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行善动力     
汪亭 《工友》2013,(12):57-57
看一期访谈节目,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讲述了去欧洲游玩的一次经历。他开车行驶在一个小岛的沙滩上,车轮不小心陷到沙子里头,结果车动弹不得。车子开始冒烟,一时间他乱了方寸,这时众岛上下来了一个女的,大概三四十岁,跑过来对他说,你坐上去,轻踩油门,我们帮你推。  相似文献   

2.
樊富庄 《工友》2013,(4):54
人活在世上需要信任别人,犹如需要空气和水,我人活在世上需要信任别人,犹如需要空气们如果不信任别人,对人便无法诚恳。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带我去看马戏,看见那些在高空中飞来飞去的人抓住对方送过来的秋千,万无一失,我真是佩服极了。"他们不害怕吗?"我问父亲。"他们不害怕,他们知道对方靠得住。"父亲转过头轻声说。  相似文献   

3.
康伟明 《工友》2013,(7):45-45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荒岛上,生活着一大群的刺猬。起初,它们的生活可谓安枕无忧,有大量的老鼠、蛇供它们捕食,却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够来捕食刺猬,因为刺猬长着一身的刺,一旦遇到敌害,立刻蜷曲成球,靠尖刺来对付敌人。因此,连岛上最为凶狠的毒蛇也拿它们没办法。也因此,它们的繁衍速度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4.
雇员向媒体或有关监管部门"吹哨",可以及时制止公司违法甚至侵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起到减轻政府监管压力的作用。但是雇员的吹哨行为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却违背了对公司的忠诚义务。雇员"吹哨"的正当性源于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并保护公众利益。如何规范雇员吹哨,控制雇员吹哨的副作用,是我国法制建设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员工"吹哨"实现社会有效监督的关键在于依法明确各项权利行使的边界。雇员吹哨的动机及实现的社会效果都是衡量这一边界的重要因素。通过相关配套措施的构建引导雇员在边界内理性"吹哨",从而真正实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廖巧玲 《工友》2012,(4):10-12
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外出农民工有了更多的选择;比较效益明显提高,许多打工者选择了回乡……一味依靠廉价劳动力创造利润的民营企业,也在"民工荒"中领教了农民工"用脚投票"的厉害。  相似文献   

6.
正脚散发出来的味道与身体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在按摩足部反射区时,随着血液循环加速,身体的浊气、毒素就会从脚下排出,通过随之散发出的味道就可以辨别一个人的体质、病变状况。有一位患了偏瘫的老太太,恢复行走能力以后只能拖着一条腿走路,为了尽快康复,老伴带她来找我做调理。连着做了两次以后,她的情况就有所好转。到第三次,正在做的过程中,她老伴在旁边突然说:"杨老,您这儿什么味儿啊,太臭了!"我指着他老伴的脚,笑着说:"我都没说话,你还嫌臭,你自己过来闻闻。"他过来一闻,捂着鼻子转身就走。我说:"你老伴的脚这么臭是因为她吃药  相似文献   

7.
大山深处,一位三十多岁的青年农民,过去家徒四壁,却“留心”把废弃倒掉的香菇脚变废为宝,成为中国的香菇脚经营加工大户。他所加工的菇脚不但销向国内十多个省市,而且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创汇100多万美元,并安排200多名闲散劳力就业,自己也走上了富裕之路,他就是河南省西峡县双龙镇农民朱仙根。  相似文献   

8.
微信时代     
刘振 《工友》2014,(11):53-53
正"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隔着千山万水,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低头看微信。"参加活动时,和一些好友加了微信,自从用了微信,来信提示音便经常地响起;自从用了微信,我的世界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微信圈是私人活动的好圈子,喜爱一起活动的、交友的,常常摇一摇,圈中人皆是同学、同事、亲朋好友,但是偶尔会有陌生人请求加入。上个月,一个叫"忘年交"的朋友请求添加,我加了他,翻看个  相似文献   

9.
聊博一笑     
《工友》2012,(2):62
路滑下雪天,爸爸送飞飞去上学。到了校门口,爸爸提醒飞飞:"路滑,注意安全!"这时,旁边一个小孩回头说了句:"知道了,谢谢叔叔!"儿子却没有反应。于是爸爸又喊:"路滑,注意安全!"飞飞回过头,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仍没有吱声。还是刚才那个小孩答了一句:"知道了!"然后他挽起飞飞的手走了。晚上回到家,飞飞突然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我有个同学叫路华啊?"  相似文献   

10.
廖巧玲 《工友》2012,(4):8-9
当提及农民工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背井离乡、二元结构、弱势、劳累、寂寞、孤苦,甚至屈辱……今天,这一切似乎有了些许转变。"用脚投票",这个源于股市的专业词汇,变成了时下农民工就业择业时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1.
白爱萍 《工友》2012,(8):35
"您赶不及,我松油门等一脚"。这是武汉508路末班司机程祎与乘客温情的约定,也是"末班王子"程祎4年来用心践行的承诺。"带一脚"的承诺自2008年成为508路的一名公交司机,程祎驾驶508路末班车从舵落口出发,沿线搭载乘客到百步亭终点站,期间若有乘客因各种原因晚点担心无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一定的银行关系资源和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三水本地人或在三水有广泛社会关系的人士可优先录用。"广发证券三水某营业部招聘区域经理和营销经理,对应聘者提出了上述要求。大部分证券公司招人都会打这种"关系牌"。(1月19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中国的普通工人,却意外娶了一位漂亮的日本女大学生,演绎了一段特别的跨国情缘。东北某机械修理厂的26岁普通工人,脚未  相似文献   

14.
张中伟 《工友》2009,(6):60-61
世人有云:“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笔者也曾走南闯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说“黄山归来不看山”,怕未必,以泰山之“雄”、峨眉之“秀”、华山之“险”、武当之“奇”,特别是张家界的兼而有之,与黄山相比,至少也可说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说“九寨归来不看水”,以前我也曾将信将疑,及至今秋“眼见为实”始信其然。  相似文献   

15.
草上飞鸿 《工友》2014,(3):45-45
正辛波斯卡在一首诗里说:"清晨四点没有人感觉舒畅。"是的,拿我自己来说,我很少在这个时候起床,要么是酣然入睡,要么是熬了夜,刚刚入睡;如果有人问我清晨四点是什么样子?我确实一脸茫然,无法诚实地回答。我平时很少看体育报道,今天却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个记者问"篮球天才"科比·布莱恩特:"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科比竟然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连勤奋敬业的记者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6.
你能做到     
很早的时候,有位猎人没有鞋子,他的脚经常被锋利的石子和荆棘刺破,弄得鲜血直流。他的妻子很心疼,一边给他包扎伤口一边说:“要是给所有的路都铺上动物的毛皮那有多好。”丈夫说:“这怎么可能呢?那得需要多少张毛皮,得花多少钱啊?”但丈夫从妻子的话中得到了启发,他高兴地对妻子说:“脚受伤,是因为脚皮太薄,如果在脚上包上一块动物毛皮,那么,锋利的石子和荆棘就无法刺破我的脚了。”妻子马上取来一块坚韧的毛皮,把它裹在丈夫的脚上。猎人感觉十分舒服、温暖,而且石块、荆棘也无法刺伤他的脚了。有句谚语这样说:“你无法阻…  相似文献   

17.
马世永 《工友》2007,(11):31-31
脚的品质脚,很重要,没有就会寸步难行;脚,很低下,在躯体最底下部位,行走在形形色色的路上。脚,有着可贵的品质:不计较名利。始终处于最低层,出头露面的总是头和脸,一旦出头露面,就会被人嗤之为趾高气扬,因  相似文献   

18.
眼神     
崔立 《工友》2014,(2):46-46
正小张刚进局里,开心了没几天,心情就沉了下来了。原本进这么个好单位,是小张梦寐以求的,也是小张一直以来努力的结果。可是,小张却发现,领导看他的眼神似乎都怪怪的。小张就很郁闷。郁闷的小张去喝酒,碰到了老朋友老宋。说是老宋,其实并不老。因人老成,吃得开,社会上朋友多。大家就称其"老宋",其实有褒义的意思,意思其人比较有资历。小张就把自己的苦闷一股脑儿说与了老宋听,老宋听了一下,淡淡笑了笑说,我明白了。小张就很惊愕地看老宋。老宋说,去找面镜子吧。  相似文献   

19.
彭健 《工友》2013,(8):29-29
5月31日,在延安市杨家岭附近,延安城管队员执法时与商户发生撕扯现象。监控视频显示,有城管队员双脚跳起猛跺倒地商户。对此,延安市城管局回应称,脚踩商户者属临时聘用人员。作为"顶缸专业户"的临时工,关键时刻又登场了。延安官方所称的临时工,则更多地同权力和身份相关。与正式工相比,临时工无编制、地位低、收入微薄,是不大被人看得起的二城  相似文献   

20.
李小丢 《工友》2014,(1):50-51
正方文山说:"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愿意当自己。"如果你要问本书作者李沐泽他为何选择在三十岁的当口辞职去远行,他的答案大概就是想去真诚地面对自己。他说:"我并不害怕这个世界的边界,从一开始就不害怕。那些道理十年前我就知道,可我依旧懦弱而犹豫,在自己的世界边界里徘徊,无法突破。我花了太多时间与这个糟糕的时代一起劝慰自己该做怎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