员国乃至其他所有发达国家有大体相同的一面,其主要特点有三个:一,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第一、二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次高新技术及非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三,绿色化趋势,其主要表现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比重下降,低污染、低耗能产业的比重上升;环保产业的比重上升;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无烟产业”的比重上升。在德国红绿新政府1998年10月20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把后者称为“生态现代化”,提出要把生态现代化作为新的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6.
德国商法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德国商法概况商法的兴起源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是商法在体系上建立和完成时期。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开始了《德国商法典》的编篡。这部法典于1897年5月10日颁布,1900年1月1日生效,中间虽经过...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冲突,部分工时工作作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德国被普遍采纳。本文详细介绍德国部分工时工作的就业情况,分析其为女性青睐的原因,以及对平衡工作与家庭冲突的作用机制,并阐述德国相关政策与法律保障措施。德国的经验对我国引入与发展部分工时工作有较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苏联中央统计局经常对约62,000户代表各个阶层居民的家庭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包括近3万户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工人家庭。被调查的家庭根据专门规定的形式按月记录收入和支出。《鼓动员》杂志1984年第17期发表了一份对一个苏联普通工人的收支情况调查,现将主要内容摘录如下.新西伯利亚有这样一个四口之家,丈夫博罗夫科是位车工,妻子塔吉亚娜·伊凡诺夫娜(正是她作家庭收支记录)是新西伯利亚缝纫联合企业的缝纫工人。他们有两个女儿:十七岁的娜塔莎,今年在十年制中学毕业,十一岁的列娜,上五年级。1971年曾对这一家庭进行过收支调查,将1971年的调查和1983年的调查相比,可以看出十二年来这一家庭收支的变  相似文献   

9.
家庭在德国社会法中扮演着复杂的多重角色。自19世纪末起国家以社会法介入家庭这一私人生活领域,影响了家庭形式的变迁,加深了国家与家庭之间的相互依赖,家庭政策的任务也在持续进行调整。德国当前家庭福利政策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提高人口出生率和开展老年护理,本文即围绕德国应对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的措施展开介绍与讨论。由于德国家庭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之间存在复杂的重叠与冲突,对德国家庭政策的实际作用进行评估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图书出版与’96德国书展陈晓东德国是西方图书出版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2000多家出版社,1995年出版图书7万多种,图书出版量位居世界前列。1996年8月至11月,德国图书展览会在北京、南京和上海举行,有362家出版社的3600多册图书参加...  相似文献   

11.
到198年11月为止,在德国生活着约740万外国人,占德国人口的9%,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籍人,约200万,其次是来自南斯拉夫和塞尔维亚的75.4万人,另外意大利人约60万。据联邦统计局统计,半数外国人(包括移民、申请避难以及逃亡的难民)在德国生活已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苏联人口出生率出现上升。人口出生率从1980年的千分之18.3上升到1983年的千分之19.8,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从千分之9上升到千分之9.4。1983年的全国新生婴儿总数为539万2千人,达到1940年后婴儿出生年总数的最高峰。那么,高峰后面是什么呢?1960年出生人数是534万1千人,仅低于83年百分之一。但在这两个生育高峰之间隔着一条很深的鸿沟:67~69年平均每年出生数仅4百10万人,自70年代起人口出生率持续稳定增长,直至83年,而84年出生率重又降到规定限度以下。因而面临新的下降趋势。据专家预测,苏联人口出生率如果继续下降,那到下世纪二十年代将出现严重局面。到那时在本世纪50、6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将陆续退  相似文献   

13.
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转轨的中心环节。德国东部企业制度的改造,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开始起,在4年多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德国为此动用了数千亿马克的巨资。德国迅速但高价型的转轨,令其他"转轨国家"可羡而不可效。但是,由于起点和目标的某种类同性,德国东部企业改选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及有关国家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缺乏住房,这是数以千计的波兰家庭面临的尖锐问题。有17%的家庭住在公共住房里,和别人合用卫生间和厨房。新婚夫妇要等待十年以上才能分到住房。据1978年的统计,全国总共缺少160万套住房,到1983年缺额数已增至180万套。波兰党和政府把普遍解决住房问题看成是社会目标中占第一位的问题。波兰的住房问题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有30%的住房毁于战火。50年代前期,政府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住房建设属于非生产性投资,因而遭到了忽视。由于农民大批进城做工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住房紧张显得更加突出。尽管政府向居民提供的住房逐年增多,但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1950年国家平均为每千户居  相似文献   

15.
苏联普通集体农庄庄员家庭的生活如何?它的收入情况怎样?怎么构成的?集体农庄庄员又是怎样使用这些工资的?苏联中央统计局对六万二千户包括全国所有地区各类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被调查的家庭中约有二万三千户是集体农庄庄员家庭。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巴拉诺夫是新西伯利亚州科列万斯克区波克罗夫村,基洛夫集体农庄的司机,该地的经济水平就其生产规模和经济指标来说都是中等的。  相似文献   

16.
宋全成 《德国研究》2014,(3):94-106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在德国居住着736.99万外国人,占德国总人口8183万的9%。这表明,德国已成为非传统意义上的现代移民国家。从地理空间分布来看,由于受移民传统、经济发展和移民网络三大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外国人生活在德国的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较少,呈现出典型的地区差异。从性别比来看,外国人的男性比是51.2%,属于正常范围。从年龄结构来看,尽管与本土德国人相比,外国人相对年轻,但已显示出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特征。从国别上来看,外国人主要来源于土耳其、意大利、波兰、希腊和克罗地亚。从出生地来看,外国人中有81.7%在国外出生,他们是通过跨越国境的国际迁移留居德国的。  相似文献   

17.
德国的农业规模经营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357000平方公里,人口7910万,其中西部地区国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100万。由于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下面分别阐述其农业规模经营情况。一、西部地区的农业经营规模据官方统...  相似文献   

18.
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社会受到很大破坏,人口损失达到战前人口的1/5,几乎没有一个家庭不受战争影响的。受过教育的人和专业人员大量死亡;数百万人被投入到劳动集中营中或被逼迁出被德国并吞的领土。由于国土的变更,战后波兰成为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战前少数民族占36%)和宗教划一的国家(罗马天主教徒占90%),1/3人口在战后划入的新领土上生活。这些情况造成:1.破坏了战前公民、家庭、工场、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日常生活所恪  相似文献   

19.
日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老龄化状况日本人口在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的速度被定义为总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的增长幅度。日本老龄化人口的增长幅度目前是世界上最快的。老人数量从总人口的7%增加到14%,法国花了114年;瑞典花了82年;英国和德国花了约50年。而日本则从1970年到1994年仅花了24年的时间。据日本总务省调查,1950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有41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9%,80年代日本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1年老龄人口比率达到18%,为2287万人。而且日本也是世界老龄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预计2020年这一比率将上升至27.8%,届时几乎每3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相似文献   

20.
黄萌萌 《德国研究》2023,(1):32-60+149-150
近年来,德国安全政策呈现新态势,俄乌冲突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新态势,促进了德国安全政策转型。在国家层面,德国突破“军事禁忌”,援乌武器,提升国防;在欧洲层面,德国促进了北约与欧盟防务嵌合;在国际层面,德国加强了对印太地缘政治与安全事务的参与。德国安全政策新态势形成的原因既是基于外部危机触发的“威胁认知”,也源于德国外交角色与安全观变迁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德国对“国际责任”与“权力政治”的自我认知发生了变化,盟友的期待也随之不断上升,德国外交角色从“文明力量”演变为“建构力量”,其中既有规范性力量底色,也有权力政治逻辑。然而,克制文化的遗存作用、政治精英的权力分配、经济成本高昂以及军事资源短板仍制约着德国安全政策转型的幅度与进度。中国应客观评估德国安全政策新态势在对华政策上的影响,在中美俄欧四方互动中,更加审慎地塑造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