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4,(9):8-8
3月6日上午,贵州代表团开放日吸引了众多中外媒体。在记者提问阶段,记者问:“贵州保持多年高速增长,在国家从强调速度转向强调质量的背景下,贵州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代表回答说。贵州的基础设施、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都处在加快发展阶段,这也决定了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相似文献   

2.
姚远 《当代贵州》2016,(9):18-19
正青山绿水养眼、蓝天净土养肺、传统饮食养颜、民族文化养心、田园生活养神。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宝贝,黔东南就是贵州的"聚宝盆"。珍惜"十二五"发展的"六个最"当代贵州:在刚刚发布的《黔东南州政府报告》中,记者发现两个亮点:"十二五"期间,黔东南州的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挂末跃升到中游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4%,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而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5%,高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经济动力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风生水起、"双千工程"提质增效,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向优、质量提升的后发赶超良好势头。快速增长,贵州经济增速表现不俗!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6769.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经济增速持续领先,赶超进位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徐静 《当代贵州》2015,(8):52-53
<正>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贵州过去发展慢、欠账多,还是要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切中了贵州的要害。贵州既是一个经济洼地,又是一个生态脆弱区,必须既要发展又要保护。尤其是贵州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在新常态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交通改善、政策优惠、宣传加强等多种利好因素的叠加释放下,贵州旅游风生水起。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7.7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7599.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5%、35.2%。随着贵州旅游持续"井喷式"增长,旅游服务水平也在经受"大考"。如何查漏补缺,打造满意旅游品牌,保障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就此专访了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是发展进步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开放型经济是现代经济的本质特点。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时代发展贵州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既是不断满足贵州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是适应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传统发展方式转向"创新型""质量型""美好型"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一、贵州小康路成效贵州在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惠民工程中,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等对贵州小康路建设的支持,加快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资料显示:2014上半年贵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6%、公路运输量增长28.4%、建筑业增长20.1%、三产增长10.2%、一产增长6.1%,贵州6个指标增速在全国名列  相似文献   

8.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多次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围绕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目标,贵州坚持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走进田野、深入乡村,采访贵州如何"农业强则百业兴"。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全国和各省份的经济数据。贵州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增速高于预期目标0.4个百分点,是全国保持两位数增长的3个省份之一。一季度是全年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全年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过去两年,贵州一季度与全年经济增速差距均不超过0.1个百分点,可以预判今年继续实现两位数增长问题不大。这样,贵州的经济发展速度从过去5年到现在,已经处于一种持续稳定的追赶态势,契合经济学"追赶周期"框架的高速追赶阶段前端。当然,"追赶周期"是一种潜在的后发地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旅游业持续"井喷"增长。2018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贵州旅游业继续保持"井喷"增长态势,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7.7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5%;旅游总收入7599.27亿元,增长35.2%。旅游"井喷",早已经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标签。2016年,贵州接待游客5.31亿人次;2017年,这一数字变成7.44亿人次。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67亿人次、94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3%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两只脚"一起走、坚持政府与市场"两只手"一起用。6月9日,贵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强调,坚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两只脚"一起走、坚持政府与市场"两只手"一起用。在增长压力大、赶超任务重、小康时间紧的关键时刻,贵州以"改革促进派"姿态,很清晰地强调了推动跨越中需要重视的三大问题,为全省改革发展"一盘棋"厘定了思路和逻辑。  相似文献   

12.
喻丹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1,(35):14-16
城镇化动力来源于工业化,着力点在产业化,本质在市民化。2010年,是贵州"三化"同步的第一年。在1978-2010年贵州与全国城镇化水平增长比较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2009-2010年区间,贵州的线段在最后那里,扬起了俏皮的尾巴,有一个明显上升的幅度。这一年里,贵州城镇化建设处于什么态势?取得哪些进展?存在什么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六盘水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奋勇前行。新常态催生新机遇,新机遇孕育新动力。今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作为六盘水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增长的常态就是高速增长。在过去40年里,贵州经济增速低于8%的只有7个年份,其余33年均保持了高速增长。我国现阶段一般将高速增长定义为8%以上的GDP增长率。按此定义,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增长的常态就是高速增长。在过去40年里,贵州经济增速低于8%的只有7个年份,其余33年均保持了高速增长。1979—2017年,贵州GDP增长10.14%。以生产总值衡量,贵州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国民财富,比1413年建省到改革开放前这565年创造的  相似文献   

15.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关键靠人才,很多领域必须靠技能人才.但就目前而言,技术技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依然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技能贵州",蓄势起航.2021年12月22日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强调要抓实"技能贵州"建设,不断提升贵州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教育部与...  相似文献   

16.
近日,锦屏县和天柱县两口地热井项目通过评审并启动施工,标志着贵州省地热资源"探采分离"改革试点的十口地热井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温泉(地热)资源"探采分离"改革试点如何助推贵州"中国温泉省"建设?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赤兵。  相似文献   

17.
正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增速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8年保持全国前三位……这组数字,是贵州不甘垫底、奋力攀高,实现赶超进位历史性跨越的真切写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8月9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贵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国新办举行。会场外,同步举行"决战脱贫攻坚中的多彩贵州"发展成就展。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浓缩了70年来贵州的发展成就、奋进历程。一张张历史图片、一组组对比数据、一个个实物模型,彰显贵州的发展自信、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我国农业需要在品种、种植、加工等方面着手,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目前,贵州正推进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做大"辣"产业、写好"辣"文章。贵州种植辣椒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之政府在辣椒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目前贵州已经成为全国辣椒生产第一大省,在行业内具有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今年省两会上提出:"围绕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动‘黔货出山’如猛虎下山,真正风行天下。""出山"的"黔货"优势在哪?"贵州绿"的价值何在?未来该如何发展?对此,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包晓斌。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