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读者一看这个题目,也许就会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因为众所周知,阿Q还未结婚,就被砍了脑袋,请问他的子孙从何而来?如果把“子孙“二字改为“徒子徒孙“,那就容易理解得多了。一个人虽然死了,如果能有许多人继承他的衣缽,发扬他的精神,成为他的徒子徒孙,他就可谓“精神不死,浩气长存“,虽死不朽,长存天地之间。阿Q是颇有一点“精神“的,这就是顶顶大名的“阿Q精神“。例如挨人打了,当面不敢反抗,背后骂一声“儿子打老子“,也就算出  相似文献   

2.
王涛 《中国保安》2014,(16):39-43
“心理压力啊,当然有了!”面对记者关于心理问题的提问.在北京丰台一小区执勤的保安员张斌说道,“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我们在小区做保安员,任务就是保护好小区的安全,只要小区里不出问题.我们就算尽职了。可我们在小区门口执勤,临着马路,如果马路上发生了争执,你说我们管不管?管,那是我们耿责范围之外的事;不管,会有路人来找你,要你去管,管不好了还可能被打、被骂。说实在的,我们的压力真是不小”。  相似文献   

3.
西门小刀 《乡音》2014,(4):45-45
唐时,四川人陈子昂学有所成,从家乡来到首都,想亲眼见识见识当时的国际大都会长安是个什么样子来到长安后,陈子昂才发现这真真是个好地方,他要不待在京城,那这辈子就算枉活了反正他老家有的是钱,房子、伙食是不用愁的就这样,陈子昂在长安“乐不思蜀”地一待就是10年。  相似文献   

4.
李峰 《半月谈》2004,(16):67-67
美国向伊拉克“交还”了主权,如何评价这场战争的结局.成了美国和国际舆论的焦点。明眼人看得出,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动力、指挥这场战争的大脑神经,外交上是单边主义,军事上是先发制人战略。说白点,单边主义就是“美国利益第一主义”,先发制人战略就是“想打谁就打谁战略”,“打谁都有理战略”。这就把世界和平放在了由“两霸论”组装的不定时炸弹上.铸成了实实在在的“美国成胁论”。  相似文献   

5.
在南京官场幕后,吴稚晖素有“疯狗”和“妖怪”之称,逮着谁咬谁,资深要员、各界名流都畏他三分。可唯独有三人他不敢骂:孙中山、蔡元培和蒋介石。蒋介石需要帮忙时,他会主动献计献策;蒋介石遇到难关时,他会做其他人想做又不好做、不敢做的事;而在平时,他则养气待发,时刻准备听从蒋的召唤。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看过一个关于“110”报警服务的电视咨询节目,一位警官同志说:“110”报警服务台的承诺是“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有求必应。”在场的咨询者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问“110”管不管。回答是:只要群众有要求,“110”就去做。提问者欣欣然。以前,妇孺皆知“110”是匪警电话,只有发生匪情时方可拨打。这几年不同了。不时听说有人打“110”,让警察给他扛煤气罐,或让警察为他打开披风掩上的门,甚至有人让警察为他把不慎掉进厕所的钥匙捞出来……“110”好像和“117”差不多了,随便打,随意打,想打就可打。“117”只告诉你“下面音响是北京时间×点×分。”而“110”对你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总理近来一直和人们演算“13亿的乘除法”。他说:“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  相似文献   

8.
论退休     
刘援朝 《人大论坛》2010,(10):54-54
到了规定的年龄,该退休的都得退休,不管你当不当官,不管你官有多大,谁也绕不过这座“奈何桥”。 退休是人生的分水岭。退休之后,一切都与从前不一样: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待遇、你与别人的关系、别人与你的关系等等。而且,总体说都不如从前。因此,虽说人人都知道“终究会有这一天”,但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时,谁也不愿去想它,尤其是官当得越大的人,越不愿去想它,因为“退了”就意味着“休”了。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一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通过小说和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而广为人知它再鲜明不过地揭示出了已经漂洋过海和即将漂洋过海的人们那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当主人公王启明在纽约的大街上骂天骂他骂美国时所有的人都感到解气.却又有一丝无奈,然后依然争先恐后地涌向那变换着天堂与地狱幻影的远方。这一切仅仅是几年前的事情。“我想,如果是在今天王启明就不用在纽约骂大街了。他可以回来搞一个网络公司。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硕士生张正说。当时许多人是将《北…  相似文献   

10.
胡玥 《人民公安》2009,(14):46-49
他说着,无意间作了一个挥手的动作,那个喊不许动的以为他要夺枪,挥手就是一枪,把那人的腿打瘸了。原来是真的劫匪?不是闹着玩的!那被打瘸的人立刻就傻在那儿再也不敢吱声了。  相似文献   

11.
舅舅的钱包     
孩提时,乡下的舅舅常来我家,最令我难忘的就是他的钱包_一个小小的包囊,就像一个烟袋,一根线从包进穿过,只要把线两头一系,就把那囊口给封住户。记得在我六岁那年,我和舅舅在我家院子里玩,出于好奇,解了舅舅的钱包,一不小心,钱包里的硬币便掉落下来,其中几枚从阴沟上面的石板缝中掉下去。舅舅好不容易才挪开石板,找回了那几枚硬币。舅舅走后,妈妈便狠狠地数落了我一顿:“舅舅的钱来得很不容易,不然他也不会费力地去找那几分钱。不过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不会饿肚子。”打那以后,我好久未见舅舅.听说他到沿海什么地方打…  相似文献   

12.
采访前就听说刘正东是个“大忙人”,这日一见果不其然。约好下午1点,他却迟到了近20分钟——原来恰巧有群众送来信访件,对于这样的信任和期盼,刘正东再忙,也不能辜负。  相似文献   

13.
“敢”和“怕”,是相对而言的。“敢”,就是“不怕”;“怕”,就是“不敢”。很多事情要想做好,就需有一个“敢”字,去掉一个“怕”字。譬如兴办企业,在现今改革开放大潮中,作为一个企业家,就要有“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创造出更多的机遇,增加成功的概率,求得企业更快的发展。如果怕这怕那,不敢大胆地“试”,不敢先迈几步,  相似文献   

14.
(一)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小细胞,它主要的社会职责是:巩固以爱情为基础的夫妻关系、养育好子女、赡养好老人。因此,异性结婚后所组成的家庭,也承担着“生儿育女”的崇高社会职责,因为这是人类种族延续和造就社会劳动后备军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鲁迅先生也指责过旧中国的陋习是:“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里,教育子女对家长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家庭幸福的…  相似文献   

15.
胡伟 《传承》2013,(1):52-5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惩治腐败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他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毛志成 《北京观察》2001,(10):44-45
你尽可以说眼下的中国文化、艺术有史以来最繁荣,最自由,也最丰富多彩、五颜六色,名副其实地实现了多元化、多极化。而且,这样的看法绝对有道理也有依据。无论是谁,也无论是什么文化主张或艺术类别,想捧谁、骂谁都可以撒着欢地捧或骂,都可以百无顾忌地自成一家,自标一派,自逞一艺。也就是说,都有出现权、存在权,绝不会担心谁打倒了谁,谁否定了谁。当年像“专政”那样的霸道勾当,现在已近于彻底被瓦解、被粉碎。为此我真想由衷地高呼万岁,报之以喊破喉咙大赞其盛世风光。例如,你想骂秦桧,骂西太后,骂汪精卫,骂戴笠,或骂小说  相似文献   

17.
成都陕西街一间不到20平方米大小 的房间内,从地面到天花板,1800多件各式各样的古旧钟表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摆放在木架上。在这些钟表的重重簇拥中,安祥地坐着一位花甲老人他就是王泽润,一个一生倾其所有,情有独“钟”的人。 说起收藏钟表的经历,王老先生说这应归功于他的“败家”之功。少年时王泽润无意中被家里的一台旧钟所吸引好奇的他便把钟拆下来观看,过后就还不了原,父母骂他是“败家子”,还挨了一顿打。然而钟表不停转动的指针却依然使他着迷;后来在钟表元件厂工作的哥哥帮助下,他很快就学会了钟表修理技术,也正…  相似文献   

18.
朋友最近买了一辆100多万元的好车,只要有活动,哪怕只有三四百米远,也要开着它。朋友是苦中出身,现在做了老板,开了豪车,本想多听些他人的赞美。说也怪,别人似乎并没有将他的新车当回事,即使他有意识引导,别人也常常转移话题。我问朋友:“你想知道原因吗?”朋友说:“想知道。”我告诉他:“当你将好车开到那些老板们中间,人家可能出于好奇问一问性能、价格;当你将好车开到穷人中间,人家只会认为你是在炫耀,穷人是无钱买车的人,他们的生活跟你不在同一种水平线,你喜欢的东西他们未必喜欢,你追求的东西他们未必会去追求。”朋友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口棺材。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 ?想到这,他那当官的喜悦没有了。于是,他就叫了个算命的给算一下。刚把那个梦说完,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怎么是一个好梦呢 ?”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算命的马上说:“‘棺材’就是‘官财’。你当官了,就有财了。这不是好事吗 ?”果然,没多久他的…  相似文献   

20.
有十个老头,相约每人带一壶酒来,大家聚餐,开一个欢乐的酒会。一个老头有私心,他想,我带一壶水去,混放在一起,谁也不知道。于是就灌了一壶白水去了。谁知别人也和他一样,大家都带了白水去。到喝酒时,可就热闹了。倒了一杯,发现一点酒味没有,以为是自己那壶水,不好说酒淡,反而啧啧称赞:“好酒。好酒。喷香,爽口。”就这样,大家喝了一肚子白水,还连连夸奖:“这酒真好,真好。”说这个故事奇,奇就奇在一个老头有私心,两个老头有私心,怎么八个、九个、十个老头都有私心?同样的私心,同样的欲念,同样的机会,同样的伎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