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影响中日关系的众多因素中,结构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在梳理了之前学者对中日关系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几项论及比较集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并对其进行了概念操作化,将其定量为可以分析的具体指标。在数据的选用上,文章选择了1991年-2011年中日关系及各项影响指标的相关数据,并分别对每项指标进行二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影响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是现实存在的,东亚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都会使中日关系下降,而中美关系的改善不仅不能使中日关系得到改善,反而会加剧中日之间的矛盾和对抗,这一点与许多学者提出的“日本在对华战略上跟随美国脚步”的观点相反。  相似文献   

2.
曹乃云 《德国研究》2004,19(2):52-55
<国际歌>在我们国家无疑是一首神圣的歌曲.本文以德语版的<国际歌>为例,对<国际歌>歌词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以进一步完善对<国际歌>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春香传>在朝鲜半岛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正如<红楼梦>之于中国古典文学一样.<春香传>的故事最初流传于民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文学形态,且版本繁多,既有"盘索里"<春香传>、唱剧<春香传>,还有小说<春香传>,小说还分为国语本和汉文本,等等.  相似文献   

4.
日台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发展与台湾的实质性关系,是日本既定的外交方针,也是21世纪日台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深厚的"殖民情结"和现实的对华战略是日本染指台湾的根本原因.日台实质性关系的加强将使中日关系中的台湾因素日益凸显和复杂,台湾问题将成为今后中日关系中最具爆炸性和破坏力的敏感问题.因此,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拉马丁1820年3月13日发表的诗集<沉思集>,被视为法国浪漫派诗歌的开山之作,而<沉思集>中的<湖>又被誉为法国浪漫派诗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范例.对<湖>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法国浪漫派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李欣 《德国研究》2005,20(3):30-34
2005年1月1日,德国历史上第一部<移民法>(Zuwanderungsgesetz)正式生效.<移民法>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本文着重分析德国二战后的移民潮流,试从历史的角度证明,制订这部<移民法>是德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给付不能在德国债法中的演进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德国研究》2004,19(3):20-25
2002年生效的<德国债法现代化法>改变了旧<德国民法典>中给付不能的核心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给付不能这个概念从<德国民法典>中消失.本文在总结归纳旧法给付不能的基本内容及其存在的缺陷基础上,分析评判了现行德国债法中给付不能的基本类型和法律后果.最后将德国新债法中的给付不能与我国<合同法>有关制度进行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8.
李道揆 《美国研究》2001,15(2):146-150
近来应奥林匹克出版社的邀请,写一篇向我国中学生介绍美国<独立宣言>的文章.为此,我细心地阅读了<独立宣言>的中文本.早在上个世纪初,我国就出版了<独立宣言>的全译本,以后又有新的译本问世.  相似文献   

9.
自1959年创刊至今,<东南亚研究>杂志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文章通过梳理杂志的历史沿革,统计相关数据,分析不同时期杂志的办刊思想、编辑方针及特点,以对杂志创刊以来的发展作出一个尽量客观的全貌式说明.  相似文献   

10.
来自底层的反抗:东南亚农民研究的三个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斯科特的<农民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生存与反抗>(1976)阐述了缅甸、越南农民的"生存伦理"和"安全第一"的道义经济;而在<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1985)中,斯氏把道义经济理论延伸到马来西亚;2005年,斯氏的学生克弗列特根据在越南长时期的田野调查写成<日常政治的力量:越南农民如何改变国家政策>,将斯氏的农民研究进一步推进.本文即主要讨论斯氏上述著作中的核心概念"生存伦理"、"弱者武器"和克氏的"日常政治",藉此,希望能够厘清有关农民学研究的误识,为当代中国乡村研究提供一点浅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