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万东升 《传承》2010,(3):164-165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受战争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广西社会产生了人数众多的难民。这一群体由外省内迁难民、难侨、广西本地难民、外侨难民等构成。从人口学的视角对这一群体进行详细剖析,可以得出战时广西难民群体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受战争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广西社会产生了人数众多的难民.这一群体由外省内迁难民、难侨、广西本地难民、外侨难民等构成.从人口学的视角对这一群体进行详细剖析,可以得出战时广西难民群体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钦州地区地处祖国最南端,濒临北部湾,与越南接壤。全地区四县一市,321.4万人,在海外华侨、华人为数众多,是广西重点侨乡之一。历史上,钦州地区在美国的华侨、华人是较为稀少的。近年来,由于印支三国政治局势变化,越南黎笋集团疯狂反华,制造大批印支难民,旅美华侨才逐渐增多。根据有关资料,在美国的华侨、华人已达100万多人,其中几年来接待安置印支难民达40万多人,大部份安置在洛杉矶、纽约、三藩市、西雅图、波士顿、华盛顿、新泽西州、芝加哥、圣地阿哥、波特兰等城市。  相似文献   

4.
反映海外广西籍华侨参加抗日斗争初支援祖国抗日救亡的资料,能够见诸于文字记载的并不多,这无疑给我们研究和编写广西华侨的这一段历史带来一定的困难。最近在容县发现的一些实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这批广西华侨抗日斗争实物包括:马来西亚彭亨文冬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和文冬广西会馆为祖国抗战筹款募捐的各种收据、奖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举世闻名的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共在组织和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华侨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客观的论述和评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华侨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其历史意义,对于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动和鼓励海外华侨参加祖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西招徕侨资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侨居海外的广大华侨,素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他们关心祖国和家乡有多种表现,携资回国办实业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广西作为我国的第三大侨乡,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数十年间,特别是1925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曾招徕不少华侨投资办实业,对广西的社会进步起了促进作用。为了弘扬华侨的光荣爱国传统,本文拟从华侨在广西投资的历史追溯、近代华侨在广西投资的成因和近代广西招徕侨资的特点和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了两种命运的大决战时期。国内两条道路的斗争也波及到南洋华侨社会,南侨中民主与反民主势力分营对垒,斗争激烈。本文通过对有关史料的分析,探讨这一时期南洋华侨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1939年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发出号召,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先后分九批回国服务。从他们回国到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进出口物资运输处(简称西南运输处)训练所报到,在滇缅公路沿线服务期间,西南运输处及当时的云南省侨务委员会,所有的行文都称之为“华侨机工”。本文要探讨的是抗战胜利后华侨机工尚存人数。  相似文献   

9.
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觉醒,表现在民族独立意识开始形成并赋予人民性、时代性的新内容。民族意识空前觉醒的原因是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战时的人口流动、内迁难民和内迁文化的影响及抗战中的一些胜利。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不仅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因素,而且为中华民族的最终解放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略论广西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曹裕文50年前,中国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之间经历了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大搏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广西各族人民在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过程中,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一切为了救亡",是广西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从此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的浴血抗战。广大海外华侨对日本侵畧者践踏自己的国土,屠杀自己的同胞,义愤填膺。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祖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东南亚地区华侨最多,也最为集中,在募集抗日款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七七」事变后不久,八月十五日,新加坡首先成立了「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筹款支援祖国抗战。新加坡华侨的爱国行动得到南洋各地华侨的热烈响应。于是各地救国团体迅速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2.
蒋光贵 《创造》2015,(4):77-79
<正>华侨不仅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统一战线的积极促成者。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曾对广大华侨的历史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诸公领袖华侨,忠诚爱国""爱护祖国,积极参加抗战的热情,真值得我们敬佩!""向热诚爱国、踊跃捐输和远涉重洋、回国参战之侨胞,致无限的敬意!"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回顾抗日战争中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3.
1946年8月至同年年底,马来亚的广西籍华侨掀起了一场救乡运动,为苦难深重的广西灾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在广西华侨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值得加以记述。 这次救乡运动,是在广西遭到极其严重的天灾人祸情况下进行的。时值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在抗战中两次沦陷的广西,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全省房屋被毁三一四三九四间,被残杀人民十一万余人,受伤者十六万余人,直接间接受害之难民达三百四十余万人,粮食损失一千四百万担,耕牛损失四十八万头,湘桂黔桂两路,完全破坏,汽车损失五百三十余辆,船舶损失百分之七十以上。此外,工厂、矿场、学校、交通器材、医药器材、纱、布、麻、盐及各项商品等项损失,更难以数字计”。“省境经过这次大破坏,城市乡村,十室九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历时14年,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全民族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敌侵略的全面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作为全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力量,海外华侨在情感道义、财力物力、人力动员及组织等各个方面援助祖国抗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其中参与人数最众、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受到关注的是华侨对祖国的经济援助。购买救国公债是海外华侨踊跃捐输助战的表现之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聚集充足资金以保障军费来源,于1937年9月1日开始发行救国公债。救国公债发行后,海外心际纷纷响应、积极认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儿女的拳拳报国之心。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藏民国时期发行的救国公债佐证了海外华侨群体在救国公债的发行、劝募、认购、停募等一系列过程中如何积极响应、组织参与以及期间所遭遇的矛盾和困难,展示出海外华侨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合作为祖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70年代末,印支局势动荡,大批华侨华人沦为难民。毗邻越南的广西承担了接待和安置难侨的工作。在接待和安置工作中,广西相关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界群众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应对,使得工作卓有成效,稳定了侨心,赢得了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赞扬。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而华侨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全方位展开对华侨的统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华侨也在经济上、物资上和道义上支援中国共产党,甚至直接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今天在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都安排有一批印支难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广西的侨港镇.一九七九年,大批印支难民由海上涌入中国大陆.这些在越南居住多年的华侨,被越南当局洗劫一空驱赶回国.许多人除随身所穿的单衣外,几乎是一无所有.中国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接纳并安置了他们,为了照顾他们的个人要求和生活习惯,将他们大部分留在  相似文献   

18.
《抗战要讯》是旅荷华侨救国后援会办的中文刊物。本文以幸存的67期《抗战要讯》为文献资料基础,探究旅荷华侨华人在1937至1940年间的抗日救国运动。旅荷华侨华人的抗日救国运动大体包括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组建抗日救国团体、发动抗日救国捐赠等方面,极大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林勇  吴元 《八桂侨刊》2015,(4):29-36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他们从物力、人力、财力等方面进行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论文基于CNKI收录的三十年来有关华侨与抗日战争研究的文献,从研究人员、研究机构、期刊分布、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人员、机构、期刊方面存在专业性、地区性的特点,发文受中日关系影响较大。三十年来,华侨与抗日战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但同时也存在微观研究较少,研究人员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统一论坛》2005,(4):34-34
今年恰逢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海外华侨华人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2005年6月24日,由西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尼日利亚商贸企业协会、西非统一商报社发起组织,旅尼华侨华人200余人齐集拉各斯市金门大酒楼,举行了隆重的“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型座谈会。怀着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与历史责任感,旅尼侨界对此次活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早在活动策划准备阶段就纷纷来电来函,询问活动安排与组织情况并踊跃申请要求在集会上演讲,参会人数近200人。尼日利亚重要的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