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代世界》2008,(1):1-1
福田首相于2007年12月27日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8日与温家宝总理举行会谈,下午与胡锦涛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会见,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福田首相还先后前往天津和山东曲阜参观访问。福田首相此次访华是继两国领导人“破冰”、“融冰”之旅之后,双方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的又一重要举措,对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瑜 《法制博览》2009,(24):6-6
前不久的日本大选,看上去像是对民主制度的反讽。无论谁当选,似乎都是“家族生意”:鸠山由纪夫是前首相鸠山一郎的孙子,而麻生则是前首相吉田茂的外孙。事实上,1994年之后的首相桥本、小渊、小泉、安倍、福田都来自政治世家。日本本届议会则有38%的议员来自政治世家。  相似文献   

3.
连智 《当代世界》2010,(7):70-72
2010年6月4日,曾担任鸠山内阁副首相的菅直人接替鸠山由纪夫出任民主党新党首并就任日本战后第94任、第61位首相。在日本政坛摸爬滚打整整30年的菅直人终于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菅直人是民主党实现历史性政权更替后推出的第二位首相,也是日本国民在连续经历14年的“世袭议员首相”时代后迎来的又一位“平民宰相”。  相似文献   

4.
高洪 《当代世界》2008,(9):15-16
2008年9月1日晚,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宣布辞职。首相辞职使国会休会期间相对平静的日本政坛立刻喧嚣起来,自民党内部倾其全力投入总裁选举,联合政府随之停止了9月既定的政治日程,在野党方面更是躁动不已,纷纷为即将来临的大选秣马厉兵。  相似文献   

5.
中日关系是两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出双边范畴,继2006年10月安倍首相的“破冰之旅”、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2007年12月福田首相的“迎春之旅”后,胡锦涛主席不久将访问日本。为加深对当前中日关系和日本国内形势的了解,本刊特请三位专家分别从2008年中日关系、日本国内政治改革、日本外交战略调整等三个角度撰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林华生 《南风窗》2007,(6):68-70
现在离首相宝座比较近的,该算是麻生太郎、町村信孝、福田康夫、中川秀直等人。但历史证明,离首相宝座距离最短的自民党政治家,往往却当不上首相。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4,(3)
<正>日本的退休首相由于人数众多,政见各异,很难对现政权构成明显的压力。昔日首相对安倍的批判,更多地集中在外交和核电政策上。日本在世的前首相有十多位,最近小泉的前任森喜朗确定出任东京2020年奥运组委会主席,另一位前首相细川护熙正在竞选新一任东京都知事,而不久前包括中曾根康弘、村山富市、小泉纯一郎等前首相纷纷就安倍的政治、外交或核政策发表了批评意见。日本昔日首相这个群体,开始引起世人越来越浓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王屏 《当代世界》2011,(9):27-29
日本自2009年9月“改朝换代”至今已有两年。在经过两任首相执掌政权之后,民主党第三位首相即日本第95位内阁总理大臣于8月30日选举产生。距离下次大选还有两年,本届内阁能否坚持到底还有相当大的疑问。且不说2012年9月份有到期的党代表选举,就是随时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也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9.
小泉纯一郎当初以“改革无禁区”等为标榜登上首相宝座,对外政策采取“对美一边倒”,不惜以一再参拜靖国神社来显示对亚洲的蔑视,对内则高举“邮政民营化改革”的大旗,也曾风光一时,但最终在社会两极分化加剧、外交失策的批判声中下台。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日本新首相安倍搬进了戒备森严的首相官邸.据披露,日本首相官邸安全措施十分严密,整座建筑覆盖着5厘米厚的防弹玻璃,对出入人员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据说即使首相本人忘带通行证,也进不了自己的办公室.实际上,面对不容乐观的安全环境,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官邸都高度戒备,尤其是那些大国的元首官邸.那么,这些官邸到底怎样设防,保镖们又是怎样警戒的呢?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安倍首相第二次执政不久,就提出了要在战后70周年发表"安倍谈话"的构想,而且,这个构想很快就出台了一些方向性的想法,提出要和过去首相的谈话不一样,尤其是要和战后50周年时候的村山富市首相谈话不一样。安倍的一个基本表达意思是,如果都是一样的谈话,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安倍的这种构想,实际上就是  相似文献   

12.
杨芳 《当代世界》2008,(2):22-23
2008年1月18—20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其就任英国首相以来的首度中国之旅。短短的三天访问期间,在积极推销英国的同时,布朗首相集中展示了英国新一届政府的对华政策、立场。中英领导人会晤所达成的积极成果则为未来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相似文献   

13.
陈言 《南风窗》2013,(10):78-79
安倍内阁目前已有4名大臣参拜,这是8月15日日本战败日这天安倍首相参拜的最明显前兆。但对于靖国神社问题、对二战的性质问题,日本舆论已经明显不再支持安倍。安倍内阁在2012年12月26日成立后,即便过了百日与国民及舆论的"蜜月期",也还备受追捧,支持率一个劲地上涨。4月16日,保守派舆论阵地《读卖新闻》的民调结果是,安倍内阁获得了74%的支持率。不过这一切似乎在4月22日麻生太郎副首相等3名内阁成员及100多名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紧接着23日安倍晋三首相模糊"侵略"定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2日至10月21日)9月25日,瑞典新议会举行对现任首相勒文的不信任投票。因多数议员投票反对勒文继续担任首相,勒文被罢免。勒文表示,在新政府组建前,他本人以及现任内阁成员行使过渡政府职责。9月29日,马尔代夫选举委员会发布总统选举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6月21日至7月20日)6月23日,英国就与欧盟关系举行全民公投,脱欧阵营获得1741万票,得票率为51.9%,脱欧阵营获胜,英国成为欧盟历史上首个退出的国家,执政的保守党领袖、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7月11日,内政大臣特雷莎·梅作为唯一候选人,当选保守党新任领袖。7月13日,特雷莎·梅任首相,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特雷  相似文献   

16.
徐敏 《当代世界》2010,(6):64-65,68
2010年5月7日,英国大选揭晓,保守党斩获306个议席,净增近百,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成功与第三大党自民党联合组阁。保守党在野13年后终重返唐宁街10号,卡梅伦也因此成为英国近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  相似文献   

17.
李润泽 《南风窗》2013,(16):74-75
"双面外交"不见得会左右逢源,中韩乃至美国的担忧越来越强烈,而国内的保守派们也对安倍的模棱两可颇为不耻。参议院选举后,他或许就要显露本来面目了。东京永田町(日本参众两院所在地)有一则流传颇广的段子——首相捡到了传说中的神灯。神灯精灵说:给你实现一个愿望!略作思忖后,首相提出:"我要建立长期政权!"神灯面露难色:"政治家让人失望、媒体恶评如潮。想咸鱼  相似文献   

18.
冯磊 《法制博览》2011,(10):34-35
1896年,李鸿章作为大清国全权特使,参加沙皇加冕典礼,随即访欧。当时李已是75岁高龄,据说此次出访他带了口中国式的棺材,准备如果客死他乡就把遗体送回。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李鸿章见到了铁血首相俾斯麦,并且进行了有趣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张琦 《法制博览》2009,(7):62-62
1896年,李鸿章作为大清国全权特使,参加沙皇加冕典礼,随即访欧。当时李已是75岁高龄,据说此次出访他带了口中国式的棺材,准备如果客死他乡就把遗体送回。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李鸿章见到了铁血首相俾斯麦,并且进行了有趣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人物     
《工会博览》2010,(12):8-8
6月2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执政的民主党众参两院议员全体会议上宣布辞去首相职务。此前,日美两国政府就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把普天问基地迁至冲绳县名护市边野古周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