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犯罪对城市治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我国城市治安影响最大的是流动人口犯罪,而流动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民,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基本上就是流动农民犯罪问题。同时,在我国城市中,农民犯罪最为突出的地域在城郊结合部地区。农民犯罪可按地域不同分为两大类型,即农村中的农民  相似文献   

2.
人口流动对人口控制的挑战及对策研究程冬人口流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流动人口与早婚早育、多胎生育并列为我国人口控制中的三大难题,而流动人口又被列为目前城市人口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发达,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当前...  相似文献   

3.
人口流动下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年富力强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对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整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城乡社会保障资源的配置。我国学术界对如何构建和完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已开展了较长时期的讨论,其中围绕是建立统一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还是城乡分离的制度安排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讨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城乡人口流动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即使考虑到流动人口,也主要是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保障机制作为缓和城市保障资源的一个举措,而缺乏针对人口流动下的城乡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乡——城人口流动下的保障资源流转与社会保…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敞开了大门,全国各地大量人口(主要是农民)来到北京从事各种工作。目前这类流动人口总数已高达三百多万,给城市各方面带来诸多影响,再加上近年来治安恶化,犯罪分子中外来人员占了较大的比例。因此导致一些人对外来人口以及国内人员的流动产生一些看法,有的在  相似文献   

5.
陈岱云 《求索》2014,(12):4-11
当前,人们关注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人口结构型流动,或者说主要是农民进城务工的流动,正是这种人口流动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促进了人口产业结构转型,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因而,在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理念下党和政府更加关注解决农民工问题和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使我国人口流动实现了从制度限制、排斥到政府引导、社会推动的转变,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充分体现了嬗变的制度对人口结构型流动的影响,促进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彰显了中国社会的重大进步。然而,在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受制于制度的突出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和制度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发展现状及近中期趋势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亮 《前沿》2004,(12):217-218
马克思指出 :“没有城市 ,文明就很少有可能兴起”、“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 ,城市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聚集之地 ,而且是精神财富聚集之地。城市化的过程 ,既是人口聚集、财富聚集、技术聚集和服务聚集的过程 ,也是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 ,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必经的历史阶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 ,在 13亿人口中有 70 %即 9亿农民 ,据估计 ,我国目前农村有 2亿剩余劳动力。未来 2 0年 ,中国每年将有 12 0 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因此 ,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劳动力已从单纯的农民身份发展为拥有农民和城市工人的双重身份(本文所指农村劳动力特指进城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至今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已经形成1.3亿人的规模,他们为国  相似文献   

8.
刘正奎 《中国减灾》2012,(17):18-19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国家人口计生委2012年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近2.3亿,其中绝大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在进入城市和发达  相似文献   

9.
叶裕民 《小康》2014,(11):24-24
中国的新型城市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是重点,这是新型城市化的起点。我觉得城市化是通过两个转移实现两个转化的过程,一个是空间转移,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空间转移的重点。第二个转移是社会转移,或者是社会流动,从面对城乡所有的中低收入者阶层,包括流动人口向中间者阶层,进而向中产阶级流动,最终构建成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0.
徐勇 《人大建设》2008,(1):54-54
《社会科学报》近日刊登华中科技大学农村研究中心徐勇的一份调查说,人们在关注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秩序的冲击时,却往往忽视农村流动人口对乡村秩序的冲击。事实上。现阶段农村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也使乡村陷入了一种“治理性困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加入WTO,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峰 《公安研究》2012,(5):30-3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人财物大范围流动,公安机关在服务管理流动人口工作中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针对流动人口存在底数不清、违法犯罪增多、自觉融入城市意识淡薄等问题,应在加强流动人1:2的同城待遇保障、提高其主动登记意识、加强有关部门综合管理服务、提高信息交换互通共享等方面,革除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弊端,提高流动入口管理服务水平和实效,减轻流动人口对城市治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出现能极大的促进生产社会化进程,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并呈逐年递增之势。据统计,仅太原市杏花岭区1998年全区有流动人口15349人,1999年为20687人,2000年则达到24579人;人口的流动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外来人口就业等问题,另一方面也给该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注入了活力。在相当多的行业里,流动人口发挥出了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因此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当前城市发展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12亿人口,其中80%是农民,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国家。“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从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民工潮”的形式一浪涌似一浪地冲入城市,城乡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其规模之大、增长之快,史无前例。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教授说过中国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人口,一个是农业。而这两个问题的焦点,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1、农村流余劳…  相似文献   

15.
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是人口流动的前提条件.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社会治安控制模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探讨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趋势、形成机制及其对社会经济、治安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旨在为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所谓农民市民化就是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就是减少农民,降低农村人口比重,增加城市人口的过程,因而农民市民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城市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等于农民市民化,而要实现农民市民化,必须先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  相似文献   

17.
何文举  殷志云 《求索》2007,(5):64-65
中国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采取的不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普遍采取的劳动力和人口转移方式,而是农民工流动方式。因此,如何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如何构建其支持系统,乏蓝本可复制。本文从市场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社会支持体系三个维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 90年代初始,我国出现了由西、北向东、南为主要地域特征,由农村向城市为主要流向的人口大流动,包括流出和流入两个方面。人口流出的社会原因有:农村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投入与产出比例不合理;农民负担过重;城乡壁垒政策松动;都市化进程的客观需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要注意现在的流动人口已由开始的单元化形态转向多元化形态,即从过去单一以农民为主变为下岗工人、科研人员等的大汇合。受失业和职工下岗的双重冲击,我国的流动人口在成份及流向上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应当引起理论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关注。流出人口的结构特点为:男性多于女性;18—35岁者占绝大多数;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人口流动引发的最突出的社会负面影响是犯罪潮。流出人口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变无序管理为有序管理。  相似文献   

19.
“民工潮”:农村再次包围城市本刊记者张纯颖·引言·目前,我国约有1.5亿农业劳动力处于绝对和相对剩余状态。人口的过度膨胀和资源的相对不足,引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对策,1993年8月4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在京联合举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讨会。会议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潘岳主持。与会的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部分专家、学者就此展开了认真、深入的探讨。现将与会者的部分发言综述如下。“民工潮”的不可逆转之势国家体改委农村体改司司长李修义认为:新中国40年来,我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8亿农民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反映出的问题就是在工业化过程中,我们的城镇建设是落后的,表现之一就是“民工潮”。对“民工潮”的出现,总的来说要作肯定性的评价,农村剩余人口的流动同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要求是一致的。国家计委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劳动力研究室副主任辛仁周也认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是由许多原因促成的。首先我国耕地大面积减少,而且大部分是城镇周围的良田,所处地区是劳力密集地区,加剧了劳动力的转移。再有从资金方  相似文献   

20.
暂住流动人口是针对当地常住户口而提出的一个新的人口管理概念 ,也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农村中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方针、政策的调整极大地焕发出人民群众劳动的积极性 ,农村中绝大多数地区温饱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要求寻找新的出路 ,于是出现了“民工潮”。他们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内地向沿海流动 ,贫困山区向富裕开发区域流动 ,人口密集地区向人口稀疏地区流动。党中央提出开发大西北后 ,各类人员又潮水般地涌向大西北。暂住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