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的第一个台独组织是台湾人廖文毅于1950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台湾民主独立党。在日、美一些反华势力的扶植下 ,台独运动在日本和美国得到了很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 ,李登辉执掌台湾政权后 ,纵容、姑息甚至幕后推动台独活动 ,致使台独势力逐渐坐大。2000年台湾“大选” ,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侯选人陈水扁当选 ,台独势力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在 ,台独势力已成为阻碍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红 《统一论坛》2003,(3):45-47
断定两岸“三通”会影响台湾“军事安全”,一直是台湾当局的基本立场。随着近来两岸“三通”在海峡两岸掀起一波一波的高潮,“直航”会影响、危及台湾“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3.
“宪改”长期以来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目前各种势力围绕“修宪”、“制宪”、“行宪”之争关系到台湾“宪政秩序”的塑造。从李登辉时期“宪政改革”到陈水扁当局的“宪政改造”,台湾的“宪政秩序”同时具有法理意涵和政治功能。目前台湾“宪政秩序”塑造的焦点在于:“行宪”和“宪改”哪个更迫切,“宪改”本质上到底是“修宪”还是“制宪”?不同的“宪政秩序”的塑造途径将会产生对民众的不同“国家认同”导向,导致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倾向的混乱。  相似文献   

4.
修春萍 《台声》2007,(7):27-28
今年以来,台湾岛内“台独”恶浪一波紧接一波,台湾当局在国际上的分裂活动更加猖獗。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反对、制止“台独”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加.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制造和贩卖“台独”分裂的图谋遭到全面挫败。台湾当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台独”没有“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5.
“文化台独”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必松  颜君烈 《台声》2001,(4):16-17
长期以来,岛内分裂势力一直将“文化台独”作为制造分裂的一种重要手段,企图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进而改变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民进党上台执政之后,在祖国大陆、岛内民众及国际社会反“台独”的强大压力之下,不得不调整其“台独”策略,由“急独”、“硬独”、“明独”变为“缓独”、“软独”、“暗独”,将争取“实质台独”作为推行“台独”主张的主要策略 ,并鼓吹“台湾的前途必须由台湾人民自己决定”,企图为其“台独”主张披上“民主”的外衣,以此迎合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实际是想以“民…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7,(1):65-65
在国台办1月举行的新年首场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毅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修改一个中国内涵的“宪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面临严峻挑战,众所周知,在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大形势下,2008年因为大陆要举办奥运会、台湾要搞“总统”选举,已被“台独”势力视为实现其将台湾分裂出去的“最好机会”,而2007年是此前的最后一年,因此成了“台独”势力眼中的关键年,近日,台湾媒体已普遍嗅出“山雨欲来”的情势,岛内“去中国化”、“正名”之逆风大有蔓延迹象,台湾当局在“台独”理念思维的左右下,不断“去中国化”,不断地去构建具有排他性的“台湾认同”,他们用行政资源强力推动,不断侵蚀与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与中国情感,贻害深远。《中国时报》与《联合报》都预言,陈水扁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年多时间中,很有可能孤注一掷,走上“台独冒进”路线,把两岸推向严重冲突对立的边缘,果真如此,海峡今年将极不平静。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对台湾政党政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蓝绿两大阵营的政党,而较少关注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股力量”。近年来,岛内一直有人试图筹组超越蓝绿的“第三势力”。“第三势力”在台湾政坛究竟能有多大的活动空间?本文试图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现状及在可预见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剖析,以期对“第三势力”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获得的选民支持的空间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鞠海涛 《两岸关系》2003,(10):14-15
9月6日,在台湾当局的支持下,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在台北举行了所谓“会师总统府、前进联合国”的“台湾正名大游行”,李登辉再次鼓吹“建立以台湾主权为主体性的国家”。这是近期来“台独”分裂势力推行“渐进式台独”的又一严重步骤。这一明显具有危险性和挑衅性的举动,是“台独”分裂势力在岛内掀起的新一波恶浪。  相似文献   

9.
任民 《台声》2004,(4):20-21
所谓“安全”问题, 一直是台湾当局拒绝和拖延开放两岸“三通”的主要借口。台当局不仅将拒绝两岸“三通”视作保障其政治和军事“安全”的关键屏障,还声称“三通”将危及与台湾民众更为息息相关的经济与社会安全。“三通”是否会危及台湾的所谓军事“安全”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大陆方面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是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的“台独”图谋,决不是针对台湾民众。国务院台办关于两岸“三通”政策说明书明确指出,实现和…  相似文献   

10.
许珩 《两岸关系》2006,(8):15-17
“台独势力”兴起之初就把“公投自决”作为重要的“台独”手段,1991年民进党通过“台独党纲”,更是明列“建国、制宪”的目标,并且主张“交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2003年11月,台湾立法机构制定了“公民投票法”;2005年6月,台湾当局完成了“公投入宪”的法律  相似文献   

11.
1998年秋天,天津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姚同发所长来我所访问,他谈到岛内“台独”势力活动猖獗,其一是企图割裂两岸文化渊源,为此,他表示要赴岛内作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来批驳“台独”宣扬的种种谬论。承蒙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襄助,他的研究计划得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底台湾“三合一”选举是一次具有指标性意义的选举,集中反映了现阶段台湾各个政党及政治团体的实力对比。这次选举的突出特征对民进党选情的影响负面大于正面;民进党在选举中遭受挫败,但基本维持总体实力;选举之后民进党内派系格局及势力发生一定的变化和消长;选后检讨围绕修改“台独党纲”引发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13.
《统一论坛》2012,(1):20-20
台湾大选结束,承认“九二共识”的国民党马英九当局继续在岛内执政。选举结果说明,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台湾同胞的共识和愿望,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的最佳选择。这是海内外同胞共同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成果,是岛内主流民意的客观反映,也是对以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再一次严厉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危险的赌博     
从7月下旬正式兼任民进党主席开始,陈水扁多次强硬地表示台湾“要走自己的路”。8月3日,他借激进“台独”势力聚会之机,公然鼓吹“一边一国”、“公投立法”,明确地说出他心目中这条“路”的含义,亮出了欲将台湾民众拖进“台独”深渊的政治底牌。 众所周知,由于民进党的“台独党纲”不得人心,为了骗取选票以求当选,陈水扁曾不得不在竞选的最后阶段声称,其一旦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势力上台后,两岸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近年来,“台独”分子依靠某些外国势力的撑腰,鼓吹“一边一国”,搞“公投制宪”,“独立建国”,叫嚷台湾是所渭的“主权独立国家”,公开修改历史教科书,推行“去中国化”,紧锣密鼓推行其分裂国家的图谋。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毫无任何法理依据,也损害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台湾团结联盟”依存的现实基础为立足点 ,分析了“台联”势力发展的“瓶颈” :岛内各主要政党间的合纵连横是影响台联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变数 ;两岸关系发展直接影响台联的生存空间 ;基层选举的选情充分暴露了台联的基层组织十分薄弱。  相似文献   

17.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和爱国同胞的热切期望,李登辉鼓吹“两个政府”、“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等论调,并纵容、支持“台独”势力,企图从根本上改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破坏两岸关系,破坏祖国统一。与此相呼应,美国的反华势力通过国会一些人炮制《加强台湾安全法》,妄图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白皮书正是针对“台独”势力和美国反华势力作出的严正声明:中国政府从民族大义出发,坚决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那些妄图分裂中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是注定…  相似文献   

18.
钟文 《时事报告》2004,(4):22-26
过去的一年是,台湾政局发生复杂变化,两岸关系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来,“泛蓝”,“泛绿”两大政治势力围绕2004年的所谓“总统”选举展开角逐,竞选异常激烈。陈水扁当局纠合各种“台独”分裂势力加快谋独步伐,特别是企图利用公投手段进行分裂活动。“台独”分裂势力的猖獗活动,使两岸间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但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9.
实力与势力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美国的“牛”,俄罗斯的“软”,还是欧盟的“散”,其背后都是由于有实力在“作祟”。但单极的世界毕竟是失衡的,太强大的一方,会不会因为失去对手而产生唐·吉诃德般的幻像呢。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8,(4):43-43
陈水扁当局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处心积虑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3月22日被大多数台湾民众否决,“台独”分裂势力以“公投”之名行“台独”之实的阴险图谋遭致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