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9,(24):61-61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贡献,我还是每天老老实实地工作。——有人问“你是院士了,怎么还那么卖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这样回答。年过七旬的汪教授精力过人。每天工作12到13小时。  相似文献   

2.
父亲从老家过来,跟我住在一起。我每天很晚才回家,几乎整天看不到父亲,我走的时候,父亲还没有醒;而我回来,父亲却已经睡了。  相似文献   

3.
扎根一线,奉献不止 去年11月,全国巡回报告结束后,单位考虑到郭明义工作繁忙,要给他配一辆专车。但他坚决不肯:“我习惯了每天走着到现场,每天步行勘察路况,每天和工友在一起,还是把车配给更需要的同志吧。”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安》2014,(14):81-81
编辑老师:6月7日,为了让女儿能在高考期间吃好住好,我在考点对面的一家宾馆预订了一间房,每天600元,并预付了480元定金。但当我考前去宾馆看房时,却得知因别的家长出价高,宾馆将我预订的房间定给他人,且该宾馆已客满。我只好以每天800元的价格定了另一家宾馆。我要求原定的宾馆在退还定金的同时赔偿我800元损失,但遭到对方的拒绝,宾馆声称只能退还我所付的定金。请问,原定宾馆毁约应否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
回忆父亲     
父亲在一天天衰老,以前每天能吃三个花卷伴些水米饭和菜;后来是每天两个花卷伴少许水米饭和菜;再后来只吃一点水米饭和菜,饭量越来越少……我每两个星期为父亲剃一次头,每天最少一次去探望他,偶尔因事或身体欠佳不去,父亲总会亲切地询问。父亲为每日能见到我,曾在我的面前流泪说:爸爸老了,身边就你一个女儿,一天看不到,我想啊!以后的日子,不管怎么忙、怎么累,身体怎么不适,我都尽力抽出时间多陪陪他。如果丈夫能在家做饭和照顾孩子,我会坐在父亲身边,听他唠叨陈年往事,但我的眼不时会溜向电视,而无闻父亲的絮语,父亲也…  相似文献   

6.
声音     
《人民公安》2012,(1):5-5
希望到了今年,没有媒体找我了,我能回到原来的生活,该干什么干什么,每天能接送孙子上学。村里的人觉得我好像拿了几百万,有困难的人都找我借钱,但我哪儿来的钱呢?家中连个存折都没有。  相似文献   

7.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留在北京,去了一家令很多人羡慕的银行。但其实在内心里,我并不喜欢这个职业,每天西装革履、朝几晚五,日复一日中,我感觉自己的锐气渐失。  相似文献   

8.
我姓谷,没上过几年学。父亲提出辍学,要赚钱养家。骑着自行车去批发货物。因为家里太穷,我三番五次向结婚前开了个小卖部。每天  相似文献   

9.
张莎 《中国保安》2012,(4):76-76
我是一名美容技帅,我工作的美容院在北京·家大型连锁超市楼上。每天上、下班或休息的时候经过超市,我都能看到超市的保安员。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带着不同的乡音,但却有着共同的微笑。每天看着他们为超市的安全不停地忙碌着,我渐渐地了解到,他们的工作远远不是看大门这么简单。他们还负责店面顾客、员工和外来人员的安全管理;商品和资产的安全管理;收银区、金库、送款等钱财安全;消防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0.
亦炎  黄赟 《今日上海》2010,(2):52-53
在广元公寓通往上海交通大学浩然科技大厦的路上,人们每天都能看到一位步伐矫健的老先生,他就是耄耋老人,中科院院士杨槱。“我每天都要到办公室看看书,写写东西,这样感觉生活很充实。”杨槱这样说道。年近九十的杨槱回顾以往的工作生活,他的信条是:到需要我的地方去。他讲述了关于他名字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1.
我每天早晨4点至5点起床,为一家4口现做果蔬汁喝,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何逸 《就业与保障》2009,(11):52-53
多吃抗氧化物防皮肤衰老 我的饮食秘笈:每天一斤菜,主食“白加黑”天然食物中富含维生素E、番茄红素、类黄酮等多种抗氧化物,对保持皮肤的青春极为重要,而且具有预防癌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作用。我每天都吃一斤绿叶蔬菜,其中至少要吃一种深绿色的叶菜,数量通常会达到200克左右。此外,也常吃其他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多酚类的蔬菜和水果。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安》2014,(2):40-51
为“家里人”办好事办实事 张磊(北京)从事社区工作以来,我每天下社区开展工作都会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我的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老百姓就是我的父弱,辅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  相似文献   

14.
李梦璠 《台声》2011,(5):54-55
每天打开MSN,都会留下想念的话,因为有3个女孩,她们来自台湾,我们隔着海峡,彼此挂念。她们的故事就是台湾的故事,她们和我的故事,也是我和台湾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幽默六则     
《劳动保障世界》2009,(10):63-63
“格林先生,我简直不明白。”医生不满地说:“你总请我给你开安眠药,可你怎么每天深夜还总是泡在酒吧里呢?”“这你就不懂了,这药并不是给我服用的,而是为我妻子准备的。”  相似文献   

16.
撞钟     
撞钟小芮长期以来,人们鄙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认为这是混天思想。如今我觉得当和尚撞钟,这是他的岗位职责。每天真要能恪尽职守将钟撞响,应该说这是个好和尚。怕就怕当“和尚”不想撞钟或不撞钟。更有甚者认为每天上一上岗就不错了,让我“撞钟”还得另外再加钱。当...  相似文献   

17.
吃剩饭     
夏季 《前进论坛》2013,(11):62-6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女儿上中学的时候,我差不多每天中午都要去学校看看她吃午饭的情况。北京二中没有自己的学生食堂,午餐外包给了一家餐饮公司,每天的盒饭大多数是老三样,米饭、西红柿炒鸡蛋和鱼香肉丝。有时候,会换成菜花、土豆丝或木须肉,菜是一荤一素,一份6块钱。盒饭的卫生是经过食品安全检查的,也能保证学生每天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法制》2014,(10):65-65
编辑同志: 我儿子去年大学毕业后,每天都浑浑噩噩,经过多次与他沟通,了解到原来学校以在考试中替考作弊受到过勒令退学处分为由,依据学校《授予学位实施细则》不授予我儿子学士学位。请问,学校有权不授予我儿子学位证吗?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家里三个孩子的生活都是依靠父亲每天走街串巷磨刀来维持。那年,我考上了大学。当我把刚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拿给父亲时,父亲只是瞟了一眼,脸上毫无表情。  相似文献   

20.
戴军 《今日广西》2010,(12):43-43
前两天,有个朋友问我,说和她同居了两年的男发突然跟她说,你看,我们在一起都两年多了,我每天赶来赶去的,上下班路上3小时,真的好辛苦,我现在一想到回家就害怕,我想搬到公司旁边去住一段时间,等我的心情调整好以后,我再搬回来住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