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国(境)人员在外,异国闻乡音,他乡遇华人,有时会感到分外亲切,自然也免不了与之拉拉家常,叙叙乡情。然而如果你一见华人老乡便不加分辨地与之交往,毫无警惕地沉浸在“乡音乡情”之中,那就难免会上当受骗。因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敌对势力以及少数别有用心之徒,常常利用“乡音乡情”做掩护,布设各种陷阱,拉人下水,实施危害我国家安全利益和出国人员的生命财产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华侨或中国血统的外籍人聚居城市的街或区,有的被称为“唐人街”。我国唐代盛时,声誉远及海外,后来世界各国因此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载:“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起初,中国人出洋谋生人地生疏,又不懂当地语言,为了沟通乡情聆听乡音,进而互助互济,他们大都愿意聚地而居。后来住在一起的华人多了,有人便出来摆摊设点,开设商店、客栈,并建起宗祠、寺庙,成立各种会馆,这便是“唐人街”形成的一般过程。现存、亚、非、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城市都有“唐人街”,尤以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  相似文献   

3.
诸暨市针对非公企业发达、外来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相对集中的特点,从外来建设者中精心挑选20多名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流动党员”,组建成“外来流动党员宣讲团”,深入全市企业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外来人口集聚地,用乡音、乡情生动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2009,(3):57-57
在海峡对岸,有一本由河南省鄢陵县籍台胞们于1983年9月在台北创办的《鄢陵杂志》,成为近来鄢陵乡亲的一座“金桥”。杂志乡音俚话家常,诗词文章叙真情,内容朴实无华,充满了浓浓的乡韵、乡音、乡情,使读者爱不释手,日益成为海峡两岸同胞沟通的“金桥”,深得乡亲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老家在海南著名的革命圣地——六连岭脚下,离万宁市万城市区仅有31公里,但却要翻越两座山。我家门前的山虽没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美,也没有泰山之巅、庐山之秀,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却也是山势陡峭,望而生畏的。从外出工作离故乡算起,至今已三十余年,我早已被乡亲们视为"游子"。山路迢迢、乡音浓浓、乡情依依,每个故乡人来城,细聆乡音,沐浴乡情,既解我乡愁,又慰我乡思。几次回故乡,总是来去匆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1,(12):44-44
“一样的大地,一样的天空,心中拥有同是一个梦……”《同是一个梦》这首歌,陪伴了多少两岸少年儿童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在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同胞同心 乡音乡情”文艺晚会上,大陆“小天使”宁汀和台湾“小天使”温瑄再次相会,深情相拥,  相似文献   

7.
旧金山散记     
旧金山对许多外国旅游者来说,是座富有多彩魅力的海湾城市,而对中国旅游者似乎又多了一层“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不是指服务态度,而是这里华人、华侨多,不时可以见到“老乡”,听到“乡音”。我们的房东黄显利先生就是祖籍广东的华人。我们飞抵旧金山头一天下午已是星期六,他与其他美国人一样举家外出旅游,但留了话:非常  相似文献   

8.
华人在纽约     
华人在纽约榕叶在纽约众多各具魅力的观光景点中,有一处是许多旅游者都要去的地方──唐人街。美国人的造访是领略东方文化生活的风采,而我们这些中国人则是乡情所系。这里,无数的中餐馆、汉字招牌的店铺,此起彼落的乡音,还有那熟悉的孔夫子塑像,令人疑将他乡当故乡...  相似文献   

9.
“八年了,俺俩口子自办的庄户剧团,越来越红火,为村民做点好事俺很愿意很自豪。”平平淡淡的话语间透出浓浓的乡音乡情。莱西市姜山镇望埠庄村党员、市人大代表全月祥和妻子刘翠凤发展庄户剧团,被群众誉为“龙飞凤舞办剧团,一心一意为乡亲”。  相似文献   

10.
怀念小邦     
焦万曼 《台声》2013,(3):76-77
2月3日晚7点多,电话铃响,是台湾歌手潘安邦的好友朱映辉先生打来的,他哽咽地说:“台湾的电视台已报道了小邦今天上午8点57分走了,我上午10点赶到台北的医院……”电话那头只有哭声,后来只好把电话挂了。怎么可能呢?一年多前邀他来参加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同胞同心·乡音乡情”庆祝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文艺晚会,  相似文献   

11.
基隆云霄塔     
石矾塔是云霄民众心中镇城形胜、文风鼎盛的标志性建筑物,寄托了海外游子对故乡漳水云山山川风物的缕缕眷恋。20世纪50年代,在“叶落归根”的乡土传统观念支配下,渡海定居台湾基隆的云霄绅耆难忘故土和亲人,故用庙宇格式兴建以乡音乡情神缘为纽带的云霄会馆,内祀他们所崇拜的开漳圣王、林太史公和关圣帝君。随之,台北也成立云霄同乡会。在此基础上,闽南第二乐团在基隆市成立。团员以云霄籍为主体,也有部分山东人加入,多擅长演奏闽南、潮州乐曲,配备传统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团员平时常集中排练或即兴演奏,演奏者10至20人不等,尤以潮音“四管齐”最具盛名。海峡彼岸,洋溢着浓浓的乡音乡情,这不正是一缕缕深沉的思乡曲么?  相似文献   

12.
<正>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返乡祭祖,引发两岸民众及媒体关注,尤其他用乡音回应道“湘潭伢子回来咯”更是让人印象深刻。1949年前后,许多湖南人士迁往台湾,与马英九一样讲着家乡话。他们还成立众多湖南同乡会,凝聚乡情,马英九家族亦积极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5,(4)
<正>"立新村未来要走的就是‘乡音、乡情、乡愁’路线,一来到这你马上就能融入自然。游客一听到乡音,就能感受到过去那种原始的记忆与乡情,并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这才是我们的特色。"花垣县立新村村支书吴进文说。沿着宽阔平坦的吉茶高速公路,自东而上,大片膏腴良田映入眼帘。转入一条溪边小道,前行不到一两公里,便见群山环绕、山清水秀的花垣县立新村。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麻栗场镇立新村是一个有着古朴风情的苗疆村  相似文献   

14.
《统一论坛》2020,(1):19-20
30年前,祖籍浙江杭州的马列远赴挪威创业,在欧洲大陆上闯天下,建立了自己的事业版图。如今,马列是全挪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共同会长、欧洲杭州联谊总会名誉会长、福莱德公司董事长,携手挪威华侨华人民间力量推动中挪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40年成长与生活历程,是我一生中最温暖而又坚实的记忆。"乡音未改,乡情难却,自1993年后,马列每年都会抽时间回国看看。他说,他为祖国的日新月异而骄傲,更以家乡的日趋美丽而自豪。  相似文献   

15.
《春秋》1994,(3)
8月9日,虽值盛夏中伏,而山东政协大厦602客房里,却是一派爽情惬意。台湾客人毛铸伦先生和他的父亲毛祖让老先生,满面春风,抽暇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因为是泰安老乡,乡情所系,交谈充满了自然和谐融洽的气氛。耄耋之年的毛老先生,精神矍铄,身板硬朗,抑或别乡太久,尽管乡音未改,却不苟言谈,他慈祥地微微一笑,指指他的儿子说:“你们谈,你们谈吧。”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助侨乡公益的力度和广度都大大提升,“造血型”捐助项目增多。但是也存在捐赠渠道、领域有待拓宽、捐赠项目有待提质、新生代侨捐未能有效培育等问题。在新时代下,为了更好地推动侨乡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在拓宽侨捐渠道、打造特色项目领域、维系乡情以涵养侨捐资源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和王淀佐院士接触,脑海里就清晰地现出“乡情”二字,这乡情,是那么真挚,那么深情。与他接触愈多,“乡情”就愈显浓烈。   王淀佐院士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他的名字早已耳熟能详了,第一次看到他,还是 1998年 6月 27日的事。这一天,湖南省院士联谊会在九所大会  相似文献   

18.
(一)在勿洞 广西侨联访泰考察团应勿洞泰国广西会馆邀请,于1987年11月27日至12月8日先后在勿洞、曼谷访问考察。广西同乡的盛情厚意,真挚的乡情,至今仍萦绕在我心田。我想应该记叙片段,把这难忘的乡情乡谊,告诉在广西的乡亲,让乡音永远回响,让情谊永远流长。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1月下旬,离开寒意正浓的南通,我们“江苏南通赴台工商考察团”一行8人,到台湾访问交流。在考察台湾工商界现状的每一天里,我们都感受到浓郁的乡情和亲情,一切都如宝岛和煦的阳光与融融的暖意,令我们陶醉,令我们欣喜……“叙香园”里叙乡情台北流行着一道智力测验题:台北的什么车最长?答案是塞车。考察团应台北南通同乡会之邀赴约途中,偏遇上塞车,迟到了几分钟,而同乡会的代表早在“江浙叙香园”饭店门口等候多时了。同乡会共来了5位,与考察团的团员一一互相介绍、交换名片后,又你谦我让地走进包厢,喜气洋洋地入座。同…  相似文献   

20.
收到2006年第12期《乡音》,心头不由一愣: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页码增至56页(过去一直是48页),许多栏目重新调整,还增设了不少可读性、知识性的栏目,装帧设计亦大变,更美观大方了……从“卷首语”文章咂摸,这是“试刊”,自2007年起,《乡音》正式改版了!挺好啊!《乡音》在不断改进,我的心与《乡音》贴得也越来越近了……说心里话,我在卢龙县政协工作多年,读了不少报刊,在林林总总的报刊中,《乡音》作为省政府机关刊物,一直是我的最爱,是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我不但学刊用刊,而且经常为之撰写稿件,虽无大作,却有小成。前几年,我在不断学习《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