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自由、人权、民主和正义的实现必须以共同福祉为目标,在共同体视域下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个人利益至上的观点。有机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自由主义倡导的以财产自由决定一切其他自由的观点,真正的自由只能实现于个人与共同体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平衡之中。有机马克思主义是推陈出新的理论,但是它所提倡的共同福祉等价值理念缺少程序和制度,容易变成空洞的口号。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自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是在社会、历史和个人三重维度中展开的。在社会维度中,马克思揭示了共同体作为各种社会关系固定化、规范化的存在形式为人类获得自由提供前提和空间,且不同的共同体中只能存在不同形式的自由。历史维度诠释了人类自由的实现是一个合规律性的发展过程。个人维度表明社会和历史在个体人的发展和实现中获得存在意义和价值认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不过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即自主活动的表征,个人的自主活动是自由的本质性规定。自由的社会表现形式及其历史发展以人的自主活动为核心联结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全面把握马克思自由观的三重维度,才能避免对自由的片面化、抽象化理解,进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世界进步的需要,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世界人民的美好追求。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两者相互依托、相伴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应在明确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原则基础上,达成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并从建立伙伴关系、营造安全环境、谋求经济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以及构筑生态体系五个方面做出共同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实现。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贡献在于它把正义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和评价一切社会实践及其理论的最高标准,揭示了消灭私有制和其它个人权利的想法不但不切实际,而且违背正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是一个正义的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公平、效率等其他价值的实现都要以正义为基础和前提。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一个个人权利或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由得到有效保护的社会。正当的平等的自由、私有制度、民主(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主)等等都是个人不可剥夺的应有的权利。私有制的所谓剥削不过是非民主制度下一般掠夺行为的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国家正义、社会正义及个人正义,为我们解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柏拉图的正义观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实现正义和秩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前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保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基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的行为主体的自觉践行结合起来;发挥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主导和率先垂范作用;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保障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世界发展,为探索构建新型国家关系作出的顶层设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价值基础,积极推动国际关系的良性互动,但同时也面临着逆全球化的冲击和文明冲突的难题,在现有国际发展秩序下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未来世界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同世界各国一道,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在合作的基础上突出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提升共同价值认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增强国际制度保障,在国际和平发展大环境中,积极搭建优质传播平台,优化国际传播手段,确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发展格局下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7.
秦龙 《求实》2007,4(9):11-15
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关注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从来没有孤立地考察人的发展问题,他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离不开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与此同时,在马克思看来,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影响了其组成成员个人的不同发展状态。"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抽象共同体"以及"真正的共同体"分别对应着人的发展的三大阶段,即人对人的依赖、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仔细研读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共同体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共同体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必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精神财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在分配正义视域下的精神财富具有无形性、非排他性、可复制性的内在属性,这些性质决定着精神财富能否实现分配正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精神财富是服务于资本阶级的,伴随着异化劳动而产生的精神财富具有利己性和排他性。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精神财富才能同时具备以上三种内在属性,才是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因此,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探讨精神财富分配正义的实践路径才有意义。新时代促进精神财富的分配正义需要强化社会主义精神财富的生产,增加人民的自由时间,创新精神财富交流与传播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袁伟华 《理论建设》2020,36(1):49-54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形成全球性空间。这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密切联系的结果。但是,在这样一个全球性空间中,空间正义的缺失造成了空间内的紧张关系,危及全球空间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构建全球空间正义的中国方案。在理论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政治、安全、经济、文明、生态等领域阐释了空间正义的内涵。在实践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全球化的动力基础,筑牢空间正义的根基;促进全球空间的平等参与,推进空间生产正义;调整全球空间的分配模式,推进空间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哲学领域的变革。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智能化发展。"互联网+"为提升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推动人类解放,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和实现"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1.
法治是罗尔斯公平正义的社会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同正义、自由和善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并在相互关联中形成一个良序社会。罗尔斯通过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确立了两个正义原则,法治则以两个正义原则为基础,强调对社会成员基本自由尤其是政治自由的维护。立法机关通过法律的方式将公共善运用到社会制度之中,并保障个人善在合理生活计划中的实现。罗尔斯的法治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价值正义,是社会核心价值调节制度安排公平配置社会利益与负担的理念和规范。马克思的价值正义观,是对人自由全面发展异化形式的扬弃及其理想形式制度构建的理念和规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正义观,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片面形式的调节及其全面形式制度构建的公平理念与规范。以此为依据,解读"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要优先落实人民发展的主体权利;要以新发展理念为规范,调节制度安排实现公平正义;要追求与生产力进步要求相适应的人民共享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3.
司春燕 《理论学刊》2012,(11):98-101
正义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正义之所以为人人所向往,是因为它满足了或反映了个人或社会在精神层面的基本诉求或需要。正义既是衡量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标准,也是检验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是否正当的评价尺度。个人与社会对法律的理性需要根源于他们实现正义的情感需要。正义,是与不正义相对而言的,是为人及人类社会所珍视的一种价值目标或评价标准,是在价值主体(社会全体成员)和价值客体(个人的行为或社会制度)之间的评价和被评价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14.
《理想国》是柏拉图思想成熟期的代表作。古希腊城邦既是政治共同体、伦理共同体,又是教育共同体。柏拉图以理想城邦为背景描绘他的教育蓝图。从柏拉图公民教育目的角度,考虑到城邦国家特质,理想国家的基础在于个人,个人的基础在于灵魂;如有正义的国家,必先有正义的个人;如有正义的个人,必先有正义的灵魂。反之,如有正义的灵魂,即有正义的个人;如有正义的个人,即有正义的国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城邦公民的教育,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正义德性的公民。  相似文献   

15.
陈红英 《求实》2007,4(3):9-11
马克思的社会正义思想是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正义思想和实践进行扬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阐述了真正自由和平等的正义原则,进而论证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社会正义的最终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全世界的普遍交往为实现条件,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政治共同体;一个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经济共同体;一个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一个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共同体;一个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共同体。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延续,在致思逻辑、哲学基础、价值旨归及实现条件等方面与"真正共同体"思想相一致,在目标指向、实现方式以及理想模式等方面是对"真正共同体"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政治自由观界定了在社会政治领域中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力的法律限度。康德政治自由观中的正义原则是道德自由观中的自律法则的外化。道德自律法则为康德在社会政治领域中探讨个人自由的正当性和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5,(6)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维度对共同体做了科学区分,即前资本主义共同体(亚细亚共同体、古代共同体、日耳曼共同体)、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共同体、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共同体。马克思立足当下,论证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的不自足性,论述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共同体的虚假性和依附其上的自由、平等和正义的不真实性,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把共同体永恒化和普遍化的真实意图。人道主义共同体是自由人在理性的选择之后共同建构起来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不会对每个自治的人造成强制和伤害,共同体的运作是依靠每个人的赞同所产生的权威人来协调公共事务。共同体尊重成员的差异,成员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帮助可以完善每个人自身。现实的人总是生活在这样或那样的群体或共同体形式中,环顾今日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共同体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20.
朱建田 《求实》2013,(1):17-20
马克思视域中的分配正义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范畴,是生产关系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阶级对其利益诉求的观念表达。资本主义的非正义分配根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劳动异化是其主要表征。实现正义分配的根本途径在于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正义分配原则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