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新场域。通过对网络符号的大量生产,青年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重塑社会关系、定位社会身份。文章从网络符号的形成与价值入手,对网络符号进行文化解读,透视青年大学生的身份焦虑,把握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着眼于中国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增强和提升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这个重大课题,为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武器。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一、牢牢掌握网络核心技术命门,增强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技术支撑力互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是网络文化技术支撑的最大命门。谁拥有网络核心关键技术,谁就控制网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加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负面信息动摇青年的政治价值观;西方文化不断侵入削弱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消解青年的民族自豪感等方面。为此,需要从加强正面引导,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坚持多元开放,掌握爱国主义教育主导权;净化网络空间,汇聚爱国主义教育正能量等方面来加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共青团要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2020年以来,团柳州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新时代青年思想特点和现实需要,通过青年理论武装、主题教育实践、典型榜样引路、网络新媒体引领"四管齐下",牢牢把握青年脉搏,以革故鼎新的勇气、奋发进取的锐气积极开展青少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背景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更新、熔铸而成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标志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重要根基。红色文化既是新时代促进青年成长的精神指引,也是青年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柱。在青年群体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强化青年历史思维、树牢国家观念,而且也是增强青年文化认同、坚定政治立场的重要渠道。在新时代,必须要加强青年红色文化教育,从细微末节动脑筋、下功夫,不断推进教育内容、方法、模式和队伍的强化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青年摆正价值心态,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新时代,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鼓励青年投身广泛的社会实践,并在家风文化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新时代青年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延续传承的坚韧纽带。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肩负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希望的重任。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境遇下,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应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本方略,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把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践行、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等方面着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互联网竞争日益激烈,能不能适应引导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提升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署、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增强新时代领导干部执政本领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我国在网络安全、网上舆论形势、治理主体权责、领导干部网络执政能力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新时代领导干部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以及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互联网发展经历了信息提供者、公众平台、智能工具等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对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也产生不同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厘清互联网发展的阶段特征,客观分析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文化模式和行为逻辑,把握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别:进一步提升主流新闻舆论对青年思想引导力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3年12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7.2%。对于网络“原住民”Z世代青年而言,互联网是其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然而,如此便捷的互联网,除了为青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了解多元文化的渠道以及在线娱乐社交之外,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和隐患。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系列论述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来把握: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认识视角来看,其形成主要是基于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以中华文明为底蕴,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途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推动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和网络犯罪有效治理的认识视角来看,其形成是基于互联网、智能手机和新媒体等科学技术对网络治理带来诸多现实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积极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认识视角来看,其形成是基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安全,以及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面临严峻风险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探究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系列论述所蕴含的本质和要义,有助于掌握网络舆论主战场上的主导权,坚持真理、批驳谬误;有助于引导青年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有助于推动"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网络文化正日益改变着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运用网络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手段和工作方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这都是我们必需思考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揳入互联网络,运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98%的都上过网,经常上网的为60%以上。这说明网络已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最大特点就是传播信息迅速及时、灵活开放,网络上的信息内容丰富,大学生只需找到阿址,便可以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网络在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许多不健康的信息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其一,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在网络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21,(5)
青年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对象,青年问题也是新时代国家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内涵丰富,是对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级化背景下"为什么要培养青年、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重大时代课题的创新性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创新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吸收并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有利于在新时代引领新青年成长成才,有利于对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有效指导,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固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网络文化正日益改变着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年一代是新时代的弄潮儿,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从青年抓起。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培育青年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当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以革命文化为血脉,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活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动力,引导青年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上升到文化担当的高度,真正把理想信念、人生追求自觉融入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黄海峰 《党建》2023,(2):45-47
<正>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等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浙江省杭州市作为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先发城市,充分发挥资源能力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宣传、发挥数字化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着眼于网络赋能、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水平、工作实效,推动形成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中,高校宣传部门需要创新网络文化育人方法,围绕融媒体特性,从转变思想观念、优化现有管理模式、建设网络文化育人平台实体、提升人才队伍的互联网传播能力等方面,利用青年学生的普遍认知方式探讨经验认识,达到和而不同,形成视域融合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重大任务。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中作出部署:"加强互联网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利用互联网传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凝聚全体人民价值追求团结  相似文献   

20.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最广泛地为党的事业团结凝聚青年,为党做好新时代的青年工作,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青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交互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更深层次影响了团组织对青年的引导方式、组织方式和服务方式。为适应青年网络化聚集的新趋势,2014年农行团委建立“农行微青春”官方微信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