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与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浪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刊《每月评论》2003年3月号刊登了阿兰·G.纳塞尔题为《私有化是资本主义的趋势》的文章,认为私有制构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凯恩斯主义虽然在“二战”后暂时抑制过资本主义的私有化趋势,但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私有竞争的微观经济基础的根本矛盾一直未解决,因此它在20世纪70年代最终出现严重危机并被抛弃,资本主义用新自由主义取而代之并在过去20多年中重新掀起私有化浪潮。但是这并不能导致资本主义新的稳定扩张。世界资本主义将再次进入动荡期。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美刊《每月评论》2005年3月号刊登了约翰·B.福斯特题为《理性资本主义的终结》的文章,认为凯恩斯和熊彼特在20世纪倡导的理性资本主义概念,即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理性的调节最终摆脱危机的观点经不起历史的检验:资本主义固有的危机趋势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表现为停滞趋势,这种趋势导致资本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日益回归其野蛮主义的本来面貌。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凯恩斯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政策的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逐渐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但其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垄断,以及由垄断所产生的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并没有根本改变。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着更加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又给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巨大压力和威胁。应对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新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4.
三、凯恩斯在北京难道储蓄过剩真的是由新兴市场的顺差引发的,然后通过美国金融部门蔓延到美国,并逐步加剧?借用杰奥夫·提利(Geoff Tily)的话说,从一个凯恩斯主义者的角度看,这样的逻辑简直就是本末倒置。换句话说,这是基于供给创造需求的原理(萨伊定律)。套用在对目前危机的讨论中,就是亚洲的储蓄驱动了美国的总需求。或者,用沃  相似文献   

5.
加尔布雷斯于2006年5月去世,享年98岁。人们对他的评价非常不同,原因是他挑战了主流资本主义经济学的一些结论,但是又继续接受它的一些假设。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改变了一切。人们突然发现商品的买卖完全中止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工业国美国和德国的生产崩溃了,失业率升高到30%,银行破产。即使资本家都要求对此有一个解答。于是罗斯福在美国,希特勒在德国都采取了违背新古典经济学的做法来克服危机。凯恩斯在经济学上挑战新古典经济学,他认为资本主义不是一个能够自动调节的体系。为了维持资本主义的顺利运行,国家必须干预,即使这些干预…  相似文献   

6.
未解决的效率问题我从效率问题谈起,因为效率问题具有一般的特性。但是,效率只有从社会主义目的方面去看才具有意义。我将对有关这一问题的看法的分歧作一概述。第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这里不仅涉及消费品,也涉及生产资料。如果一个真正竞争的市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原则上可以解决日常消费品的配置问题的话,那么投资中的配置效率就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根据未来的不确定性来选择投资方向的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相比,与克思主义突出的一点就是考虑到了不确定性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选择是…  相似文献   

7.
在短期,按照主流的宏观经济理论,需求是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凯恩斯强调拉动有效需求,其主要渠道是通过财政政策,一方面减税拉动私人消费;另一方面,加大政府支出(公共消费)。而消费者信心是影响消费行为的关键前置变量。目前在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作用日趋凸显。  相似文献   

8.
田媛 《工会博览》2009,(5):40-40
论述了从重商主义开始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等各时期学术界主流经济理论中有关货币经济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诞生的第一声啼哭是从地中海沿岸和英伦的纺织作坊里传出来的。2005年,全球资本主义仿佛发出了暮年的叹息,而且是从中国的纺织车间里传出来的。纺织业,由于投入较低、产出较高、积累丰厚、需求稳定,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的最早萌芽。从英国“羊吃人”的“圈  相似文献   

10.
1893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围绕"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列宁形成了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他在确认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前提下,论证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具有可能性、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揭露和批判俄国资本主义造成深刻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阐明俄国资本主义的落后性特点,倡导通过革命的方式为资本主义清扫土地;揭示俄国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趋向。上述思想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研究本国社会发展问题的典范,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待资本主义的应有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30年代,在一场惨痛的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罗斯福总统采纳其师爷凯恩斯的主张,实施了一剂拯救经济的良方,那就是,利用国家财政投资大规模地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以此来带动民间投资需求的增长,扩大就业。罗斯福没有想到的是,在60多年后,一个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的资本主义是否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果我们错误地寄希望于资本主义,其结果虽然不会是世界的终结,但肯定会出现大规模的、反复出现的环境危机及巨大的全球性灾难。这就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结构性替代,需要实行包括企业民主制、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化、投资的社会管理三种基本制度在内的“经济民主制”。这种民主制经济既是工作领域的民主化,也是金融领域的民主化。它更利于可持续性发展,也会比资本主义更为平等、稳定和民主,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5年秋季号(总第108期)刊登了斯特凡·波罗斯特题为《德国左翼的崛起》的文章,针对2005年9月的德国大选中“劳动与社会公正———选举替代”党和民主社会主义党联合组成的竞选联盟“左翼党”的胜利,分析了德国左翼政党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处境。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一个重大的转型时代,德国社民党的经济政策从施密特政府(1974—1982)的凯恩斯主义到施罗德政府(1998—2005)的社民党版新自由主义都失败了,德国社民党由于失去可行的经济政策而陷入深层危机,此时左翼党派崛起,并提出以再分配和向富…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伊始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国外左翼学者再度重新审视资本主义,他们在客观分析资本主义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基础上,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弊端、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方式等内容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探讨,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危机规模和严重程度的认识可分为两种类型:系统性危机和局部危机;资本主义危机的主要表现包括财富分配悬殊、资本贪婪投机、价值信誉丧失以及社会抗争复苏等;应对危机的方案主要有两种:革新资本主义的制度内改革和超越资本主义的制度外替代。  相似文献   

15.
卡莱茨基与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困境——兼论国际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杂志2011年1月号刊登了希腊学者迪米萃斯·P.索提罗波罗斯题为《卡莱茨基困境:朝向对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解释》的文章。该文认为,迈克尔·卡莱茨基揭示了凯恩斯理论的一个重大困境(即所谓卡莱茨基困境):如果按凯恩斯的理论去做,实现充分就业等目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马恩河谷大学教授、弗朗索瓦·佩鲁研究所主任让·克洛德·德洛奈在题为《对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一个诠释》的论文中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全球化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作者还具体分析了全球化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四个主体即全球垄断企业、国家、支配阶级和被支配阶级的新变化,以及全球化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背景下的竞争关系、对劳动的剥削关系等的新变化。该文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评艾伦·伍德的《资本主义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的起源》是一本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研究著作,也是一本针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性著作。在该书中艾伦·伍德讨论了商业化解说模式的关键点和对这种模式的几个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并对资本主义的起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论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与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实现物质文明的同时,逐步实现了生态文明。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带有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原罪,它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它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物质资源,换取自身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废弃物,换取自身的生活质量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它们推行生态殖民主义,使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匮乏,以此换取自身的物质丰裕和愉悦生活。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在现代文明发展中尚难克服的制度性矛盾。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运用,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已进入与技术发展高度叠合的技术资本主义阶段。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正经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信息时代、数字时代和智能时代带来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的现代性转向、全球流动性与市场竞争性的重塑,为技术资本主义生产出新的"修复—增长"秩序;另一方面,新兴技术的涌现无法真正消解技术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和抗争政治所带来的不稳定状态。尽管技术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本身就值得商榷,它也并未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劳动剥削发生质变,但它对现今技术变革的分析范式甚至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不乏启示。我们需要以审慎的态度批判和借鉴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鲁道夫·希法亭关于他所称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论述了希法亭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同他的改良主义国家学说之间的关系 ;较详细地论述了他的国家学说的发展过程及其与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改良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