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看待产权交易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共有”财产,正因为如此,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倍受国人关注。目前,理论界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有的甚至把正常的产权转让当作国有资产流失,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正确认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有利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国有资产流失的实质与渠道国有资产流失的实质是国有资产价值量的耗损与缩减。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经营亏损性流失。如由于国有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资产评估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推促国有资产有序流转,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我国国有资产面广量大的事实,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作为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内容,在规范国有资产评估行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要在探寻国有资产评估监管体制转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已有的模式,明确各个主体的定位,构建国有资产评估监管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3.
朱海 《奋斗》2009,(10):56-58
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正式实施。经过15年的立法历程,跨越三届全国人大,这部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终于“有法可依”,国有资产的管理步入了法治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1999年,岳池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反映国有资产流失的信访举报14件次,其中集体上访3次。我们感到,要查清个别国有资产管理者在转让国有资产过程中以权谋私的问题,尤其是收受钱物的问题,难度很大,仅仅依靠查处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同财政、国资等部门,从2000年3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执法监察,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建章立制,收到了明显成效。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上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流失现象。   从管理体制方面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国有资产所有权归全民所有,由政府代表全民进行管理。而政府的相关部门都可以干预国有资产的使用,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国有企业经营者则认为:国有企业只是国有资产的使用者,不能也不可能负起保护国有资产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因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第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控。这主要表现在地…  相似文献   

6.
一、国有资产跷失的几种表现形式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财产,以及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认定的企业其他国有财产,都是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正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但由于未堵塞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国有资产及其权益屡屡受到侵犯。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1,在发生应当进行国有资产评估的情形时,不按规定进行评估,或者在评估中故意压低资产评估价值,忽视了资产评估应当遵循的科学性、真实性、可行性原则,只按帐面价值确定国有资产价值量,或把…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国企发展的严重障碍。探析当前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清楚认识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制度缺位,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的有益经验,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高明华 《前线》2014,(2):44-4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以及“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然而,必须认识到,“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并不适合于所有类型的国有企业。如同国有企业必须分类改革一样,国有资产监管应该根据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实行分类监管。  相似文献   

9.
《党风党纪月刊》2003,(10):44-45
去年以来,广安市在岳池、邻水两县试行了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归政府统一管理和经营的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国有资产的潜在价值,强化了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机关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必须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本文围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我国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原则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寻求确保国企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我省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体制不改革,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责任就无法明确,调整布局、优化结构、保值增值、提高效益、防止流失就无法落到实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就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一、正确认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正确分析认清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状况,明确改革方向和工作思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有序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合理形式和途径,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内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提出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对建立国有资产营运体系及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1.北京市国有资产布局 北京市国有资产布局的特点是,分布面广、占社会总资产的比重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  相似文献   

13.
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罗元明一、国有资产的现状我国国有资产的现状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概括:(一)从我国的国有资产总量来看。建国以来,经过全国人民四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已经积累起巨额国有资产。据统计,截止1992年底,我国国有资产的帐面净值为30.697...  相似文献   

14.
沈泉涌 《党风建设》2003,(10):37-38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当中,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最为频繁和激烈。一些国有资产使用者往往打着改革的旗号,乘体制转换之机,在国有企业改制、并购和资产重组中,内外勾结,通过暗箱操作,或故意低估国有资产,或化“公”为“私”.或监守自盗,使国有资产受到巨额损失。人们把这种国有资产流失就像“冰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据财政部统计,1998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82211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62405亿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19806亿元。1998年我国国有非金融企业为23.8万户,其中大型企业9357户,中型企业3.3万户,小型企业19.5万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为52.9%。如何管好用好全国人民几十年辛苦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决定》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并对如何有效地管理、监督。营运国有资产,提出了…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10,(10):65-65
国家制定的一套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目的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此,负有管理、经营、使用国有资产职责的部门和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应当依照法规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切实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有关条规中提及的三种情形,即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在签订履行合同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已于2008年10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企业国有资产法》破茧而出,使我国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实现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8.
理论新视点     
《前线》2001,(2)
名家辩正现在有人借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之机为个人牟取利益,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并引发了一些国企职工情绪波动,吴敬琏对此在《中国青年报》(2000年12月29日)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对国有资产流失要具体分析。吴敬琏:对国有资产流失要具体分析吴敬琏认为,国有资产流失其中确有以权谋私的问题,但有的并非如此。例如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养老保险采取个人账户制。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从国有资产中“切”出一块补偿老职工的办法来充实“老人”和“中人”的个人账户。当时就有人以“国有资产流失”为理由加以反对,以致无法把老职工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1996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658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但在国有资产不断稳步增长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吴赛 《唯实》2009,(8):180-182
全面推进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进程条件已成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目标就是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中领导层的重视对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