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湘评论》2010,(7):54-55
黄伯云,作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炭,炭飞机刹车片的发明者,最近非常地忙,“今年一出节就开两会,所以过年也没有怎么休息。”黄院士说他有“三急”。  相似文献   

2.
邓栗 《湘潮》2005,(5):36-40
2005年3月28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华灯璀璨,百花簇拥。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黄伯云领衔发明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一举夺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  相似文献   

3.
收入有多少? 铁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并不介意“晒”出他的收入。他1995年当选院士,当时每月的“院士津贴”是200元,几年后上调至每月1000元。迄今为止,1000元仍是全体两院院士享受的月度津贴标准。80岁以后的两院院士成为“资深院士”,不再拥有院士选举的投票权,但另外领取“资深院士津贴”,每年1万元。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1,(18):50-51
今年新一轮的两院院士评选中,爆出了“高官候选院士”、“饶毅落选”、“候选人挪用科研经费包养情妇”等事件,格外引发舆论“围观”。院士之所以受到高度关注和争议,一定程度上在于,院士的社会角色、学校角色和学术角色常常与人们期盼的有所出入。  相似文献   

5.
《求贤》2014,(7):24-25
日前,武清区政府特聘顾问聘请仪式暨“两院院士”座谈会在区行政中心举行,又有3名“两院院士”被聘任为“武清区人民政府特聘顾问”。截至目前,共有7名院士受聘该区顾问。  相似文献   

6.
围观     
烟草院士 12月8日上午,主攻卷烟“减害降焦”研究的谢剑平当选为院士。仅一小时后,他便在网上被冠名“烟草院士”,遭到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14):46-47
明确两种提名渠道、增加全院院士终选投票环节、增加“劝退”规定……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大修”,直面社会反映强烈的行政化、功利化等问题,对院士制度进行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8.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1,(5):60-60
刘洪波在3月10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政协会间,多位院士痛斥院士评选的歪风,揭穿一些院士候选人拉关系、包装成果,乃至候选人所在单位集体“跑院士”:“有人说,你要当院士,没有几百万元的公关费拿不下来”。个别人品行不端,任何国家、任何领域、任何级别的人,都可能会有。然而,如果在一个社会、一个领域或者一定阶层,品行不端、触犯规则乃至法律的人和行为都频频出现,多到做的人不以为耻、看的人不以为怪.这就主要不能归咎于个人道德,而应该追问社会性、体制性、整体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4,(23):77-77
头顶“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中国动物克隆体系创始人”等光环,担任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经费约200亿元的重大科研专项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近日因侵吞科研经费被批捕。据了解,长期担任重大课题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李宁,参股或控股开办了多家企业,通过“壳公司”参与课题、捞取公款。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09,(10):11-13
9月9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参加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座谈时强调,现代经济是“智慧经济”,集思广益可以少走弯路,而少走弯路就是加快速度。这次两院院士云集重庆,就是为我们出谋划策。大家的发言也是为我们“充氧”,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很多新鲜观点和思想,是益智健脑的好形式。为此,本刊特别编发部分院士为重庆发展出谋划策的精彩观点,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杨飞 《党课》2013,(6):77-79
王选(1937—2006),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作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相似文献   

13.
柔性制造     
2010年6月,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8,(9):46-47
成露在7月27日的《工人日报》上撰文指出:袁院士是一位汽车发烧友,“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与网上总是充满“仇富”的讨伐声不同,对于袁隆平院士买车,网民却一边倒地支持:“袁老就是有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并派生出网络又一个流行词“仇富不仇袁隆平”。就在前几天,网民还在对高管拿天价高薪高声指责和质疑。  相似文献   

15.
同莲娣  蓝芳  袁丽 《求贤》2014,(3):20-23
李正名院士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他敏捷的思维、严谨的表达、广博的知识。还有不苟言笑的表情,可以说,在这位83岁的院士身上.有很强的“科学家范儿”,  相似文献   

16.
秦湘豫 《党课》2013,(22):72-74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就在不久前,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先锋组合“Y两优900”突破亩产988公斤,创下了全国水稻百亩连片高产新纪录,引来一片赞叹。  相似文献   

17.
周莲娣  蓝芳  袁丽 《求贤》2014,(3):16-19
“院士”,在人们心中有一种无形的“高度”.他们的学术、他们的作用、他们的贡献,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8日,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选和项目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得知获奖。84岁的闵恩泽说:“这是全国几代石油化工人通力合作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14,(8):22-23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渴求人才。”2014年6月9日,他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学院十二次院士大会上还说“千秋基业,人才为为先。  相似文献   

20.
种秾 《支部生活》2009,(6):20-21
2009年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程来到昆明,为云南农村干部学院第一期培训班作题为《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的专题讲座。来自我省部分县(市、区)涉农部门、乡镇和村“两委”班子的230名学员,津津有味地聆听了袁院士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的讲授。这是学院为首期培训班学员提供的丰盛的“培训菜单”中一份难得的“大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