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股市十年零增长。漫漫熊市路何日才是头,股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底在何方?共和国总理呼吁要“提振股市信心”。如何才能使股市体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才能让股民通过股市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股市如此低迷的糟糕局面,各方“神圣”都在苦苦思索。依笔者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主要症结有三:一是发行规模无限扩容;二是发行上市时过度包装甚至伪装;三是股民投资无回报。只有从恨本上解决这三大顽症,中国股市才能真正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市十年零增长。漫漫熊市路何日才是头,股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底在何方?共和国总理呼吁要"提振股市信心"。如何才能使股市体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才能让股民通过股市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股市如此低迷的糟糕局面,各方"神圣"都在苦苦思索。  相似文献   

3.
一边是足球打黑案开审,让人们看到中国足球重回清明的曙光;一边是证券市场开始捕鼠行动。令股民们对“跌跌不休”的股市重新充满期待。这两条是隆冬的寒风中给人以信心、希望和温暖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祁斌 《法人》2007,(2):50-52
股权分置改革必将对中国股市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使股市有了不同以往的新特点,也使股市的安全面临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曹凤岐:中国股市想健康发展,股民的信心是一个最大的公约数。史际春:主要不是什么制度的结构性问题,而是社会本身的问题。《法人》:网上有评论,说此次股市转暖,属于制度溢价, 自从国九条颁布以来,政府出台或修改的法律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曹老师也一直在主张要依靠制度来规范和振兴中国的股市,史老师和赵老师都是研究法律的,法律和制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或者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请问中国的证券市场目前仍然存在哪些制度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下旬到证券法实施前夕,中国股市平稳回升,恢复了市场人气,扩充了发展空间,给经过两年的等待和期盼的广大投资者和证券业带来了欣喜,大大增强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也为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证券法自1999年7月1日起实施,不仅...  相似文献   

7.
从2007年开跌的中国股市进入了漫长的冰河期。到2013年年底,中国股市已连续六年为全球股市领跌,中国股市六年中创下了12个顶级纪录,股市募资,全球第一和全球跌幅第一。  相似文献   

8.
刘新林 《法人》2008,(4):63-63
中国当初创建股市,主要是为解决贫困的国有企业融资的渠道,因此,融资成了当时中国股市唯一的功能。尽管中国股市正在凤凰涅磐,渐渐由只侧重融资功能向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并重转变,但是重融资、轻投资的劣根性依然严重。圈钱肆虐中国股市,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一向为投资者所深恶之。中国平安天量融资一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股市开始大跌,熊市已到之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9.
赵进一 《检察风云》2014,(22):81-83
10年前“,大股东占款”成了我国证券市场一大顽疾。虽经多次整治,但收效甚微。这一顽疾对于当时低迷的股市,其杀伤力不仅仅是资金黑洞、企业诚信危机,更使整个市场信心丧失。〈br〉 2006年早春二月,一场“清欠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风暴”席卷股市。在股海里横行数年,肆意侵占、挥霍三家上市公司12亿元资金的“中国飞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掌门人邱忠保及其苦心孤诣经营多年的“飞天帝国”在此次“风暴”中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0.
顾列铭 《检察风云》2003,(21):10-12
中国股市今年上半年的直接融资比重大幅下降,其中股票融资比例下降了23个百分点,股市一年的融资额还不及银行一个月的存款;今年7月份的股市成交额为2304亿元,比6月份减少17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32亿元;从2001年6月到2002年12月底的18个月,股市走熊让流通市值减少9601.46亿元,损失率为50.89%。股市融资功能极弱、交易清淡,九成投资者被套牢,国有股减持压力一直是悬在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沪深两市闻减就跌……对身处盛世危机中的中国股市而言,一个最令人难以接受,但却可能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股市正面临边缘化危机。  相似文献   

11.
王娜 《法人》2006,(2):31-32
新老划断.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所带来的压力.是中国资本市场在2006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可否认.是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让人们对股市重拾信心,让2006年在一片牛市的呼声中开始了它的使命。 2004年2月,政府充分认识到股市持续下跌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危害性,从中国股市的实际出发.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 3号.简称《国九条》),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纲领。在继《国九条》颁布14个月之后.2005年4月29日, 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4·29通知》).提出了对价并轨的改革思路.并启动了这场处于新兴尚未转轨时期的中国股市所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  相似文献   

12.
周道炯 《法人》2009,(10):95-95
从1990年上海和深圳办交易所至今,中国股市已经历了20个年头。二十年中,中国股市的发展之路究竟应如何走?充满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探讨和争论,比如对规范和发展的问题,对扶持和监管的问题,对股市泡沫的认识问题,对投资者教育和建立股市的新文化问题,对如何既要重视和利用发展虚拟经济又要控制过高的金融风险问题,这些都是辨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市正渐进式地对外资开放,外资已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中国股市。由于是渐进式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开放,关于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股市的规范性文件较多且略显凌乱。本文对目前为止有关外资进入中国股市的法律法规做了梳理和研究,并厘清了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股市的路径。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若以进入的时间为划分标准,外资进入中国股市的途径可分为以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再申请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一级市场交易和二级市场交易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12中国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状况调查”日前发布,对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的数据分析表明:目前中国社会景气指数为63,社会信心指数为75,人们对未来的发展预期明显好于对现状的评判。  相似文献   

15.
祁斌 《法人》2007,(Z1)
股权分置改革必将对中国股市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使股市有了不同以往的新特点,也使股市的安全面临了新的挑战2006年,股市再度成为疯狂之源。在这一年里,中国股市重返牛市,创下了全年130%的巨大涨幅,股指已经扣开了3000点大关。这重新燃起了人们对股市的热情,一时间,满城尽是炒股族,各方资金像潮水般地涌入股市。伴随着市场的狂热,关于股市泡沫的争论再度在市场上流传。这场争论虽然只能由时间来裁判  相似文献   

16.
你炒股么?在中国股市设立的头十年里,由大户、游资组建起来的庄家队伍成为中国股市的“中流砥柱”,对市场的影响力如日中天,解密庄家、与庄共舞也成为中小投资者的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7.
政策对中国这个新兴股市的涨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沪深股市发展的十余年问,各种与股市直接、间接相关的大大小小政策,对当年股市的行情起到的这种决定性作用,可从翻查股市历年K线图得到佐证。请看:1992年5月股价放开涨幅限制,沪深股市即日开始便掀起一波大行情,尽管放开股价限制这项政策对股市来说是中性的,但在当时市场人心思涨的情况下,对股市起的助长作用十分明显;1993年股价折细政策,使股指从近800点涨到了最高1500多点,创下了历史新高;1994年中国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三大救市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市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与欧、美、日等国发达的证券市场相比,毕竟是年轻的、幼稚的。发达证券市场固有的顽疾,中国股市有之;人家没有的问题,中国股市也出现了许多。其中,失信、欺诈已成为笼罩中国股市挥之不去的阴云。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上的虚假陈述行为此起彼伏,广大投资者的法益却很难得到应有的保护,这损害了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反映了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本文通过对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的责任主体、表现形式、因果关系以及现有制度存在问题的初步分析,提出了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B股低迷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市的内在规律决定了股市有大涨,必有大跌;有大跌,必有大涨。然而,七年来,我国的B股市场,牛短熊长,“跌跌不休”,背离了股市的一般规律。B股市场是国际证券市场,因此规范B股市场的制度应当与国际接轨。本文通过对B股市场发行制度、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并购制度的分析,认为我国的B股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这是导致B股市场长期低迷的根本原因。文章认为,发展B股市场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与A股或H股并轨,而在于规范──规范是B股市场的唯一出路。因此,中国应当努力完善B股市场的制度。为海外投资者创造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