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今日浙江》2013,(4):F0002-F0002,I0001
2012年12月30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盛典上,余姚又一次摘得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桂冠,成为浙江省唯一连续4年获此殊荣的城市,并获得"中国幸福城市最高荣誉大奖"。因为民生建设成绩突出,该市还被授予"中国城市民生成就大奖"。连续4年荣膺  相似文献   

2.
余鑫炎 《政策》2003,(4):16-17
先说名牌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自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名牌"。2001年评选出57个中国名牌,湖北省1个也没有。2002年评选出123个中国名牌,湖北金龙泉啤酒光荣入选,实现了湖北省"中国名牌"零的突破。与其他一些省(市、区)尤其是沿海地区比较起来,湖北的"中国名牌"实在是太少了。作为中部最大城市的武汉,至今没有一个"中国名牌",实在是说不过去。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在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使"中国模式"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特别是乔舒亚.雷默提出"北京共识"以后,"中国模式"得到了众多中外学者的关注。2008年至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然也影响到中国,但中国还是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这就使得"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获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本文对近年来研究"中国模式"的学术成果进行整合,为学术界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中国"入世"10周年利远大于弊贵刊2011年第12期《回眸:中国"入世"10年》的一组报道,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辉煌,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和事实说明了这10年来,中国与世界在发展中实现了双赢,不得不承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入世"l0年,利远大于弊,不仅没有出现担心的问题,反而发展更好。10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得到完善,市场经济观念得到了更深入、更广泛的普及,中国经济也进入了黄金增长的10年。特别是汽车和农业产业,汽车产业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变成全世界第一大生产国,还产生了奇瑞、吉利等民族的汽车产业;在农业  相似文献   

5.
王萍 《中国人大》2013,(7):22-23
什么是中国教育梦?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期明确表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就是中国教育梦。"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国一直在朝这一梦想努力迈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提上重要日程。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无数国人因为参加高考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教育改变命运"的生动诠释。2011年中国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012年更是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6月18日,"魅力东盟·走入中国"文化之旅开幕仪式在防城港市举行。此次活动是东盟国家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的倡议,围绕打造中国与东盟合作"钻石十年",将来自东盟的经贸、文化团队带到中国,通过  相似文献   

7.
两会结束,三、四月份的中国论坛格外活跃,围绕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不同领域、不同特色的峰会、论坛从南到北一个接着一个,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特别吸引记者眼球的国内论坛有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峰会"、"第四届CCS云计算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和在杭州举办的"十城市智慧论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论坛发出的声音,不仅和当下的形势紧密相联,而且诸多观点让记者耳目一新。2012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于2012年3月17~18日在北京钓鱼台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左"的思潮甚嚣尘上,中国改革事业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在此历史紧要关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自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20年来,每当党的执政理念有所发展创新和党的方针政策有所调整之时,就有"左"的暗潮涌现;每当右的思潮如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抬头,也就会激起"左"的暗潮对之口诛笔伐。这种情况总计有四次之多,分别发生在1995~1997年,1998~1999年,2001~2005年,2007~2008年。由于"左"的思潮在中国根深蒂固,所以今天重温邓小平提出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英明论断,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WTO后过渡期" 2004年末在北京召开的"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上,由北京WTO事务中心提交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市场环境和机会》的总报告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这份报告将中国入世后的五年过渡期清晰地划分为前后两段,从2005年1月1日直至中国所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这段时期将被称为"WTO后过渡期"。在"WTO后过渡期",一些经过三年适度保护的产业领域将陆续结束过渡期,开始到达"入世"承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刘彦华 《小康》2015,(1):32-33
"稳",虽然对中国楼市只字未提,但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经济如此定调来看,2015年房价是涨是跌,中国楼市何去何从,关键还在于,谁会先扛不住。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楼市在新常态下步入了"白银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应该如何梳理总结2014年中国楼市发展态势?起落转折的中国楼市在2015年又将走向何方?政策、市场、房企……我们该怎么看、怎么办呢?担忧不等于看衰2014年的中国楼市降温明显,房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6,(9)
正2016年7月24日,在重庆召开的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第33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扬子江药业集团蝉联"2015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榜首,这也是该集团连续第7年跻身全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前三甲。2015年集团产销双双突破500亿元。"十三五"时期,集团将向跻身"千亿俱乐部"的方向迈进。极致品质,淬炼"中国医药最强品牌"。2014—2015年,集团荣获中国品牌榜生物医药板块品牌强度和品牌价值第一,扬子江品牌一举成为中国医药最强品牌。2016年6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在京发布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抗战史的回顾与反思。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问题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并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科学的抗战史观,即习近平抗战史观。作为中国抗战史的真正时间脉络,"十四年抗战"的概念是习近平抗战史观的重要内容。但"八年抗战"的传统提法和"十四年抗战"的正式命名并不矛盾,将中国抗战的时间历程由八年改为十四年也具有历史正当性,因此"十四年抗战"概念经得起历史检验。当下,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的教材体系中全面落实和普及"十四年抗战"概念,是回归历史主流与本质的重要现实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深刻认知。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国际社会继续扩大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广泛认知,牢牢把握"十四年抗战"的历史话语权和概念主导权,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珠三角"地区曾独领风骚多年。中国被誉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而这里被誉为中国的"制造工厂"。在经历30年的快速发展后,"珠三角"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凸现,"珠三角"该何去何从?"制造之城"的瓶颈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解放路7号,已经见不到曾经辉煌的踪迹。30年前,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进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这里诞生。在鼎盛时期的1991年,太平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2015,(3):53
2015年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实施"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对"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主持会议。苗圩指出,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实施"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在有关部  相似文献   

15.
李秀江 《小康》2009,(3):72-73
200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极为艰巨的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困扰中国发展的"三农问题"犹如雪上加霜。2009年一号文件中,关于提高"三农"造血机能的政策有多处,千方百计将资金和政策向农村转移和倾斜,将不失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准备好了吗现在有种说法叫北京奥运会百年圆梦。怎么会有100年之久?1908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天津青年》杂志发表文章,把"奥运会"介绍到中国,并发出"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  相似文献   

17.
正马原,著名先锋作家,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2012年,离开小说创作20年的马原带着新作《牛鬼蛇神》重回人们视野。  相似文献   

18.
杨静 《小康》2012,(4):111
正美国"大选年"和中国"换届年"碰面了,这样的特殊年份二十年才有一次,中美双方在贸易方面最需要的是谨慎,对于中国而言,心态必须平稳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宏观经济在短期内已经见顶,在今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会出现"GDP季度增速跌破9%"的"次萧条"局面,未来宏观经济可能步入"振荡"、"波动"与"相对低速"的过渡期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延续了2009年的反弹趋势,在总体静态上呈现出"GDP增速提升"、"就业形势逆转"等多元景气的局面。但是,从动态趋势角度来看,由于各种不利因素,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虽然不会出现"二次探底",但GDP增速将出现强劲的逐季回落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划定了中国未来发展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路线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经济蓝图,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元年定下了总基调—"稳中求进,改革创新"。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