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的思想家在读些什么书?答案是:从权威指南到全球经济危机再到关于人类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书籍的粗略了解,我们可以琢磨思想家们在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书是文明的支柱 有一位科学家说,假如一次灾难把现在的城市乡村都毁灭了,那么,只要还留下一座图书馆,人类就不会灭亡,也不会倒退回茹毛饮血的时代,而是会把文明重建起来。所以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茨威格说的更具体:“任何地方,不仅我们这个时代,书籍正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各种科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安》2013,(11):3-3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能够启迪人的智慧,打开人的心扉,开阔人的视野。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淡话。”的确,一本好书带来的感悟,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读永恒的书     
我们也许可以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 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三是必读的书,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相似文献   

5.
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他也正是因为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巨大的阅读热情,才从一个早早辍学的童工,一步一步成长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我的家乡在山东潍坊乡下的一个小村庄,村子后面有一座小山,村里人都叫它“后山”每当放学回家,父母都去地里干农活了,我们几人不约而同的就跑到后山玩耍。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护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正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福,读书有乐之福、智之福、廉之福、苦之福。因此,领导干部要认识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爱读书,善思考,体悟读书带来的福。读书有乐之福。"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读到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令人愉悦,可祛除浮躁之气;读书读到激情处,耐不住拍案而起,令人心潮滚滚,可摆脱世俗之气;读  相似文献   

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说的这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里面也包括我。这句话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可到了高尔基的祖国——俄罗斯以后,才慢慢开始懂得这句话深层次的含义,而近,我在俄罗斯见到一个广告画(见图),我对这句话有了一个更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王前  唐跃洺 《探索与争鸣》2023,(11):49-57+193
新型人类增强技术的现实应用和可能前景引发了诸多学者关于“超人类”的讨论。从机体哲学视角看,人类本质上是生命机体、人工机体、社会机体和精神机体的耦合。人类增强技术作为改造人类自身机能的技术,如果能够带来各类机体的协调发展,将使人类发展进入更高级阶段但不会催生出“超人类”;如果人类增强技术的应用破坏了各类机体的和谐关系,就会带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异化,这种意义上的“超人类”对人类社会是不利的。富勒等乐观派提出的理由和悲观派对“超人类”的忧虑都存在忽视各类机体之间有机联系的倾向,前者孤立看待人类增强技术带来的益处,而后者夸大了人类增强技术带来的风险。运用机体哲学的原则和方法评价“超人类”的相关思潮,有益于新型人类增强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一句被说烂了的名言。但若换成:读一本好书,我就能改变世界——你信不信呢?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世界的命运,甚至改写人类的历史。美国人曾写过一本名叫《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的书,其中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牛顿的《自然哲学和数学原理》,当然其中还有一本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大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正在泛滥并削弱话我们的思着力。宦的导称四层息。每日每时,这些陌时由各处涌来的新闻把我们的头脑的每一个角活现塞得满满的,把我们的知识和理解对都挤了出去,使我们不能专心考虑当前的问题。我们容易忘记,书籍也许是科技方面最伟大的成就,它所荷马、柏拉图、狄更斯等人的文字送到我们的书房和床边。自从发明纸张和田刷术后,死人也可以说话,可以阐千万人说话。墙报官说:“如果般的发明被认为十9了不起,因为它把财宝田物运到各处,那么我们逐如何蓄奖书档的发明吗?书候船一样,在时间的大源里航行,使…  相似文献   

12.
中国曾是一个弥漫着诗书之气的文明之邦,历史上好的书籍灿若繁星、光照世人。幸福的中国爱书人、读书人便在这浩如烟海的广阔天地中自由徜徉、流连忘返。人到暮年的曾国藩向其长子感叹:自己一生没太多值得骄傲的事,唯有一事可引以为傲——"吾一生中无一日不读书"。这是何等掷地有声的乐读之言!然而,到如今,很难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看到一个人手捧着书爱不释手的画面;书店里、图书馆中也多是翻阅各种考试书籍、抄抄写写的应试者。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时下,民政专业书刊出版的信息十分闭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疏忽。我建议各类民政报刊,经常登载民政书刊出版和邮购的信息。这至少有如下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促进民政专业书刊的出版发行。很多好书,不加介绍,就象妙龄女子“养在深闺人不识”、很可惜。二是可以促进多出民政专业的精品书籍。书出版了.广而告知,好书就会有市场。书籍进入市场,优胜劣汰,可以鼓励作者强化精品意识。三星可以促进民政战线读书风气的兴盛。在深化改革的今天,要做好民政工作、很有必要认真读些民政专业书,认真思考钻研一些现实问题。孔子说…  相似文献   

14.
地球作为生命系统,我们拥有了它给予人类的一切美好;作为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存在,我们又要承受地球自身演变加于人类的深重影响,包括悲剧性的影响。承受首先意味着我们无法控制灾害,既不可能阻止极度自然灾难的发生,也无法推迟它们的发生,一些自然灾难我们甚至无法做出科学的预测。这正是人类社会及其文明的根本处境,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15.
当这个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纷繁选择时,我们却发现,选择太多往往等于没有选择,多元化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带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痛苦。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精神生活也渐渐快餐化、速食化。书籍越来越琳琅满目,却越来  相似文献   

16.
牧歌 《当代思潮》2012,(8):84-85
岁末年初,“理解万岁”口号提出者、解放军某部政治部副主任刘勇同志将他撰写的《理解万岁》一书,由友人转赠与我。阅毕,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理解,可以说是现今人类永恒的主题,自从人类有了思想,理解便成为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领会、了解,就是揭示出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从而能认识新的事物、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一生要不断地获取知识,提升素质,读书便是一条重要途径。今年5月,江苏省常熟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开展读书活动,号召全体保安员在阅读中提高、在思考中进步,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树立队员的职业道德,提高队员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正如莎士比亚说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同时它“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瑞士作家凯勒)90年代的中国可以说是文山书海,令人目不暇接,但令人发怵的是不少其文其书既非“阳光”,又非“船”,有些却如同鲁迅先生比作的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笔者偶经书摊时,颇会招揽顾客的老板递上一句:“小姑娘,要不要买书呀,都是有‘味道’的!”笔者大惊,顿觉一团乌云遮住了阳光……在社会这个大天地中,青少年应当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增强…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在《北京晚报》看到一则消息,著名影视演员张国立、蒋雯丽在做客北京卫视《杨澜访谈录》时畅谈这些年的事业和生活感悟,都不约而同地说,年轻人面对娱乐圈这个名利场,忠告"要多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聪明,使人进步,使人优雅,使人高尚,使人清醒……我们可以列举出无数读书的好处。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国人除了中小学生之外,认真读书的人已经很少了,包括大学生,甚至官员、学者们。我们国家为  相似文献   

20.
《文明大观》2001,(11):1-1
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这话好像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说的。他有一个参照系,就是一部人类的历史。在人类历史上,不要说是十年,一百年也是十分短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