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特定领域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来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大庆精神,它们产生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以及时代价值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契合性,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缘起,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演进,而大庆精神则是中国革命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这些伟大精神,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大力弘扬“八一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同时所产生的。它既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赣文化的丰富发展,又启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它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敢于斗争、勇于探索,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追求真理、坚定信仰"。"八一精神"虽然产生在中国革命的战争年代,但这一革命精神至今历久弥坚,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们在五四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向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猛烈开火,形成了光辉灿烂、永留史册的五四精神。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时期,五四精神曾遭到一些人的歪曲和否定。什么是五四精神?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  相似文献   

4.
延安精神和兵团精神的共同点是:二者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兵团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延安精神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延安精神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展了延安精神中追求理想的境界。新时期,弘扬兵团精神,要做到"三个特别过硬";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唱响兵团精神,认同兵团精神;增强"兵"的意识;积极推动兵团文化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都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内容,两者都形成和发展于当时特定的革命环境。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的产生,它们产生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科学内涵、历史作用、时代价值都存在延续性,由此可分析出两者“源”与“流”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袁继道 《世纪桥》2012,(17):12-14
本文通过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比较研究,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中国革命的统一性、整体性;关注老区精神的共性。革命老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由各地方党组织,在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的,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今天,研究革命老区精神就是要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从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  相似文献   

7.
文摘     
《红旗文稿》2012,(20):40-41
冷溶: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以"两个务必"为核心,我们党形成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学习西柏坡精神,联系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孕育、发展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它们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党的这些宝贵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关于应  相似文献   

8.
苏锐华 《奋斗》2010,(10):27-27,37
<正>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胜利篇章。同样,黑龙江人民也在极其艰苦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创造出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优秀精神资源财富。它们与延安精神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不断鼓舞着龙江人民克服困难,指引着龙江儿女奋勇开拓,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继承延安精  相似文献   

9.
党员应知     
正什么是大庆精神?概括的说,就是"爱国、创业、求是、奉献"精神。什么是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23):45-45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彻底的革命精神,是升华了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精神,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形象的群体精神。  相似文献   

11.
截至目前,学界对西柏坡精神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与共识:对西柏坡精神产生背景的概括上:"历史性转变"时期;对其主要内容的归纳上:"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尤其体现在对"两个务必"核心地位和实践价值的认同上,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仍然较少;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对西柏坡精神研究提出的要求相比,仍然较弱。与此相关,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探讨西柏坡精神的历史生成和解释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及其党建价值,就成为研究西柏坡精神不应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思想和作风。综观兵团的发展史,延安精神可以说是兵团半个多世纪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动力,才使得兵团能够一如既往地成为新疆生产建设的突击队、生态建设的突击队、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击队。新时期兵团必须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弘扬兵团精神,使兵团成为新疆稳定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刘利 《学习月刊》2014,(20):87-88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精神动力。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继承和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不断赋予大别山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4.
刘明钢 《党史博采》2011,(12):30-32
近些年来,研究和弘扬革命精神的活动蓬勃发展,成果丰硕。许多专家学者也都在革命精神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对90年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历程中产生的革命精神进行了研究总结,将革命精神的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方志敏可说是研究中国革命精神的开拓者、前驱者。他英勇就义前所作的文章《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开创了研究中国革命精神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五四”前夕,有青年朋友来信问:“五四”精神究竟是什么?八十年代的青年如何发扬“五四”精神?现就个人管见,略述几点意见。(一) 由中国青年参加和发动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的运动,  相似文献   

16.
赖华林  付乐 《党史文苑》2011,(20):70-71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是革命传统精神之源。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和弘扬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民主科学精神,对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四"自由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不仅影响了一代"五四"人,而且对"五四"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五四"自由精神的现实诉求是实现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五四"人对自由平等的权利的追求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寻求中华民族自强之路是其真正主旨.重新审视"五四"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进步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治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中培育了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脉相承的太行精神,这是长治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独特政治优势和不竭力量源泉。在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中,要着重发挥革命老区革命遗址多、英雄模范多、光荣传统多的政治优势,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永葆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延安精神作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中国革命精神,是在一定历史语境下选择一定路径以一定形态而出场的。延安精神的出场逻辑表明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必须把握当代语境,回应时代问题;继承延安精神必须把握中国革命精神的内在统一性,厘清延安精神所创造和蕴含的“同一”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苏区精神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建立农村根据地,并在根据地上成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即苏维埃政权阶段而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它继承了井冈山精神,开启了长征精神,并和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今天,苏区精神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