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决权不是"台独"的国际法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闹“台独”的人试图以国际法上的自决权作为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国际法依据 ,对此我们有必要弄清“台独”的性质和自决权的适用范围。“台独”的性质既不是“解放”,也不是“分立”,而是“分离”。自决权的适用范围或内涵仅限于殖民地人民和其他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和独立的权利 ,并不包含一个国家的一部分人将这个国家的一部分领土从这个国家分离出去的权利 ,不适用于“分离”。因此 ,“台独”企图以国际法上的自决权作为根据 ,“无论是从“现行法”、“应有法”的角度 ,还是国际法实践上都没有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水扁与李登辉两人在“台独”问题上,是“殊途同归”,是一丘之貉。在分裂中国的“台独”心路上,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但采用了不同的手段、方式和策略。一、扁李都是顽固的“台独”势力的总代表,并勾结“藏独”分子,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李登辉老奸巨滑,老谋深算;陈水扁狡诈多变,为选票“变脸”李登辉的“台独”思想早已有之,他善于“表演”和“伪装”,直到上台,才逐渐自暴底细。李登辉上台后,马上聘用彭明敏为其“总统府”“国策顾问”,并暗地里纵容“台独”分子,默许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在台湾…  相似文献   

3.
民进党的使命源自党外民主运动以及成立后内部权力争夺政治妥协中形成。从过去24年的历史来看,民进党不是简单的“台独党”,除了少量的目的性“台独”外,工具性“台独”是多数民进党人的内心真实和政党使命特征。近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提出“十年政纲”再次唤起了民进党作为一个政党的使命。若民进党再次执政,则需落实以“民主”为党的使命;共民合作导向,提升其竞争力;尝试阶层政党政活,凝聚选民根基。  相似文献   

4.
一、2001年台湾当局大陆政策走向分析陈水扁和民进党当局从2000年5月20日执政以来,针对主客观实际情况的需要,在制定和推行大陆政策上表现为“台独”之心不死,“百变阿扁”之性尽显,利用其执政地位和手中的资源,以更为隐蔽、欺骗的手法,进一步强化所谓“实质独立”和“台独”软件的建设,游走于“台独”的边缘,“拖中求独”。进入2001年,特别是美国布什新政府上台后,美国奉行亲台政策,加强对台军售和支持,台当局呼应美国台海政策转向,大陆政策出现了一些变化的迹象,表现出严重倒退的趋势。(一)两岸关系走向保…  相似文献   

5.
台湾民众在长久的反台独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大致为:利用舆论抨击台独、利用民间组织反对台独、以选票压制“台独”、以民意测验形式声讨台独,以走访大陆形式抗议台独。  相似文献   

6.
一80年代"台独"意识的三大精神支柱 20世纪80年代初,以日本情结、省籍情结和美国情结为三大支柱的"台独"思维,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三角架,为"台独"分子提供了一个固定的表演舞台.  相似文献   

7.
民进党1986年成立以来,其两岸政策就一直随着外部环境及其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台独”主张作为一根主线始终在这个过程中浮沉变幻,时而凸显,时而隐没。从争取执政到执政,再到失政的过程中,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形成与变迁历程以及其“台独”主张的发展变化途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台独”主张自确立以来,历经务实、激进的转变,逐渐走向模糊化和矛盾化。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岛内蓝绿对抗最为激烈、政局动荡多变的一年,也是陈水扁当局“台独”步伐最快、“台独”气焰最为嚣张的一年。围绕“总统”和“立委”两大选举、岛内政局和大陆政策主导权,蓝绿阵营展开最为激烈的较量。陈水扁“全面执政”图谋破产,“急独”路线遭受重挫。“立院过半”的泛蓝军遏制住“总统”选举败选以来的下滑趋势,再现东山再起的契机。由于台当局“台独”分裂活动呈升级之势,使两岸关系持续震荡,但是,大陆在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台独”分裂活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没有被改变…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3日,陈水扁经过精心策划,利用视讯方式向日本“世界台湾同乡联谊会”传达出他对两岸关系定位的基本主张“一边一国论”,并抛出其对解决台湾前途招术“公投”,此后,陈水扁利用执政地位处心积虑地图谋推动“法理台独”,在今年台湾选举期间,不断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公然提出了以“制定新宪法”为核心的“台独时间表”,两岸关系被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因此,从历史、政治、国际关系等角度入手,分析台独倾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探索打破两岸僵局,制约台独倾向,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共两党都有开展互动交流的愿望.民进党坚持"台独"立场、不接受"九二共识",是民共两党无法进行党际互动交流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民共互动交流的大门,民进党务实派人士提出了冻结"台独党纲"的主张.放弃"台独"和接受"九二共识"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九二共识"和"台独"之间存在广阔的中间地带.民进党放弃"台独",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会接受"九二共识".大陆的底线是民进党接受"九二共识",而非单单"放弃台独".冻结"台独党纲"离放弃"台独"还有不小距离,不足以奠定民共交流的政治基础.虽然民进党冻结"台独党纲"的主张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但是不宜对其做过高评价."冻结"仅是暂时"中止",而非永久"终止".冻结"台独党纲"的主张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大陆应对其保持高度警惕.不宜过高期待冻结"台独党纲"的结果.民进党冻结"台独党纲"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都极低.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两岸间的主要矛盾是统独之争。认同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存在着和平统一的可能;强调“台湾主权独立”,两岸的冲突将不可避免。无论是“法理台独”或“事实台独”都不可能得逞。“台独意识”与“台湾意识”有本质的不同。真正的爱台湾,就必须考虑台湾社会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以台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依归,爱台湾和爱祖国并不矛盾。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是用来对付外国干涉者和“台独”分子的,而决不会用来对付台湾人民。  相似文献   

12.
台湾"3·20公投"的结果,一方面表明和平、稳定与发展仍是台湾民意的主流,这一主流民意是导致陈水扁等人策划的"3·20公投"流产的主要原因,是制约台独势力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也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台湾民众的民意受到了台独思想的蒙蔽,反对"台独"、遏制"台独"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今后我们应当继续高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旗帜,进一步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各项工作,促进台湾民众的民意朝着反对"台独"、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化,形成对"台独"更加有力的遏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08年5月20日民进党重新沦为在野党以来发生的政治转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民进党的政治转型主要是指其为了重新赢得执政权所做的包括政治论述、政治实践等各种政治革新。从目前来看,民进党政治转型尚处于混沌阶段,受限于台独党纲、台独基本教义派、深绿选民结构以及五大直辖市长选举等诸多因素,现阶段民进党的政治转型让位于权力争夺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4.
今年 8月 3日 ,陈水扁通过视讯向在日本召开的“台独”组织“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发表讲话 ,公然抛出所谓“一边一国论”和“台湾前途公投论” ,明目张胆地向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挑战。此后 ,他一再露骨地鼓吹这类论调 ,完全撕下了一切伪装 ,充分暴露出分裂祖国的险恶用心。陈水扁在这个时候鼓吹“台独” ,并非偶然 ,是他推行“事实台独”策略、“以武拒统”策略和“以拖待变”策略的必然表现和结果。首先 ,“台独”势力的存在和发展是陈水扁坚持“台独”立场的社会根源。主张“台湾独立”的分裂思潮和活动 ,是在台湾重归中国版…  相似文献   

15.
《反分裂国家法》浓缩了几十年来祖国大陆对于和平统一政策目标的全部精华,概括了全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国土分裂出去的坚定意志,设置了“台独”分裂势力不得逾越的红线,是促进和平统一,预防“台独”分裂的国家大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台湾问题的升温,“台独”成了两岸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然而,“台独”的心理基础与文化基础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由台湾乡土意识质变而来的“台湾意识”是“台独”的心理基础,而由台湾文化“本土化”发展来的“文化台独”则是“台独”的文化基础,同时两者又互相纠缠,互相作用。本文分析了有关“台湾意识”与“文化台独”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慎待‘台湾意识’”,“反制‘文化台独’”的论点,相信对探讨如何实现两岸间的和平统一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党建带团建”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党加强对共青团工作领导形成的一条成功经验。目前,高校党建、团建工作正处在一个更加复杂、开放的环境中,处于一个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氛围中,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高校必须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团组织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大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  相似文献   

18.
民进党“执政”5年多来顽固推进“台独”,刻意制造两岸紧张局势,使台湾政治混乱、“外交”孤立,经济下滑,社会动荡,族群撕裂2004年底,岛内分裂势力的气焰尤其嚣张,公然抛出了在2008年前实现“公投,制宪,建国”的“台独时间表”,并摆出了要裹胁台湾民众不顾一切往前冲的架势一时间,似乎无论是本岛的“泛蓝”力量。还是大陆以及国际社会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制约与遏制,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共中央自2005年初开始,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对台政策,取得了争取台湾民心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于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先后率团访问祖国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跨越海峡的握手缓和了两岸气氛,符合时代潮流,深得民意支持,台独势力受挫,泛蓝士气大振,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反对和遏制“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连宋大陆之行的时代背景连宋大陆之行是国际和海峡两岸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民意驱动。在2004年12月台湾“立法院”选举中,以民进党、台联党为主的泛绿阵营争取“立法院”席次过半、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统一事业也获得稳健发展,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并继续繁荣昌盛;台湾在经过海峡两岸人民与“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后,形势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