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越共在革新开放过程中,针对腐败现象采取了不少措施,主要有: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加强党的建设,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道德建设,全面开展整党运动,颁布法律法规,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为反腐不惜重金买情报,开辟网上反腐直通车,重视媒体反腐,虚心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反腐经验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主要有: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头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唱响主旋律";必须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蒋贤斌 《南风窗》2008,(7):100-100
近代以降,民主政治便一直是有现代意识的中国人之政治追求。时至今日,民主政治在中国尚有待建设,正是基于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政治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政治民主。前人未成之事业我们今天何以能成呢?在理论思想上、经验上,"以史为镜"显然是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的政党和执政党。建党60多年来,历经诸如苏东剧变、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等巨大挑战而屹立不倒。该党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忠于和坚持马列主义、凯山·丰威汉主席的科学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目标,走革新开放路线;始终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稳固坚强;始终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到"以民为本"。这些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越南共产党十一大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共十一大是在建党80年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大会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系统总结了建党80年来革命和革新的基本经验;发展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理论;丰富了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的内涵;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与全民族大团结的统一理论;强调建设思想纯洁、政治坚强的党,这些理论创...  相似文献   

6.
越南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十三届一中全会于2021年1月在河内召开.这是越南在革新事业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过程总体平稳有序,重申越南将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回顾总结了越南革新35年来的经验教训,出台越南"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国家发展新目标、新方略,并选举产生新一届越共中央领导集体.十三大为越南政治、经济、社会、国防、外交以及党的自身建设下一阶段发展作出明确规划和部署,对越南继续按照既定方针政策深入推进革新事业、创造更多社会主义发展新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越共十二大以来,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为防止党员内部"自我演变""自我转化",通过革新党内选举制度、提升社会民众政治参与度、健全和完善反腐败制度体系等一系列政治革新举措,加强了越南共产党自身建设,巩固了越南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越共十三大充分肯定十二大以来政治革新取得的成效,同时以"建设廉洁强大的党和政治体系"作为大会主题,明确继续深化党的制度建设,建立纯洁坚强精锐的党;持续推进国家权力制衡,坚定社会主义方向;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为越南社会主义建设举旗定向、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探索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基本问题。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6年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胜利召开。十大以来,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坚强领导下,老挝社会主义发展呈现了诸多新态势: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凯山·丰威汉思想研究得到强化;政治革新稳妥推进,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入常态;经济发展势头稳定,减贫工作有力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老挝社会主义发展新态势表明,老挝人民革命党将一如既往以马列主义、凯山·丰威汉思想为指导,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坚持革新开放不动摇,科学规划社会主义建设布局,团结带领老挝人民探索更加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怎么建设"提出了很多新的论断和观点,这一系列新观点构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基本逻辑。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是习近平重要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因为这一思想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治理经验的系统总结,而且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1.
越南革新开放以来政治革新已经进行了20多年,在加强执政党自身民主化建设的同时,不断调整和完善宪法,并逐步推进国会改革,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对其进行研究总结,可以为我们自己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越南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越南30年革新开放进行了全面总结,充分肯定了党建工作革新30年的发展创新,即按照政治革新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本质、权限和责任,确定了党的思想基础并不断提高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质量,全面深刻地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权国家和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以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并在清晰认识党建理论和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纯洁、强大的政党,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领导工农群众实施"计算和监督"的措施,以实现他们的社会主义监督权和管理权。列宁系统地提出了"计算和监督"的思想,包括实现"计算和监督"的条件、实施"计算和监督"的主体、"计算和监督"的特点以及加强"计算和监督"的重要意义等。列宁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林新军 《工会博览》2009,(7):162-163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党和国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有助于增进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了解,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消除各种错误政治观点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各项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的形势,对医院思想政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6.
越南共产党革新事业经历了初试经济体制改革、苏东剧变后向纵深探索和推进、以"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新的体制创新、政治体制改革帷幕的进一步开启四个阶段。越南共产党结合国情、按国家自身的发展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新思路,以党的建设带动国家的革新与发展、善于借鉴别国经验、运用国际资源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给人们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先后于1980年和2016年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两部《准则》分别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处理党内关系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归纳概括,既明确具体、有理有据,又充满人文关怀,具有开创性意义。从文本比较来看,两部《准则》之间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发展和演进,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尤其是新《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开展严肃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对于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自我监督的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思想论断,其中包括严格党员入党条件及其监督管理的思想、加强对党政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自我监督的思想、构建党员群众敢于监督的政治生态的思想、健全党内制度为党的自我监督提供保障的思想等。这些思想的科学性、先进性、人民性特质,对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的执政党建设,切实加强党的自我监督,提高党的自我监督能力,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智慧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演化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的过程.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和理论思维范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领域的实践诠释.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和谐"思想以及"和谐"的价值取向。在马克思的早期、中期和晚期著作中,对"和谐"有着多重论述。对这些文本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与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谐"思想的内涵与源流,深刻理解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意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亦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