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军 《求索》2011,(12):147-148
《道德经》是一部有着宏伟完整思想体系的智慧之作,它以其特有的视角,探究了万物的本原、宇宙的形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概念,也是老子哲学中最为根本的概念,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及影响,必须首先探讨《道德经》之“道”,揭示老子“道”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王蒙的帮助     
亦杰 《公民导刊》2013,(7):55-55
<正>王蒙在《老子的帮助》一书中,用他的人生体验、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体验、文化体验等对老子的《道德经》加以解读,加深了我对老子思想的理解。老子的《道德经》我曾读过,但体悟不深,有些地方似懂非懂。读了王蒙的解读,觉得很有帮助,所以我说是"王蒙的帮助"。他用亲见、亲闻、亲历对老子的学说提供一个当代中国人的人证、事证,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经》中的哲学思辩、宗教情怀、逆向思维、无为命题、处世奇术、做人奇法等等。比如老子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王蒙解释道:"一切的有都来自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可能产生有,一切的  相似文献   

3.
<正>老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是一部不朽的哲学全书,是老子的传世之作。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和光大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是教育战线的领域和前沿,目前在全国许多中小学校出现了部份学生浏览手机上网中一些极不健康的黄色  相似文献   

4.
“无”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玄奥而精深,本 文试图通过对《道德经》中“无”的形而上含义的分析,结合 “无”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在与西方关于“存在”及“本原” 思想的比较中,揭示老子的“无”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齐晓丽 《前进》2014,(11):55-56
中国古代文化璀璨夺目,源远流长,其中《道德经》是古代智慧的集中展现。《道德经》分道篇、德篇,约五千字,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浩渺如海,是一部个人修身处世的智慧之学。宋太宗说:伯阳(老子字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今天,"中国梦"感召着国人用澎湃的热情、坚强的意志、挥洒的豪情从容坚定地走向光明的未来,《道德经》的丰富内涵在新时代依然闪现熠熠芳华,对于纪检监察干部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党性、水志不辍、奋发进取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管理思想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老子作为中国古代哲人在世界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已经越来越得到举世公认。无论国内国外,对于老子及其辉煌巨著《道德经》的关注与研究,也越来越广泛深入。人们在探索中发现,《道德经》作为“人类的智慧”,极其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部哲学巨著,其思想还被多个领域、多家学派所运用和融通,如尼采所说,“象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管理思想即是这个宝藏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拟对老子管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论断“治大国若烹小鲜”及其对后世治国的影响作些简单的介绍。“治大国若烹小鲜”,见于《道德经》第六十…  相似文献   

7.
王洪平 《人民论坛》2014,(9):209-211
老子哲学以“道”为本,具备唯物主义精神,但又区别于绝对的物质观。老子崇尚阴阳,《道德经》是一本充满辩证法的伟大哲学著作,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得益彰。同时,老子的政治学说带有民本思想,追求“小国寡民”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学说的古典表达。  相似文献   

8.
老子哲学以"道"为本,具备唯物主义精神,但又区别于绝对的物质观。老子崇尚阴阳,《道德经》是一本充满辩证法的伟大哲学著作,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得益彰。同时,老子的政治学说带有民本思想,追求"小国寡民"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学说的古典表达。  相似文献   

9.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经典著作。通过众多的自然界现象、社会上人际关系的行为和人们一般的思维准则,总结出宇宙总规律,即“道”的含义。过去有许多人对老子的学说有误会。从道德经中的“无为”误解为:老子的哲学是消极、落后、无勇气,反历史、反对军备、提倡妥协。其实老子的学说继承了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哲学的中心思想是“道”。从《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继承下来。“道”先天地而存在,“德”因人世而建立。这个宇宙总规律“道”,要求人们接这总规律去办事,不要按不合规律的主观愿望去变干,不破…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读老子庄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又称《道德经》)和《庄子》是先秦诸子中的两部奇书。各以其玄妙、深邃的思想及独具一格的文风给予后世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以巨大的、历久不衰的影响。两书都有积极的思想,也都有消极的思想。毛泽东读《老子》和《庄子》,达到了烂熟于胸的地步;书中的精彩段落和名句,可以信手拈来,并加以引申发挥。为我们树立了阅读和理解《老子》、《庄子》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老子所著《道德经》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曾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两千多年来,对《道德经》研究、注释的书籍、文章种类繁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对于《道德经》的经济思想,却少有学者给予足够的...  相似文献   

12.
夏江敬  徐阳 《理论月刊》2007,(10):175-177
老子《道德经》廖廖五千言,传诵了中华民族道德之源。我国数千年来思想政治发展演变,无不受其熏陶。《道德经》所阐述的思想,突出的是"道"与"自然",为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开山鼻祖,隐含了深刻的荣辱观思想。同时老子的荣辱观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福革 《前沿》2008,(4):186-189
对老子哲学研究,要从整体上把握“道”的根本,进而研究“为学”的内容,明白“为道”之法,读出在“为道”生命中的信仰范导,以及“道”、“德”之关系。这样才能理解《道德经》。对“道”、“德”等问题的理解,只有在全文中才能充分。这是研究老子哲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作为我国道家文化的创始人,他在<道德经>(又叫<老子>)一书中深入阐述了丰富的哲学、伦理、政法、军事等思想,尤其以哲学思想见长.<道德经>哲学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建一代规模,而且对当今世界也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4)
老子的《道德经》虽非长篇大论,但其思想涵盖哲学、政治、军事、管理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如同一部百科全书。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它,往往可以得到不同的收获。从老子"为而不争"的思想观点入手,分析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一些矛盾的缘由,探讨其在处理这些矛盾时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子故里展新姿王富国,王文同鹿邑县地处河南省东部,103万人。2000多年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鼻祖老子(李耳)就诞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流传后世的《道德经》,洋洋五千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其神奇之力穿越时空,在全球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经画集     
张乐群 《前进论坛》2011,(3):65-F0003
《道德经》是2500年前老子的著作,是中华民族的国宝,是人类史上的璀灿明珠,是世界上发行最多的巨著。《道德经》画集八十一章,配八十一幅国画,并加有作者的解读,更适合各种年龄的人学习、理解,老子的智慧让我们一生享用。  相似文献   

18.
《友声》2010,(1)
2009年11月5日,《老子及其道德经的产生过程》出版发布会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举行。该书为斯洛伐克中国友好协会名誉会长、斯洛伐克著名的汉学家、哲学家黑山女士所著,她历经数年对《道德经》进行探索研  相似文献   

19.
苗运才 《前沿》2010,(12):36-39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老子哲学中许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都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围绕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从《道德经》创作的出发点出发,论及了"道法自然"的原则;"以百姓心为心"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争""和同"的外交政策;"小国寡民"的人口政策,发掘了老子哲学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位刘 《当代广西》2005,(11):30-30
前不久,贝尔格莱德出版发行了塞尔维亚语的《道德经》(亦称《老子》),该书一上市就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很快便告罄。一本外国哲学书如此畅销是十分罕见的。其实,西方人早就把《老子》翻译成各种文字了,至今为止,各种外文版的《老子》已有250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老子》了。中国的崛起,需要其他国家的深切理解。而除了经济,文化也是一种重要和不可忽视的软力量。然而,在国外有可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