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现实诉求,又是推动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形载体。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态度,形成的关键在实现价值认同。价值认同的形成是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的过程,高校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重视环境影响、推动实践育人来强化理性认知、唤起情感共鸣、引导自觉践行,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2.
信仰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层次和核心内容。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和重要途径,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3.
马静 《实事求是》2015,(2):24-27
课题组通过对天津、成都、武汉、南京、重庆五所城市的高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价值认同状况。调查发现,少数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性认同欠佳、不能用中国梦引领个人梦、缺乏践行中国梦的自觉能动性。因而,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必须立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主动用中国梦引导个人梦。  相似文献   

4.
大学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大学生而言,上大学不仅要努力学习成才,更重要的是努力学习成人。"成才"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但"成人"教育同样是重中之重,必不可少的。"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更难实现,因为"成人"教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清晰表达的,更多的是行为教育,道德教育。此时,红色文化教育就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所蕴含的内容对大学生"成人"教育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大学生传达红色精神,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理性认同、价值认同,让大学生自觉传承红色精神根脉,砺德砺行,努力成才,努力成人,接过前辈的火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五所城市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少数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性认同欠佳、不能用中国梦引领个人梦、缺乏践行中国梦的自觉能动性等问题。因而,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必须立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主动用中国梦引导个人梦。  相似文献   

6.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既有必要性也具可行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不仅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还要增强对其的实践认同。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要开展隐性教育,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发展走向;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7.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既有必要性也具可行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不仅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还要增强对其的实践认同。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要开展隐性教育,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发展走向;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8.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厦门市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在文化认识、文化认同、文化比较、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方面的现状,提出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积极开展文化领域的社会实践,加强文化自觉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航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着力于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解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化、精神信仰和行为外化问题,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0.
在多元价值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对诸多时代困境。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新常态,应强化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夯实思想认同基础;维护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包容多元价值并存;实现教育主、客、介体统一,提升理论实践权威;推进领导机制创新,确保宣传队伍质量。  相似文献   

11.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的价值,探索传统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阐释机制、教育机制、理论与实践互动机制和行为强化机制,构建大学生党员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实践和评价路径,提升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2.
郑跃华 《世纪桥》2024,(2):75-77
新时代“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作用凸显,以实践育人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引领成为时代所需。为此,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分析对比、实践总结等方法,对新时代“双创”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意蕴及现实价值进行了研究。新时代“双创”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对助力国家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效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中国梦教育具有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塑造价值。而中国梦教育的困境在于大学生的思想深度与中国梦的理论高度不对称,大学生的多元取向与中国梦的主流导向不对称,大学生的社会期待与中国梦的现实环境不对称,大学生的行为认同与对中国梦的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不对称。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路径在于:知识教育和认同教育兼顾并重;多元价值取向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兼容并蓄;高校内外认同环境优化与认同境界提升的统一;理论树人与实践育人并举,助推大学生的知识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以公寓为阵地,不断深化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寻求并积极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公寓的积极作用,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构建和谐的公寓生活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大学生对在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系统的认可,自愿受其约束并遵循其行为要求的过程。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整体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假认同、反向认同、理论认同与实践认同相背离等问题。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作用不足、网络的流行等都影响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为此,要推进理论创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建立双主体互动机制,完善意识形态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但网络上的信息海量繁杂、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应深入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媒介,加强对大学生的主题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大学生成才规律来做,是服从服务的具体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成才思想规律、成才方法规律、成才道路规律中发挥它应有的服从服务作用。 (一)服从服务于大学生成才思想规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对于政治体系在心理和情感认知的反映。当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整体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着虚假认同、反向认同及认同与实践背离的问题。风险的不确定性、反思性、全球性以及网络的出现、流行都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为此,应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有效性;建立双主体互动机制,完善政治认同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认同对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有着重大的作用。在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度过程中文化的认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受西方普世价值及其强势政治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建构面临着严重挑战。要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必须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关注青年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自主择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机制的建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以成才教育为重要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以素质拓展教育为实践途径,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以就业指导为切入点,加强就业观、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