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玉麟是衡阳县渣江镇人,1816年出生,与曾国藩、左宗棠号为清代三杰。1853年,曾国藩移驻衡阳操练水师,彭玉麟被选入水师做了个营官,在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中,彭玉麟升为水师统帅,成为湘军水师中第一员骁将。由于他战功赫赫,清政府多次封授他高官厚爵,均坚辞不就,被时人称为不要官的将军。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的成功,和他善于选人和用人密切相关。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可概括为注重道德品行,并加以不断的培养磨炼,激发人的潜能,将每个人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正是凭借这种本领,曾国藩成为"一代名臣",晚清最为优秀的领导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马军 《传承》2009,(21):42-44
1863年,曾国藩的幕府来了一个新人。他就是容闳,美国耶鲁大学毕业。曾国藩幕府鼎盛之时,招揽各种人才400人以上。清末著名外交官薛福成的《庸庵笔记》记载,曾国藩的著名幕僚达到83  相似文献   

4.
1864年7月23日,李秀成兵败被俘。28日,曾国藩自安庆到金陵,令李秀成书写供词,即《李秀成自述》。不久,曾国藩命人将李秀成杀害。李秀成牺牲后,曾国藩把他写的自述经过删改并撕毁一部分之后,命人抄写两份,名为《李秀成亲供》,一送清廷军机处,一送安庆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密不外露。直到1963年,曾国藩之曾孙曾约农才把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公布于世。李秀成供词的真伪,曾国藩为何要删改供词,为何要撕毁原稿第74页以后的内容?史学界几乎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5.
李傲雪 《前沿》2010,(8):129-131
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一位重用并善用人才的人物。曾国藩重用人才,固然与其个人认识有关,但也是在理学复兴、理学家们倡言"理学救国"理论的大气候下得以强化的,并且,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成为激发其人才思想发展并付诸实践的重要环境条件。随着时局的变化,曾国藩用人目的和对人才内涵的认识都有所变化,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李鸿章虽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曾国藩门下,但他对曾国藩传授给他的东西,更多的只是吸收其"术",不顾其"道"。在湘军幕府时,某天,李鸿章谎称头疼,不愿参加曾国藩主持的早会,曾国藩几次派人去叫,说是"人不到齐不开饭"。李鸿章只好匆匆前往。曾国藩板着脸没说话,待李鸿章吃完饭,丢下一句:"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  相似文献   

7.
正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著名人物,他在个人修养、品格及才能方面有过人之处。曾国藩死后,清廷赐谥"文正公",这是清政府所能给予臣子的最高评价。中国近现代史上诸多有名望的人物,如李鸿章、梁启超、蒋介石等等,都对曾国藩称赞有加。曾国藩的人生已然达到儒家的立德、立言、立功的高度,即古人所谓"三不朽"的境界。1917年8月,毛泽东给好友黎锦熙的信中,称曾国藩为有"大本大源"之人,并说:  相似文献   

8.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幕府制度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尤以曾国藩幕府盛况空前最有代表性.曾国藩幕府之所以盛况空前,并非一般论者所说的当时客观环境条件使然,而在于曾国藩独特的人才理论与实践起主导作用.他不仅善于识别人才、讲究培育人才的方法,而且更善于任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战略战术思想中的辩证因素易孟醇曾国藩率湘军最后击败太平军,“军容十万转风雷”,这固由多种原因所促成,而他指挥得宜,兵法娴熟,无疑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第一个重视和研究曾国藩兵法的,当推辛亥革命时期的蔡松坡将军。1911年夏,他辑曾国藩与胡林翼的治兵...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为什么借钱过年 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三十一岁的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大约相当于现在国务院部委的副处级)曾国藩在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中写道:  相似文献   

11.
谈到《曾国藩家书》(以下简称家书),不能不先提及曾国藩。在我国,曾国藩是个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传奇人物。民间素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清史稿·曾国藩传》称他"中兴以来,一人而已",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事实上,曾国藩长期以来在民间的显赫声誉,和家书也有很大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前,家书几乎是所有读书人必读的书。直到今天,也仍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成功地避免了程朱理学的空洞说教,继承和发展了王船山思想,其"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来自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曾国藩一生追求本源,道德自我完善的脚步永不停息,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使之成为封建社会完美的道德榜样。  相似文献   

13.
涤生读经史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顺时应变,创立了地方武装湘勇,在清廷八旗、绿营官兵颓败不支时,异军突起,使封建腐朽统治得以苟延残喘;又以湘军主帅、洋务首领的身份著述等身,成为“办事而兼传教之人”:在“朝秦暮楚”的宦海,面对咸丰帝“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的忧叹和猜忌,曾国藩仍能建功立业,持盈保泰。为什么能这样?兹介绍其勤读经史事略一二,亦可知大概。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曾国藩可谓声名煊赫。他不但以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武功”,成了清朝“中兴”的名臣,而且在文学上,以自己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使桐城派古文有了一个“中兴”气象,从而成为“桐城——湘乡派”的盟主,为咸、同间文人们所归向。作为近代古文的一个重要代表,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是应当加以研究的。为此,本文拟对曾国藩的古文理论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死后一百多年,对他政治上的评价,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但是,曾国藩会识才用才这一点上,一百多年来却没有异议。曾国藩在世的时候,李秀成说太平天国的失败足“天王不识贤臣”,而曾国藩的成功则是因为“善识人才”。鉴人之术曾国藩“尤善相士”,特别善于识别知识分子。一次,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3个年轻人。黄昏的时候,曾国藩刚刚回府邸,家人立刻迎了上来,低声告诉曾国藩,李大人推荐的人已经在庭院里等待多时了。曾国藩挥挥手,示意家人退下,自己则悄悄走了过去。  相似文献   

16.
晚清名将曾国藩,去长沙读书以求取功名。他的书桌就在窗前,后来有个叫展大宽的同学来了,因为来得晚,书桌只好安排在墙角。有一天,他突然冲着曾国藩大吼:“亮光都是从窗子照进来的,你凭什么遮挡别人?”曾国藩一声不响地把桌子挪开。但展大宽仍不满意,第二天,他趁曾国藩不在,竟把自己的书桌挪到窗前,把曾国藩的书桌移到墙角。曾国藩看了没说一句话,之后他就一直在墙角的位置读书。后来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展大宽又来寻衅。  相似文献   

17.
刘铁铭 《求索》2011,(9):238-240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主帅,其军事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自始至终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才使一大批仁人志士凝聚在他的周围,这是曾国藩取胜的法宝。曾国藩组建湘军,以忠诚倡天下,用“忠义血性”改变世道人心,这就使他的湘军与日益没落的国家正规军队有了本质的区别。曾国藩以“诚”治军,用曾氏“经济学”取代旧理学成为湘军的思想体系,以“诚”待人,以“诚”召人,以“诚”育人。因为曾国藩的军事德育思想以德为本,把修身提到了最高的位置,所以他的军事德育有其鲜明的特点。他认为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所以他把军队变成了陶冶人才的基地。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训军情理并茂。他为帅以身作则,带兵平易廉洁。他事行霹雳手段,爱民赏罚严明。  相似文献   

18.
9月3日,湖南省双峰县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前锣鼓喧天,彩旗招展。2011湖南双峰·海峡两岸首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三届曾国藩文化旅游节在这里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9.
1851年,太平军从广西出发北进,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发展。清政府八旗、绿营兵根本无法抵挡其进攻。1853年1月,咸丰帝令丁忧在家的曾国藩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湖南团练。从此,曾国藩打着团练旗号,开始筹建近代规模的湘军。他参照明戚继光的束伍成法,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湘军编练体制,对近代军制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就六个方面对曾国藩的后勤保障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曾国藩办洋务,人们往往首先会注意到他办洋务的动机。那么,曾国藩办洋务的动机是什么呢?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曾国藩办洋务的动机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笔者认为,曾国藩办洋务镇压农民起义的动机是有的,但主要还是为了抵御外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