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马蕾 《传承》2009,(11)
茶叶历来为我国出口大宗,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的崛起,华茶的国际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多方面的挽救措施,试图全面整顿华茶.世博会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增加华茶国际知名度、扩大华茶外销市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着清末民初的中国茶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茶叶检验制度是在印度和日本等国茶业崛起、英美等国茶叶检验制度相继建立、世界茶叶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华茶外销市场不断丧失的背景下逐步建立的。虽然这一制度未能从根本上实现振兴近代中国茶业的目的,但其加强了政府对茶业活动的管理,实现了从被动禁止伪劣茶出口到主动监管和指导茶叶生产的转变,提高了华茶质量,有助于保障茶叶卫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华茶外贸的发展,也为新中国茶叶检验制度的确立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3.
茶叶的产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历唐、宋、元、明,茶叶成为中原地区与西北、康藏高原各族人民经济联系的纽带,茶马互市引为千秋佳话。清中叶以来,我国茶叶一旦进入国际市场便独占鳌头,远销欧、美、非州各地。“十八世纪以来,华茶出口,即已独据王位,称雄于世界者,几达百年之久。”茶叶的质量亦蜚声全球,海外民众倘能一品华茶,无不引为快事。华茶声誉之高,迫使印度、锡兰、日本等地茶叶  相似文献   

4.
由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与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三利广告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9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展会期间将组织“第三届北京·世界茶业论坛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黄德开报道由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与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三利广告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9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展会期间将组织“第三届北京·世界茶业论坛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活动。据组委会介绍,论坛将邀请国内外茶叶专家学者、各主要茶叶协会、产茶地区和茶叶企业代表参加,并将围绕“科技创新与品牌发展”主题,针对如何加快茶叶生产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县域经济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届时,商务部、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等单位的领…  相似文献   

6.
"武夷山是我的福地。"在福州工业路一处简朴安静的院子里,何一心对记者说。46岁那年,何一心生意受挫,变卖了手上的房产、汽配厂和地何一心:祖籍福州。现任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先后获"中国茶业行业年度经济人物"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新茶飘香。走进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茶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排列齐整的金色奖牌,其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佳茶艺品金奖”格外醒目。“这标志着政和工夫·茂旺茶业从中国品牌变成了世界品牌。”南平市与政和县两级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长杨茂旺欣喜地说。  相似文献   

8.
程也 《今日上海》2008,(6):40-41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和“上海国际茶博会”是上海茶界两次重要的展览和贸易活动,从2008年起这两项活动开始战略合作。两大活动的携手使茶文化和茶经济完美和谐统一,加强了资源的整合和深化利用,向国际茶业的旗舰展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杨志玲 《思想战线》2011,37(3):120-123
近代云南茶叶出口贸易是了解近代云南对外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从近代云南茶叶出口的情况来看,茶叶出口拉动了云南茶业经济产业链的发展。由于独特的品质、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政府的大力扶持、云南商品经济的初步繁荣及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云南茶叶出口贸易与茶业经济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正是这种互动,使得近代云南茶业经济繁盛一时,奠定了近代茶业经济在云南经济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杨谊兴 《台声》2014,(7):104-105
<正>6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4北京国际茶业展"、"2014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第22届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北京活动周"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北京福建水产农特产商会茶叶专业委员会(简称"茶专委")理事、台商陈建维参加本次展会。  相似文献   

11.
孙洪升 《思想战线》2006,32(5):128-134
我国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进入唐宋以来,茶业成为社会经济的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茶业经济的异军突起,对唐宋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茶业不仅大大促进了唐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商品经济的力量,而且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袁凯 《小康》2023,(1):42-44
<正>我国茶叶生产广种薄收,单产低,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低,出口茶以低档为主,缺乏名品牌,属于数量型增长。如何由商品营销转型为品牌营销,是我国茶业“做大做强”的关键。近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为我国茶业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是茶叶大国,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10日至13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安溪举行。来自全国各地50个专业茶城、茶叶市场及相关产业机构的2000多名代表参会。茶博会为期4天,以"中国茶·中国梦"为主题,共设1400个标准展位,15家中国百强茶企和世博名茶企业精彩亮相,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以及中华老字号占本届参展企业的65%以上,品牌茶企继续成为参展主  相似文献   

14.
杨志玲 《思想战线》2008,34(2):81-86
明清时期,随着茶叶产区的扩大、茶叶种类的增加、荼业生产及制造工艺的进步、交通的局部改善等,云南茶叶经济的发展跨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云南茶叶无论是产量、制造技术还是贸易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尽管政府行政行为的干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云南茶业经济的发展,使得明清时期云南茶业经济在繁荣中蕴涵着一定的危机,但总的来说.明清时期云南茶业经济仍然呈向上发展的趋势,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云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民 《传承》2009,(18):148-149
明代,随着民间商品经济的繁荣,各地散茶得到蓬勃发展。广西茶业在明以后紧随中国茶叶发展潮流,茶叶生产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到了清代和近代,广西茶叶产区扩大到60多个县,茶叶品种有100多种,其中闻名远近的有桂平西山茶、苍梧六堡茶、横县白毛茶。  相似文献   

16.
明代,随着民间商品经济的繁荣,各地散茶得到蓬勃发展.广西茶业在明以后紧随中国茶叶发展潮流,茶叶生产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到了清代和近代,广西茶叶产区扩大到60多个县,茶叶品种有100多种,其中闻名远近的有桂平西山茶、苍梧六堡茶、横县白毛茶.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云南茶商号日益兴盛,茶商成为云南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茶商的经营活动本质地反映了近代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发展程度、发展方式.也是透视云南近代化的一个窗口.茶商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实行产供销协作的经营方式、创新茶叶产品形态、树立产品品牌、致力于国际化经营的经营特点,体现了云南茶业经济在向近代化转型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茶之兿     
《台声》2008,(11)
近代的台湾茶业发展.与祖国大陆有着几乎相同之处。上世纪80年代,台湾茶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使台湾的茶业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台湾的茶艺,不是形而上的.而是彻头彻尾的茶人理想的回归。艺术地品饮茶.感悟一杯好茶的精神,不仅影响了消费领域的品茶人.更重要的是激发了种  相似文献   

19.
杨瑞荣 《两岸关系》2010,(12):46-47
<正>11月16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台办、农业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茶业协会、农会等16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隆重开幕。本届茶博会实行"会节同办",同期举办武夷山茶节,集茶业展览、商贸、文化、  相似文献   

20.
林思喆 《两岸关系》2014,(11):36-36
<正>以"中国茶·中国梦"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于10月10日至13日在安溪隆重举行。安溪县隶属福建省泉州市,素以"中国乌龙茶之乡"闻名。安溪茶博会从前身"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010年以来,这一立足安溪、融合两岸、服务全球的茶叶博览会,每一年的展会都在升级,今年共有1400个标准展位,为历届之最。如今,安溪茶博会已成为两岸茶界深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得益于泉台两地独特的五缘优势,历届安溪茶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