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抗型劳教人员是指不认罪错,不服管教,违规违纪,不接受劳教所教育矫治的劳教人员。虽然此类劳教人员占收容总人数的比例不大,但他们行为异常,心理偏差,反矫治特征明显,给民警的管理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的所管秩序,是劳教场所安全稳定的重大隐患。根据我处2009年确定的64名重点劳教人员的违纪分类情况上看,其中:不服管理的29人,打架斗殴的7人,自伤白残的12人,诈病伪病的1人,其他类型的(包括所内盗窃、考试作弊等)15人。  相似文献   

2.
对劳教人员实施个案矫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劳动教养工作的教育矫治理念,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时代性,是劳教场所教育矫治模式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劳教场所在个别教育、心理矫治和教育矫治质量评价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引入先进矫治手段和方法,在个案矫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司法部新颁布的《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矫治纲要》中提出:“深化劳动教养人员个案教育矫治,深入分析劳动教养人员的思想问题和主要症结,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方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对每名劳教人员的个别谈话教育与个别矫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惑,确保对每名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措施落到实处。”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个案矫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全面开展罪犯劳教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司法部颁布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用一章7条阐述了“监狱应当开展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 罪犯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是指监狱劳教所在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直接引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罪犯劳教人员开展心理测验、心理评估,掌握罪犯劳教人员个体心理结构特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工作,是一项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的特殊事业,是一个重塑新人的心灵工程。劳教干警应着眼于研究劳教人员的犯罪心理结构、改造心理状态等心理活动及规律,为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中找出管教工作的有效办法,以提高教育改造效果。 让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在管教工作上的使用价值。 用心理学的知识来研究劳教人员的心理结构,可以透视劳教人员的“心病”所在。从现阶段劳教人员的罪错类型分析,大致可分为财产型、滋扰型、性罪错型和吸毒型4种。财产型劳教人员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贪图享乐。滋扰型劳教人员表现为强…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08,(5):110-111
去年以来,甘肃省劳教局制定了《劳动教养人员教育质量评估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努力在规范评价、提高教育矫治水平和效果上下功夫、做文章,使全省劳教人员教育矫治质量评价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运行的轨道。《方案》规定,劳教人员教育矫治质量评估流程分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6.
劳教人员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大多数劳教人员适应环境能力差而挫折感强,表现出经常性的心理矛盾、困惑甚至心理障碍或疾患。劳教场所心理矫治工作是调适与矫正劳教人员各种心理问题,防范场所安全稳定、提高教育矫治质量、提升劳教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已成为教育工作科学化和创办劳教工作特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当前劳教场所心理矫治现状的客观审视,探析进一步深化发展对策、提高其工作质量等问题作一探讨。一、现状扫描劳教场所心理矫治工作经过1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加快了教育矫治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  相似文献   

7.
杨万权 《中国司法》2003,(10):19-19
今年以来,湖北省沙洋劳教所积极创办劳教教育工作特色,建立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目前,该所特色试点单位对今年以来入所的400多名劳教人员建立了学分制档案,同时,逐步落实了与学分制相配套的“三门合一”(即将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常识》和《爱国主义基础知识》3门教材精简合一)的教材编写、各类教育教学工作流程图的制作等工作。学分制这一校园化产物,在劳教场所展现,大大地激发了劳教人员要把教期当学期的热情和信心,凸现出了教育矫治工作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刘钝 《中国司法》2000,(10):24-25
安徽省宝丰劳教所常年收容劳教人员1500左右,地处皖南山区,所属各单位分散在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近几年来,该所场所秩序日趋稳定,尤其是自去年2月份以来,已连续16个月实现“四无”。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所上下围绕稳定工作大局,认真做好劳教人员个别教育工作密不可分。一、完善规章,统一标准,保证个别教育正常开展1995年6月,根据司法部《劳动教养教育工作规定》和省劳教局相关规定,宝丰劳教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关于实行个别教育工作量化级差考核的规定》。该《规定》明确了个别教育的实施者为中队(含医院管教办)的全体干警…  相似文献   

9.
柏猛 《中国司法》2008,(9):35-38
对涉黑涉恶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是劳动教养管教工作的重点,对他们的分析工作和管教方法的探研也因此具有必要性。笔者对北京市劳教人员调遣处现在册劳教人员进行摸排分析,自开展打黑除恶行动以来,共收容涉黑涉恶劳教人员77名,外遣29名,目前涉黑涉恶劳教人员48名,以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祥顺朋歌厅寻衅滋事一案(同案36人,  相似文献   

10.
吸毒劳教人员中的绝大多数吸毒史长,对毒品心理依赖程度深,违法犯罪史复杂,教育矫正的难度大。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从医疗戒治、康复教育、矫正管理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对吸毒劳教人员心理矫治的有效途径,对降低复吸率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通过长期的研究探索,认为建立一个符合教育矫治吸毒劳教人员、旨在降低复吸率的心理矫治模式,对我们教育挽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法学界对劳教场所管教干警打死、打伤劳教人员案件,是按《刑法》第189,还是按134条定罪量刑,认识上始终存在着分歧。管教干警打死、打伤劳教人员,是以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论处,还是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分歧焦点集中在:能否把管教干警作为司法工作人员和把劳教人员作为被监管对象的问题上。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刑法》第84条规定,劳教场所管教干警不属于司法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是指实施刑法的人,不包括实施劳动教养这种纠政  相似文献   

12.
信息广场     
郑州市白庙劳教所推进教育矫治工作河南省郑州市白庙劳教所以促进劳教人员思想、心理、个体基本素质和生活技能向社会回归为出发点,围绕解决劳教人员深层次的思想症结和个体思想改造,创新教育工作模式,丰富教育工作内容,拓展教育新领域,从四个方面大力推进教育矫治工作。一是以  相似文献   

13.
1993年底,重庆市人民政府在重庆市西山坪劳教所成立戒毒大队,并称重庆市强制戒毒劳教所。1998年8月,成立重庆市劳教戒毒所并从西山坪劳教所分开管理。现在该所已成为一所拥有干警近200人、收容劳教戒毒人员2000余人的大中型劳教戒毒所。该所的成立标志着重庆禁毒戒毒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和吸毒者及其亲友都对该所寄与深切厚望,市委领导和社会团体多次亲临戒毒所指导和检查工作。该所在收容管理和矫治劳教戒毒人员过程中不负众望、不辱使命,1999年被国家禁毒委评为全国禁毒…  相似文献   

14.
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是指劳教场所运用心理学知识、技术和方法,通过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措施,调节劳教人员情绪,矫正不正确的认知方式,消除其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其人格的一种活动。心理矫治的历史悠久,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关注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现代心理矫治的产生,至今也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而劳教场所把心理矫治引入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领域,只是近几年的事。在短短的几年中,经过心理矫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心理矫治工作在教育改造劳教人员的系统工程中初步显现出独特的作用,对矫正劳教…  相似文献   

15.
劳教戒毒人员都是吸毒史长,对毒品依赖心理很深的人,因此矫治工作也比较难做。因此,通过对劳教戒毒人员心理特点的分析,从根本上解除他们对毒品的依赖,从而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戒除毒品。本文指出从心理特点的分析看,应对各个时段的心理特点,从思想、教育、心理上提出有效地矫治对策,从而提高劳教戒毒质量达到净化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建田 《中国司法》2002,(10):23-23
创办劳教特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创办特色要面向改革开放,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创办特色的原则是基于劳教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法律法规决定的,在贯彻党的劳教工作方针政策和“三像”的基础上,务必做到:一是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原则;二是坚持劳教人员也是人,而且是特殊的人,要切实保障其合法权利的原则;三是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四是坚持思想教育、劳动改造、环境陶冶、心理矫治、所内所外教育、自我教育等诸多内容和手段相结合的原则,并融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五是与时俱进,坚持运用正确…  相似文献   

17.
吴海均 《中国司法》2009,(2):112-112
近年来,杭州市劳教二所在劳教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中,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以入所教育为重点,抓好教育的源头,夯实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的基础,教育矫治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2007年所内改好率分别达到96%和97%.场所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稳固,使教育工作焕发了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丹东市劳动教养院在管教工作中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在施行“情感教育”上收到了可喜的成果。交流思想法管教干部在与劳教人员交流思想过程中注意把自己放在与其平等的地位,将心比心,启发他们的良知,使管教干部在劳教人员的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从而使劳教...  相似文献   

19.
桂劳 《中国司法》2000,(8):25-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强制戒毒劳教所筹建于1992年底,1994年开始收容劳教人员,是专门收容吸毒型劳教人员的劳教所。随着广西区打击吸贩毒工作力度的加大,被送劳动教养的吸毒人员逐年增加,年龄结构也日渐年轻化。据统计,截至1999年2月底,该所收容在所的劳教人员中,16-29岁的占全所劳教人员的60.4%,30-39岁的占全所劳教人员的354%,而40岁以上的仅占4、2%。可见,该所的青少年劳教人员已占90%以上。如何做好这些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使他们脱离毒品、重归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此,该所干警认真执行“教育、感化、挽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作为劳教人员收容教育的第一站,劳教人员的心理呈现出情绪不稳、适应性差、易导致人身危险性等特点。目前,在入所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中,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教育改造质量评价的体系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人所劳教人员心理矫治作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需要完备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