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巢陈思 《前沿》2010,(16):60-62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很多学者意识到了完善农村民间经济组织对于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积极作用,纷纷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开展研究。但是目前对于农村民间经济组织法律问题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农村民间经济组织的法律性质和地位还没有明确,并且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这极大阻碍了农村民间经济组织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民间经济组织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法律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促进农民增收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会,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部署推进加快南京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强调,《若干意见》对吸引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更加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3.
肖新艳 《两岸关系》2008,(11):22-24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影响到民间消费及投资信心,抑制了全球经济活动。受其影响,台湾的经济成长率与对外贸易发展在第三季均呈下降态势,并且还有可能继续趋缓。台湾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对外贸易和主要贸易产品均受到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拖累,未来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从发展当今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入手,阐述了激活民间投资对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义,并分析了西部地区激活民间投资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了激活民间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民间金融快速发展,盛行全国,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根据民间金融在甘肃省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了民间金融对甘肃省的经济效应,并采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甘肃省民间金融和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甘肃省民间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同时也推动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最后,基于民间金融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完善金融体系,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世界经济继续回升,对我 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两年的世 界性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从 1999年下半年开始呈现了强劲增 长态势,逐渐复苏的亚洲经济最 近已经呈现出V形反弹,2000年 上半年亚洲各国、地区经济增幅 迅速攀高。转轨国家和拉美国家 也已经从1999年初的动荡中恢 复过来,美国经济仍保持着创记 录的长期经济增长,欧洲形势亦 看好。日本经济也有好转迹象。从 目前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比 去年大家预期的要好得多。说明 自1997年以来亚洲和其他新兴 市场国家(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 所导致…  相似文献   

7.
苏北 《当代广西》2012,(13):15-15
稳中求进,发展转型,亟须活跃实体经济,重振实业精神。 民间资本热钱化,实体经济空心化,给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业敲响了声声警钟。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现象,防止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和过度膨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8.
檀江林 《台声》2002,(10):12-14
台湾新当局上台两年多来,治理经济无方,却不断制造事端,加剧两岸政治形势紧张化;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却顽固阻碍两岸直接“三通”,将台湾经济一步步推向沉沦的境地,不仅是台湾、更将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罪人。岛内经济仍在恶化台湾民间投资和消费持续低迷。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由于厂商投资态度趋于保守,今年上半年岛内民间投资衰退11.5%。“主计处”因而大幅向下调整全年民间投资预估值为0.65%,显示全年将毫无增长。这是台湾去年民间投资衰退二成九以后,经济增长仍呈“停滞状态”。今年上半年台湾民…  相似文献   

9.
《上海人大月刊》2009,(6):50-5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当前中央投入相对不足而各级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充分挖掘社会民间的力量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一、充分重视社会民间力量,使民间资本成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力军。第二、为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互联共建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鄂尔多斯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民间财富的迅速积累,以及地区投融资结构的变化,民间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牧民重要融资渠道,为推动该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和全民创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融资形式基本上还处于民间自发状态,其组织机构、运作模式中蕴含的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对鄂尔多斯民间融资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合理的规范,以期民间融资为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和更为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在国有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投资的方向,决定着投资的效益、经济的结构和经济的增长.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的情况下,市场容量似乎已经饱和,市场普遍过剩,民间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投资的方向.本文主要对我国民间投资的七大投向、行业结构、资金结构与地区结构进行了剖析,提出:关注民间投资方向,对于更好地引导投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上海》2011,(11):10-10
尽管近几年上海经济增速“减了一挡”,但转型发展“快了一拍”。在今年10月中旬市政府公布的上海经济增速数据中,房地产业增加值占三产的比重已从“十一五”末的14.6%回落至今年上半年的7.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居首位;民间投资活跃,去年增长19%,今年上半年增长3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了40%。  相似文献   

13.
杜佐标 《政策》2003,(12):30-3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最根本的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江陵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看,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客观地分析江陵县经济发展历程和当前形势,不难发展,江陵经济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不够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一是工业化水平低。二是工业整体实力不强,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仅32家,纳税过100万元的工业企业仅有2家。三是工业企业结构性矛  相似文献   

14.
最近,台湾经济形势有恶化之势,民间投资不振,企业经营困难,股市交易冷淡,外贸出口出现负增长,经济增长率下调,而物价却普遍上涨。台湾经济形势的恶化与逆转,既有“外患”即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也有“内忧”即内部经济改革困难,政治纷扰加剧,让台湾经济失去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5.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09,(19):32-33
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半年以来,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社会信心也日渐高涨,收到的成效远远高于预期。其中,政府巨额的公共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为直接、见效最快的手段。在全球经济形势依旧不明朗的当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但一些问题依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投资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汲凤翔  井韦 《半月谈》2003,(17):6-10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民间投资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位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从小到大,逐步成长壮大。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为帮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当前民间投资的最新态势。本刊特约有关专家、记者就民间投资现状、发展前景等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虎林市委书记杜吉君在市委四届五次会议上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一是抓产业集聚,完善工业主体框架。加快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申报争取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升级为省级工业示范基地,出台政策吸引企业和项目,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二是抓民营经济发展,扶强工业经济龙头。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工业项目,扩大工业经济的阵容,强化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指导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需萎缩,以外向型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续,又适逢浙江经济发展进入世界中等收入行列所带来的挑战。如何根据浙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释放民间投资的巨大能量,促进浙江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型,是浙江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富萍 《前沿》2003,(3):30-33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民间投资的现状和决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鉴于民间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通过国债投资的扩张,引导、激励和启动民间投资,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从而形成民间投资内生、持续的增长机制,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政策为切入点,从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入手,进行民族自治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民间金融之间的机理分析,发现民间金融的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发展民间金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