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诊器,小药箱,随身药品里面装;送温暖,送健康,百姓冷暖挂心上。”在垦利县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唱的那位医生就是垦利县西宋乡西张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王培杰。  相似文献   

2.
一些患者图省钱、省事,有什么病都不上医院,而是自己买药吃,这是不可取的。 家庭药箱岂是“医院”。家庭药箱是许多家庭的必备之需。然而,有一些家庭却把家庭药箱当成了“医院”,他们一旦觉得有病或不舒服时,就在药箱中找药自行服用。只靠家庭药箱,自己当医生,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一是由于病人只是根据表面病状盲目服药,往往小病变大病;二是往往忽视查看有效期,一不小心服用了过期药品,留下后患;三是患者在药箱中找药时,大都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的,而事实上,一些药尽管有某种功能,但却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对某些人是不适…  相似文献   

3.
由于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一般情况下,家里人有点小伤小病都不愿去医院排队看病,在家里处置一下感到很方便,于是家庭小药箱就应运而生。家庭小药箱里的药,无非是平常头痛脑热时去医院开的药没有用完的存货,或是在药店买的一些常备药。 家庭小药箱除了要有体温表、强力碘、胶布、创可贴之外,首先要有一把镊子。手  相似文献   

4.
秋日的阳光柔和地投射在散落着油井的大地上,天空一片蔚蓝,一幅意境深远的巨幅画卷浑然天成.一位身着红色工服的采油工人就活动在这"画面"上.只见他手上拎着一个"小药箱",来到一口油井前,打开"小药箱",把一个卡子卡到井杆上,接着拿出一个不知名的工具,在上面转了几下,稍作思考,转过头来告诉旁边的工友:"是第25根杆断了,上下不差一根."整个"诊断"过程一气呵成,只用了几分钟.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药箱怎么搭配?家庭药箱里放什么?工具类:1.体温计。2.血压计与血糖仪:家中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议备用。3.棉签、纱布、创可贴。药品类:1.感冒药:注意不要将同类感冒药多种混吃。2.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片、芬必得(布洛芬胶囊)等。3.胃部不适药:奥美拉唑等。4.治疗腹泻药:可备用思密达(蒙脱石散)等。5.抗过敏药:  相似文献   

6.
《学习月刊》2009,(24):F0004-F0004
“533”工程,助建“五小”:小食堂、小澡堂、小药箱、小宣传栏、小活动室;办“三卡”:工资卡、社保卡、体检卡;定“三薪”:建立薪酬基数保底制、薪酬档次浮动制、薪酬分配公开制。  相似文献   

7.
孔繁森的药箱李有爱孔繁森在西藏时,一直随身带着一只小小的药箱,不知为多少藏民治过病、送过药。这在孔繁森的许多动人事迹中,也许算不上很突出,却感人至深.给我们以深沉的思索。这只药箱决不是一只普通的药箱,它记录了孔繁森一件件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动人事迹,...  相似文献   

8.
如今。在老百姓的家庭小药箱里:差不多都有一枚小小的金色葫芦,小金葫芦里装的就是天津中药六厂生产的速效救心丸。—些中老年人也习惯在口袋里揣上它预防万一。在中医中药遭受越来越多争议的今天,小小的金葫芦昂首屹立,在时光的磨砺中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实际情况,取得决策的第一手资料,他经常外出视察,这个小水箱是必带物品之一。小水箱制作灵感来源于医生出诊所背药箱,使用便携、安全。采用棕色牛皮,内装两个“如意牌”鸭嘴壶、两个茶杯,可分别装凉、热开水。其正面有一个小抽屉,用来装香烟、食盐、牙签、火柴、茶叶等。  相似文献   

10.
如果您乘坐过公交八路“3-1936”号车,一定会对该车留下深刻的印象:干净整洁的车厢、一尘不染的坐椅,会令你心情舒畅;精心缝制的小坐垫、一应俱全的小药箱,带给你家庭般的温馨。然而,这些都抵不过该车驾驶员春天般的微笑、体贴入微的话语和一颗诚挚的爱心,更让人感到亲切、舒服。这位与众不同的驾驶员就是优秀共产党员、两届市劳模张建生。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青岛市原德国租界区,由德国当初建造的已经使用了百余年的下水道出现了小故障,原因是零件老化了。当年那家建筑公司早已不复存在,青岛城建公司的员工开始四处寻觅合适的配件公司,一家德国公司发来电子邮件: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走周边3米的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工人在下水道附近搜索后,居然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这些零件能照常使用,这大概就是德国人的传奇。  相似文献   

12.
正8月18日,因为感冒头晕,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基场社区85岁高龄的村民吴宗玉,到社区卫生院输液。"从我家到这里,散步15分钟。这里还有空调,环境好得很啊!"吴宗玉高兴地说。比吴宗玉大两岁的韦国朝,60多年前便是基场卫生院(基场社区卫生院前身)的村医,当年,他给村民看病只有一个药箱,里面放着血压计、  相似文献   

13.
街边图书亭     
纽约建筑师协会同文化社团在纽约市中心设立了一个趣味“图书馆”,这个鲜黄色的小亭子由一个倒立塑料罐改装而成,并设计成半封闭空间,行人可在里面安静地阅读。此外,小亭子上还有众多探望孔,增加了读书以外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吕津 《党的建设》2001,(2):38-39
在环县曲子镇城西一处普通的院落里,住着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她,就是已故老红军庞克道的遗孀李昌莲.提起庞克道,庆阳老区的父老乡亲不会忘记.可能有人还曾看到过,在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保存着一个破旧的药箱、12枚针灸银针等物,这就是红33军军医庞克道在长征途中用过的医疗工具.  相似文献   

15.
正临西县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从小事入手,开展了"小卡片""小制度""小唱录机""小药箱""小心愿"五项小微帮扶工作,在细微处用真情暖人心,在精准服务中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送上一张"小卡片"。县委组织部为3700余户贫困户精心制作了"连心卡",每张"连心  相似文献   

16.
我家这60年     
正我叫于绍英,今年75岁,是第一师一团的一名退休职工。今年是兵团成立60周年,这60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家住房的变化,从地窝子到土坯房再到砖块房,又由砖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实现了住楼房的梦想。我小的时候,我们一家老小都挤在一个地窝子里面,里面潮湿、阴暗。以后我长大参加了工作,住的是土坯房,房子有自来水,却没有下水道。那时候做饭烧水都是用柴  相似文献   

17.
不改初音     
叶倾城 《廉政瞭望》2013,(15):72-72
龙应台的《目送》里面,提到她的父亲,老年抑郁,渐渐丧失神智,却还记得要教混血的孙儿们“白日依山尽”。 这首诗,我爸也教过我。我大概四五岁,坐在他自行车前面横杠上,他推着我,过一堵桥。是下班时分吧,从工厂出发,前方是红彤彤的太阳,慢吞吞地往下掉。记忆中的家是一个小院子,像地球尽头最后一个小镇,或者动画片里的森林小屋,与世界无往来,也不需要道路。  相似文献   

18.
高铭  张代 《支部生活》2011,(1):25-26
"师傅,您好!""师傅,请稍等!""师傅,请走好!"在昆明西收费站,每过往一辆车,收费员都要微笑着先后向驾驶员报以3次问候。这里日均车流量4万辆,收费员一天就要问候12万次。一张笑脸、一个药箱、一把水壶、一套维修工具,昆玉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大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率先在全省路政行业开展了"五四红旗车"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朱美云 《当代党员》2007,(10):20-21
编辑同志: 一部《山城棒棒军》风靡全国,我本人也看了好几遍。里面的“梅老坎”、“毛子”等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20.
1994年6月,在十里长街的东端,北京万东医疗装备公司挂牌成立。她是由北京医用射线机厂、北京医用电子仪器厂、北京医用空调设备厂共同创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对这家国有企业,在北京这块公司林立的地方,初时人们并未给予多少注意。然而,仅仅三年时间,万东公司翻天覆地的变化唤来了人们由衷的赞叹!三年来,万东公司的总资产较之1990年翻了一番,达到2.7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95亿元,实现利润3342.3万元,实现利税5879.8万元,公司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经济效益名列医疗器械行业50强之首。三年来,1700多名“万东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