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党内著名的笔杆子,胡乔木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毛泽东曾夸奖他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那么,胡乔木是怎么写文章的呢?"如何使文章按中央的要求能够让人看下去"胡乔木一生撰写、整理、修改的文件、讲话、社论不计其数。他  相似文献   

2.
李文阁 《求是》2013,(5):35-36
改进文风的本质要求,是求真务实。所以,不光要解决怎么写、怎么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写什么、说什么的问题,这是更深层次的改进。文件、讲话、文章,说到底是"内容为王"。内容空洞无物,即使文章写得再漂亮,也只是一个美丽的空壳。或者,大家关  相似文献   

3.
正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文章拟一个精当的标题,向来需作者反复推敲。作为文章大家,毛泽东是拟标题的高手,同时,他还就拟标题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958年1月15日,他同胡乔木、吴冷西谈话时明确指出:"你们办报的不但要会写文章,而且要选好题目,吸引人看你的文章。新闻也得有醒目的标题。"那么,毛泽东眼中的好标题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4.
坚持好民主集中制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坚持好民主集中制要特别重视解决三个问题,即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好民主集中制必须注意消除党内生活的潜规则,坚持好民主集中制的重点是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5.
党内法规清理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标准化是党内法规清理的现实选择。推进党内法规清理工作的标准化,有利于党内法规清理规则的确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推进以及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从标准化理论视角来看,党内法规清理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即"由谁清理""清理什么"和"如何清理",主要包括原则、主体、范围、方式、程序、方法等内容的标准化。实现党内法规清理的标准化,需要在运动式清理的基础上从设立党内法规清理的常设机构、创新党内法规清理的运行模式、完善党内法规清理的保障措施等层面,建立完善党内法规清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在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之初,1980年3月15日,胡乔木与起草小组成员谈话时便提出起草工作要解决好“两个难题”,其中之一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讲坚持毛泽东思想,是讲坚持什么”,并强调,对毛泽东思想既要讲适用于过去的,也要讲适用于现在的,“特别要讲适用于现在的。这个问题在这个文件中一定要答复。不答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全省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班上指出,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要求,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格外关心,强调"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贵州要写好的一篇大文章。"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4,(1):40-40
正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现在是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  相似文献   

9.
据《胡乔木同忆毛泽东》一书介绍:“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后,毛主席写了两个很重要的材料,一是为会议起草‘结论草案’,即《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二是写了一篇长达5万多字的批判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九个文件的文章。”毛泽东针对“九个文件”所写的文章,把王明等人批得体无完肤,其中有两篇文章是专批“经验主义”的,点了周恩来的名,指其为“经验宗派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工程,需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反腐败等方面全面加强、整体推进,通过行之有效的规范路径着力防范和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以达到"固本培元""防微杜渐""激浊扬清""久久为功"的功效,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苑》2012,(21):51-53
1965年12月6日,贺龙突然接到通知:立即到上海去开会。以往通知开会都同时告知会议内容,可是这次没有。前不久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东南沿海战备的通知,贺龙以为会议可能与此有关,临走前,秘书问他要带什么材料,他说带上作战地图。到了上海以后,才知道会议是"要解决罗瑞卿的问题"。贺龙与罗瑞卿,一个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回忆毛泽东的人际交往时,留有这样的鲜明印象:党外友人颇多私交,党内同志多系公往,唯一的例外是陈毅,有诗交,属私交.此话大体不差,只是在党内同志的诗交名单上,至少还应加上胡乔木.胡乔木生于1912年,与毛泽东相差19岁,属于两辈人;胡自20世纪40年代初期起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两人是上下级的关系.毛泽东和他的诗交带有这种亲切而"不拘形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1937年初夏,年仅25岁的胡乔木来到延安。在任中央青委宣传部长期间,他的讲演热情洋溢,文章独具风采,几位老同志发现了这个有才气的青年后,郑重地向毛泽东推荐。毛泽东找胡乔木谈话并认真看过他写的文章后,决定留他在身边工作,时间是1941年。 如果胡乔木不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他可  相似文献   

14.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革命的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经验总结,是实现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党内矛盾、统一全党思想的重要方法。针对当前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严""实"原则,以抓住"关键少数"、弘扬整风精神、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为主要途径,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习近平新时代"批评与自我批评"观对丰富完善党建理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8)
<正>眼下,大引领行动正在各盟市推开,自治区党委制定出台的《关于深入开展五级示范抓引领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的意见》,为各地构建引领网络,解决了"谁来引领""引领什么""如何引领"的问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工作面广,牵扯的单位干部人数多,要确保引领工作取得实效,还需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工作定位问题。大引领行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发展、干部服务群众"这个主题做文章下功夫。要把"引领"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党支部"三个能力",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重视抓好支委分工。落实支委分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响调研发现,有些基层党支部在落实支委分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搞个人说了算,作决策"一锤定音"。有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有意无意地把行政职务带到党内,忽视了党内平等、少数服从多数等原则,喜欢搞"家长制""、一  相似文献   

17.
正1951年初,中联部成立,王稼祥出任首任部长。当时,王稼祥有个工作方法,我们叫它"500字方针"。他提出,中联部要培养出一批国际问题或某一方面的专家,但必须从最基础的资料工作做起。他要求外语干部、业务干部每人每天都要写500字的材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各国共产党的情况,以及针对问题所提出的主张。写好后选一批送交王稼祥审阅。选出比较好的材料,反馈给中联部内部刊物《动向》编写组,不定期地向中央  相似文献   

18.
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同于写一般的党内文件,“慎之又慎”,须臾不可掉以轻心。况且涉及到的都是一些重大、敏感的政治问题,难题之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1980年3月15日,胡乔木作为起草小组负责人,就起草《决议》中遇到的两个难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胡乔木是人们公认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又被邓小平称为"我们党内的第一支笔杆"。而他在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时为自己填写的学术职务,用的是四个字:"党史学者"。的确,在中共党史领域内投入过那么大精力、并且产生了如此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很少有人能同他相比拟。  相似文献   

20.
胡乔木是我们党内著名的理论家、大学者和辞章家.他一生写了大量的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文献,人称“中共中央一枝笔”.在他去世不久,新华社于1992年10月3日发出电讯《胡乔木同志生平》,对胡乔木的一生进行了高度评价:“胡乔木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光辉的一生.他一贯努力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博学深思,勤奋笔耕,经过长时期的刻苦磨炼,终于成为才学超群的在党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和辞章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的思想宣传事业,奉献给了党的重要文献的起草和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