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警纠察兵     
特警纠察兵明建新,罗晓毅,袁志林在首都北京的繁华街区、人们经常会发现一对对武装巡逻的武警战士,他们身穿马裤呢校官警服,佩带鲜红的“V”字型警衔,左臂佩戴“纠察”臂章、腰挂警棍、手拿对讲机……他们就是特警支队纠察兵,肩负着监督外出武警官兵的警容风纪,打...  相似文献   

2.
派出所民警参与“计划生育”抓人对吗?编辑同志:我有一个亲戚,因躲避计划生育外出,当地派出所民警到我家来找。我大哥说亲戚未到我家,派出所民警就把我大哥带走了。请问:派出所民警这样做合法吗?李二成李二成同志:派出所民警的主要任务是参与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  相似文献   

3.
2002年1月1日零时,四川省德阳市“三警联勤联防”全面启动,巡逻民警中的步巡民警执勤时着便装,分散到市区15个派出所的治安复杂地域实行24小时隐身执勤,与分局的刑警、派出所驻段民警加强联勤联防,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时空控制,初步形成了“打、防、控”一体化,共同构筑起市区社会治安防范网络。三警联勤联防启动七天,仅巡逻民警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9人,破获盗窃、扒窃团伙四个,追回被盗摩托车两辆,汽车五辆和价值30多万元的赃物,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市区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  相似文献   

4.
安危须仗出群才──访北京朝阳区南磨房派出所所长谢冬生本刊记者丁晓璐,王玉田“派出所长怎么当?民警队伍怎么带?要我说简单,一句话,就是要让民警心服。”谢冬生说话,坦诚、直率,让人耳目一新。记者眼前的谢冬生面容疲倦、声音嘶哑、双眼布满血丝。所里民警告诉我...  相似文献   

5.
生死碰撞     
1尉敬民是黑龙江省嫩江县公安局长福派出所的民警今年33岁,个头不高,身体单薄,瘦瘦的身板瘦瘦的脸,一笑还露出一口不甚整齐的牙齿。从警好几年了,既没立过功也没受过处分,属于那些千千万万普通的人民警察中的一个。稍稍特殊点的是他会写,因此,和其他农村民警相比,显得文化稍稍高一点。平日派出所里写写画画的事也都由他来完成,有人就说他是“儒警”。还有一点需要提一提,那就是他日子过得挺紧。按说,他们两口子都上班,妻子还是教师,不应该这样。可乡里年年欠民警的工资,累计到一起快有两年了。案件发生那天,他在所里一…  相似文献   

6.
□全国公安机关创建“人民满意派出所”活动方兴未艾,福建省三明市为何冒出“人民不满意派出所”?此举是不是给公安机关抹黑?会不会挫伤民警的积极性?老百姓对它怎样看?这是一块特殊的铜匾。它悬挂在福建省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荆西派出所所长办公室。走进这间办公室...  相似文献   

7.
患癌九年     
现年35岁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军,是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让胡路分局创新派出所第二警务区警他1985年警校毕业以后,一真从事管片户籍民警工作。在不太长的公安生涯中,他先后被评为区“十佳公仆”;市“十佳民警”、优秀民警,政法系统“十大标兵”、“十佳人民满意警官”省政法战线杰出民警、优秀民警,荣社二等功一次。1990年12月初,李军开始感到意欲不振,四肢无力,腹部疼痛,身体状四一千比一天举n派出所的同志们都为他到医院检查一下。当时,正值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加之苦区片大、瓜多、情况复杂,他放心不下,@没有去看医…  相似文献   

8.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8,(24):60-61
民警来信:我是一名八警不到一年的民警,当初由于公务员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被分配到比较偏远的派出所。由于派出所远离城市,我又人生地不熟,一直不能适应这里的工作。在学校时我是学侦查的,到派出所后领导分配我做户籍管理工作,我心里非常不情愿,但由于刚到这里,为了不给领导和同志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就违心地承担下来。  相似文献   

9.
警民关系契合点———“警挂村”□万贵华庄岱龙魏国昆1997年1月,广东五华县公安局机关的265名中青年民警走出机关与县城水寨、大坝、河东三镇265个重点村挂钩,配合派出所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一年多来,民警所挂镇的刑事发案比上年下降148%,治安案件、...  相似文献   

10.
在“三项教育”中,分离 10%到 5%的民警离岗培训,对每个民警来说,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而在参加第一批“三项教育”的江苏省无锡市公安系统,却有 500余名民警主动写申请要求参加分离培训。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1月 3日,笔者来到该市的离岗民警培训班,走访了二位正在参加培训的民警,且听他们如何说。      赖青,无锡市公安局崇安分局崇安寺派出所民警, 33岁, 13年警龄。   “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曾是我儿时就有的理想。在高考填志愿时,我一古脑儿全填了公安类院校。 1988年,我从无锡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如愿当上了一…  相似文献   

11.
民警老黄     
民警老黄○范明怀老黄不老。老黄不过三十六七岁。初识老黄,是随警采访抓捕在逃案犯的那天晚上。之前也听说,他在刑警队、派出所都呆过,工作上很有一手,不过“官运”不好,20年警龄了却什么“长”也不是。那天晚上9点多钟,我和刑警队的几个同志由老黄带路乘一辆旧...  相似文献   

12.
方广吉同志是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南沙派出所的民警。他参警12年,一直牢记人民警察的宗旨,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忠实履行公安民警的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先后被辽宁省委、省政府分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方广吉同志是人民警察的杰出代表,是公安机关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大力宣传和学习方广吉同志默默奉献、甘当公仆的精神,对于加快我市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探讨方广吉同志的成长过程又可从中给予我们…  相似文献   

13.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8,(19):60-61
民警来信: 我今年26岁.在派出所上班.我丈夫是政府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原先两个人感情很好。由于派出所工作特别忙,我经常加班加点到很晚。开始那段时间丈夫很理解我.遗憾的是这样的时间没有持续多久。不久我怀孕了.本来是件令我们高兴的事情.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不但不照顾我.家务活也干得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4.
半月要闻     
半月要闻民警录用辞退有法可依为解决公安机关长期存在的进人把关不严、清除不适合做公安工作的人员“出口”不畅通的问题,公安部和人事部最近联合发布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办法》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Q录用办法重点对人民警察录用计划、报考人民警察的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祖国北疆黑龙江广大公安民警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2月20日早晨一上班,省公安厅党委召开各处室一把手紧急会议,在厅领导带领下,全体进行默哀。当时正值厅机关连续4天收看大型纪录片《邓小平),许多机关民警写观后感畅谈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突然传来噩耗,许多同志感到一时难以接受。厅长徐衍东说:“现在我们只有把这种悲痛化作力量,认真贯彻公安部最近的指示,做好公安工作,以实际行动寄托我们的哀思。”全国公安战线的一面红旗——东莱派出所的民警听到…  相似文献   

16.
青春与蓝盾同辉──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杨建平王晋汉,蓝霁霞1995年3月8日,在新乡市公安系统的表彰大会上,市公安局客运总站派出所民警杨建平激动地从省公安厅领导手中接过“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证书。参加工作仅仅5年,杨建平获得的荣誉多得有些令人目不...  相似文献   

17.
济南交警     
1995年10月16日,全国公安机关学习济南交警先进经验现场会在济南召开。江泽民总书记为济南交警题词:“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此前的10月11民公安部作出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向济南交警支队学习的活动。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持从严治警方针、抓党建、带队伍、促工作,从查找自身差距入手,大练基本功,狠抓规范化值勤,依法文明管理,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最成效。这支由1400多人组成的交警队伍,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严整的警容风纪,规范的交通指挥动作,文明公正的执法行为,热情周至’J的便民服务,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  相似文献   

18.
刘平  樊新河 《公安教育》2000,(5):16-18,,29,
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好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公安队伍,按照公安部党委提出的“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工作指导方针,西安市公安局积极探索队伍建设的新路子,于1995年7月,推出了“形象工程”建设。它以抓警察形象为切入点,以“文明服务,规范管理,务实高效,廉洁勤政”为主要内容,旨在强化民警素质,呼唤宗旨意识,重塑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首先,他们以西安市交警为突破日,进而在全市公安机关铺开,并重点推出派出所“形象工程”。在着力解决严整警容,热情服务,公正执法,规范管理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劫匪年仅十六岁……段占周陈志欣1997年9月22日晚11时,两名男青年扭着一个身材瘦小、学生模样的少年来到少林派出所,其中一人对值班民警报称:“他抢劫我的出租车,还砸伤了我的同伴蔺某……”“抢车?伤人?”值班民警不由审视一眼惊慌未定的少年和那位身高1...  相似文献   

20.
朱宗保 《人民公安》2012,(18):41-41
我也有一位师傅,不过他念的不是"紧箍咒",而是"调解经",因为他是一名派出所民警——老徐。 《大话西游》里,师傅唐僧的话痨功夫,实在是令人忍俊不止,佩服不已。很荣幸,我也有这么一位师傅,不过他念的不是"紧箍咒",而是"调解经",他是派出所民警老徐。 刚从警时,我对调解那些家庭、邻里、同事之间鸡毛蒜皮的矛盾纠纷很是头疼,一丁点大的事情,没完没了跟你扯.我话说轻了解决不了问题,说重了还被指责态度不好。可许多难题到了老徐那里,却是迎刃而解,化千戈为玉帛。我向师傅取经,他说:“调解纠纷就像医生看病,语言交流是必须的过程,不然你怎么能发现病灶在哪里?不知病灶怎么对症下药呢?”从那以后,我开始密切注意老徐工作时的一言一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