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回顾总结公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浙江公安现代化之路经历了探索、起步、推进三个阶段。围绕推动现代警务模式成熟定型,聚焦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浙江公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要着力打造服务型公安、法治公安、数字公安、人文公安。以推进现代化警务模式构建为抓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公安现代化,争取在2035年前提前全面实现浙江公安现代化,切实为中国公安现代化贡献更多浙江智慧和力量、提供更多浙江方案和模式,一是要践行平安建设这个"第一警务",二是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个"第一需求",三是要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这个"第一品牌",四是要强化法治公安建设这个"第一保障",五是要加强数字公安建设这个"第一驱动力",六是要提升队伍能力素质这个"第一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在北京举行,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纬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深度来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建设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门作为经济管理综合职能部门,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主要物质基础、政策工具和管理手段,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肩负着重要责任。铜仁地区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措施及对策,要建立"五个机制",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强化"五个支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五项工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收;突出"五个重点",推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狠抓"五个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大再一次申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方略。针对我国当前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宏伟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既是一个空间的地域概念,又是一个包括"新农民"在内的纵深化的立体概念。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诸多的现实难题,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以及与其相联系的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持续"农转非",许多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劳力老龄化",城乡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如何应对这一严峻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把城镇的有形城市化与农村的无形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城乡差别才会逐步缩小,城镇化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新农村应当是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应当是带动农村相应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的目标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是"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而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其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阐述了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影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化认识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革"教训,反思"文革",重新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第二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了快车道;第三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和现代化腾飞,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为了做好"三农"工作,逐步实现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破解 "三农"难题第一,改革政府公共财政,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 ;第二,重构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建立"三农经济综合管理局",培养专业的"三农"管理人员;第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最后指出,我们只有坚持以人(农民)为本和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才能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不仅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佳绩、也付出了沉重的道德代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书写更辉煌的历史篇章,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道德代价,为此,就必须研究道德代价问题。研究道德代价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学特别是发展伦理学的理论拓展。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一边是农村人才匮乏,形成人才"洼地",另一边是大学生城市就业无门,形成人才"闲置"。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关系,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难题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双赢之举。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形势的最新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极具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现代化事业的一项伟大创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坚持以农民为本,努力实现农村和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一、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以农民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而不是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就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准则,为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真正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国家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党和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支农惠农政策的综合,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视点.全面系统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九亿农业人口的大事,是稳定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现代化呼唤着政治的现代化。作为现代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党制度必然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即走向法治化轨道。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的一个亮点,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希望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和谐社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重大战  相似文献   

18.
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为,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当今中国和世界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以调解促"和谐",以"和谐"的理念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器";建构我国特色的新农村人民调解信息网络能确保在第一时间提供预警信息;社会主义新农村多元化大调解工作机制促进了党的执政基础巩固。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农村建设先后出现过三次高潮,这反映了中国农村建设的百年情结,也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脉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第一次高潮,这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新农村建设.但其历史意义不可低估.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第二次高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