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瑶  吴永忠 《世纪桥》2011,(1):46-48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交往成为一种高效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不仅呈现出虚拟化、符码化、平等化、超越化、全球化等新特征,同时带来了主体性退化和人文精神丧失等一系列新的异化现象。所以,现代交往需要借鉴各种交往关系理论,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论,发展马克思主义交往理性论,为建设理性的网络交往以及文明的和谐社会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和谐交往范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异化劳动理论的对抗交往形式到真实共同体理论的和谐交往范式,这是一个既合乎历史又合乎逻辑的过程。和谐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必然结论、最后归宿和价值核心,有着丰富的思想意蕴,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构和谐交往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谢友倩 《唯实》2011,(1):48-52
哈贝马斯对意识哲学的批判反映了西方哲学史上认识论哲学与语言分析哲学错综复杂的关系。哈贝马斯用他的交往理论中最核心的两个范畴—~交往理性和生活世界批判意识哲学中的先验主体与对象世界的两极对抗。虽然作为新意识哲学的现象学也提出过交互主体性与生活世界概念,但其在本质上有别于哈贝马斯基于交往行为理论之上的交往理性与生活世界概念。  相似文献   

4.
陆俊 《前线》2014,(12):51-53
<正>网络提供给人类一个新的"共生"空间,形成一种新的"交往社区"和"共同体"。由于受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交往方式时往往会产生"震荡"、困惑之感,同时网络公共空间也出现了各种网络行为失范的现象。网络失范现象的产生有着众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与网民们没有形成正确的"网络公共意识"有关。因此,公民网络公共意识的养成和培育对构建和谐的网络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震 《世纪桥》2007,(7):36-37
交往行动理论构成了哈贝马斯几乎全部理论活动的基本内核,而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主体间性问题。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体现在交往行动观、交往进化观、交往规范观、交往理性等一系列富有个性特征的理论中。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有合理性,也有明显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单丽娟 《世纪桥》2012,(23):29-30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中最著名,最多产的思想家,也是当代西方公认的最重要,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论著数量之多,论题之广,有着论证逻辑的严谨和思想的深度,而且还在于,其涉及的学科领域之跨度——他的哲学理论所论及的范围包括了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是他同时代的哲学同行们所难以相比的。他在如此众多领域执笔游戈,纵横驰骋而游刃有余,犹如吸纳百川般的融汇不同学科,从而建构起自己独树一帜而富有创意的社会理论。尤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影响,如同罗尔斯的《正义论》在20世纪70年代的影响一样,都是西方学术里程碑式的划时代著作,具有典范转换的重大意义。J.M·伯恩斯坦说:“哈贝马斯所建构的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批判的社会理论,是当代极少数真正的哲学建树之一”。本文由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概念分析入手,指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形成背景,并通过交往行为理论基本内容的分析,进而对交往行为理论作出评价,指出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是当代社会理论领域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交往行为理论”的提出者.“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交往行为”是最具合理性的行为,会在交往的向度内实现社会的合理化.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遵守共同的规范标准、达到生活世界与系统间的一致协调,则是实现“合理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积极倡导一种具有自我反思性、能够提出批判尺度的社会理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著名代表,他半生致力于交往行动理论的构建,试图为"病理性"的现代社会提供正常的社会评论标准,用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改造方案.认识和探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而且对于我们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交往的异化催生了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现代西方交往理论超越了个人主体性走向了主体间性,试图通过向文化世界、生活世界以及语言问题的返归来解决交往的可能性问题,同时其立足于人本主义和生存论立场揭示个体与社会的存在性分裂和统一、自我与他人的互相依赖和疏离,进而展现人的交往困境和生存危机,并将实证研究和哲学考察结合起来,将交往问题与人类的自由解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联系起来。这些建基于现实生活的思想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的交往异化现象、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无疑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都从主客体和主体间的双重关系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交往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但马克思从研究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这一宏观角度入手,而哈贝马斯以皮亚杰等人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侧重于微观考察个体儿童心理世界和道德意识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在马克思的交往观中,物质交往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人在进行物质交往时,不仅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产生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哈贝马斯力图以交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他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媒介,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五“理解”和“一致”为核心心,以确立统一、有效的社会规范为归宿。哈贝马斯注重的精神沟通等交往关系最终都要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良性的大学师生关系是大学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构建新时代良性大学师生关系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障碍:落后教育思想的束缚,交流沟通渠道的缺乏,职称评价体系的不科学。对此,本文在相关教育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良性大学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保持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改革教师职称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建构交往行为理论的前提与基础。他认为,社会行为主体都是处于交往活动中的主体,任何个体的行为都可以归结到交往层面上。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得以进行的境域,交往活动深度根植于“生活世界”之中。他在著名的《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说:“在生活世界之中,他们能够交互地提出要求,以致他们的表达和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相协调;在其中他们能够批判和证实这些有效性要求,排除他们的不一致并取得认同。”简言之,生活世界就是交往行为活动的背景,交往行为在生活世界中进行沟通﹑对话和协商以达成共识的世界。正如…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凤才 《理论学刊》2003,1(5):38-41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的核心 ,是其话语伦理学、文化政治学乃至整个社会哲学的基础。它以传统批判理论重建为出发点 ,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为中心 ,以社会合理化实现为目标 ,以现代文明的反思为主线 ,围绕“交往行为”、“生活世界”、“交往理性”展开了系统的阐述 ,开辟了批判理论的一个新视角 ,但也存在不少缺陷。  相似文献   

14.
在哈贝马斯的视野中,协商民主是一个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共同参与的协商程序对于政治合法性非常重要;正义是政治生活追求的目标,交往权利是正义实现的基石;协商民主过程是实现正义的理想形式.哈贝马斯的民主观和正义观拥有共同的理论来源--交往行为理论,共同的实现方式--理性商谈,以及共同的政治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影响广泛深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蕴含着"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和如何建构"的逻辑理路。具体体现为:以"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重大威胁和挑战"为必要性依据、以"人类交往凝结成的共同利益"为可能性支点、以"整个人类的合作共赢"为方法论原则。这一理路承接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彰显了《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即《共产党宣言》中的"类思维"方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必要"的根本思维方式;《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交往理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中的"联合"思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构建社会稳定新机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为此要加强价值观和普适规范的宣传教育,推进人们理性交流;把商谈原则贯彻到工作各个方面,加强社会沟通理解;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民主治理;注重发挥公共领域在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互联网时代对公共舆论的导控水平.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主张将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和话语伦理学运用于处理不同文化传统和政治、宗教信仰的相互关系,在各种文化价值之间实现符合交往理性的话语平等与和谐共处。哈贝马斯对亨廷顿等提出的“文明冲突”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反对西方文明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它文明的做法,抨击了妄自尊大的自我价值至上的狭隘文明观。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不能凭借其优势地位凌驾于其它文化之上,不同类型文化之间应平等地相互交流以达到共同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校班集体形成与发展规律,在班集体建设中引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师生群体间突出主体间性教育,建立以交流、对话、沟通、理解为特征的人际交互关系实践,建立交往式班集体沟通模式,进一步提升班集体建设的实效性,实现学生的个体性发展与独立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9.
杨芳 《唯实》2011,(5):43-46
霍耐特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黑格尔的早期承认学说和米德的社会心理学为思想渊源,以"爱、法律、团结"的承认形式和"强暴、剥夺权利、侮辱"的蔑视形式为核心内容,以承认道德一元为基础的多元正义构想为理论主旨,建构了独具特色的承认理论.这一理论为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是其重构理性的基础,它以其独特性实现了对主体交往行为规律和语言逻辑结构的跨学科研究,为分析主体交往行动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理论说服力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语言为中介的交往活动。从普遍语用学的视域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资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