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科尔沁草原的西南端,有一片连绵起伏的沙漠地带,这就是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的奈曼旗。多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沙化严重,这里的人们长期被贫穷二字所困扰,有的甚至连温饱都未解决。1992年11月,年仅36岁的蒙古族青年包庆贺肩负着家乡父老乡亲的期望走马上任,当选为奈曼旗人民政府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党外副旗长。上任伊始,他象沙漠里一位勇敢的跋涉者,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奋力攀登,为提高全旗的人口素质、彻底治贫致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计生——他的开山斧计划生育可谓“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尤其对地处偏远的少…  相似文献   

2.
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到沙漠。两个月的时间甲,我去了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甘肃省临泽县、腾格里沙漠东南部的宁夏中卫县和内蒙古奈曼旗。漫漫大漠一望无垠的黄沙带给我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然而,当我走进一户被沙漠逼得离开原住地的人家;当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向我介绍人类正面临着怎样的沙漠化威胁时,我对沙漠奇景的惊叹遂变成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中国荒漠化面积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远高于世界平均四分之一的水平。据统计,中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区域仍以每年Z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近…  相似文献   

3.
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共奈曼旗委统战部奈曼旗是全国贫困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全旗上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解放思想,千方百计地为建设奈曼旗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统战部如何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199...  相似文献   

4.
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看奈曼旗的沙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永平 《中国减灾》1998,8(3):41-44
1大自然的变迁奈曼旗位于内蒙古哲里木盟西南部,总面积8120平方公里,其中沙沼地4832平方公里,有六沙二山二平原之称。人口42万,农牧民年人均收入1000元左右,属国家级贫困旗县。历史上的奈曼旗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境内河流纵横,较大的河流就有敖来河...  相似文献   

5.
奈曼旗采取措施加强党外干部工作内蒙古奈曼旗把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取得一定成绩。为保证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顺利进行,结合奈曼实际,制定了《关于培养、使用党外干部的...  相似文献   

6.
奈曼旗积极培养使用党外干部奈曼旗共有党外干部3,891人,占干部总数的近60%。如何发挥党外干部的作用,为全旗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贡献,这是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自《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下发后,旗委...  相似文献   

7.
简历:敖力布,男,蒙古族,1955年12月出生,奈曼旗人,大专文化, 1973年参 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奈曼旗治安镇政府科技副镇长、副镇 长,明仁苏木党委副书记、政府苏木达,治安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党委书记等 职务。2002年11月任奈曼旗委统战部部长,2004年2月任奈曼旗政协副主席兼统战 部部长。  相似文献   

8.
王宇 《思想工作》2009,(10):8-9
近年来,奈曼旗委、政府把“创新奈曼,实现突破”作为一切工作的总要求,紧紧扭住生态建设这个根本,加速发展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取得了喜人成绩。200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7亿元,财政收入实现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500元和3896元。但从目前全市发展的态势看,奈曼旗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9.
奈曼旗第二中学花香鸟语、松柏挺拔、杨柳们娜,你会认为这里是一座花园;其中,雕塑微湖、亭台假山、微缩长城各显风姿,榆树绿墙整齐划一,校舍建筑鳞次杯比,你会感到这里是江南园林。奈曼二中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变化”。人们由如此巨大的变化很自然地就会想到“美”的缔造者。他,就是校长、奈曼旗政协委员樊秀林。樊秀林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地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才。毕业后,怀着教书育人的抱负,毅然选择了家台最某层的中学任教,登上三尺讲台。从奈曼旗东明中学到明仁中学,到青…  相似文献   

10.
月牙泉·科学家及其他鄢利民驰名中外的敦煌月牙泉,独卧沙漠2000余年而未被湮没,被视为沙漠一大奇观。然而,70年代以来,泉周围的沙山变形,南山北坡、北山南坡下滑,山体向泉心移动,月牙泉日益缩小变形,水位下降,大有逝于流沙之虞。月牙泉之恙惊动了治沙专家...  相似文献   

11.
地球表面约四分之一的地区,约3370万平方公里,在一定意义上被定义为“沙漠”。从全球来看,很多地区的沙漠,核心地带仍保持着一种原始的最本质的自然状态,体现着这个星球仅剩的最荒芜的景色。  相似文献   

12.
绿的使者     
距离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章古台苏木干歹嘎查约5华里的沙地里,座落着6间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这便是全苏木远近闻名的“三八”红旗手、“女状元”席根小的家。席根小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蒙古族妇女,1989年嫁到这里,当时家境贫寒,住的是3间又破又矮的小土房,房子四面环沙,甭说在院外种地,就连在院子里种点蔬菜,一夜之间也被漫天的黄沙掩盖无遗。一家5口人仅靠村外甸子里的几亩薄田拮据度日,家里除了一匹马和几只山羊以外,再没有值钱的东西。穷则思变。一个变沙漠为绿洲的致富念头在她的脑海中开始升腾,她对公婆和丈夫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一…  相似文献   

13.
沙漠革命     
李秀江  陶卫华 《小康》2007,(8):34-49
贫瘠、荒凉的沙漠,多少年来一直被视为人类的灾难。曾几何时,一切发生了变化。沙漠不再是灾难而是财富。沙漠掘金、沙漠成金。大力发展沙产业,启动中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使沙漠变成人类的福祉。这绝非神话!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传真     
《党建研究》2006,(2):62-63
奈曼旗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树组工干部形象”成果内蒙古奈曼旗委组织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树组工干部形象”成果,牢固树立公道正派形  相似文献   

15.
A 我们简单扫描一下中华文化的生存状态。中国这地方,东部是大海,西北部是沙漠,从西到西南,则是高原。光这么说还显得平常,因此,必须立即说明,大海是太平洋,沙漠不止一个都很大,而高原则是世界屋脊。那就是说,这是一片被严严实实“封”住了的土地。  相似文献   

16.
尤拉 《今日上海》2009,(3):52-54
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埃及有约2900公里的海岸线,但却是典型的沙漠之国,全境96%为沙漠。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埃及1350公里,被称为埃及的“生命之河”。沙漠中金字塔的神秘、尼罗河之女克里奥配特拉的妖冶美艳早已经为国人所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7.
多娜佳  多文志 《前沿》2013,(21):11-14
沙漠生态建设与沙漠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和谐、文明、发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我国已经通过国家投资与社会各界、企业和个人投资和集资相结合,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加快了沙漠生态文明建设与沙漠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党和国家政策指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共同努力奋斗,加强沙漠生态建设和沙漠资源开发利用,在不远的将来还沙漠和沙地一个“绿地、碧水、蓝天”,成为人类生存生活的乐园,为人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沙漠的气候非常特殊。白天,火红的太阳经过沙石的反射和热量的累积,能把人活活烤死;夜晚,荒寒在一无遮掩的旷野中泛滥,又能把人冻僵。尽管沙漠的气候如此可怕,可印第安人却能颇觉安适地生活在那里,这是什么原因?在沙漠里,印第安人的墙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它的厚度恰到好处——白天,炽热的艳阳晒不透那向阳的墙壁,因为正将热透时,夜晚就已经降,j岳了。寒冷难耐的夜晚里,那被晒热了的土墙,正慢慢地散发出它白天储存的热量,使室内变得温暖。  相似文献   

19.
高峰 《中国减灾》2011,(5X):27-27
<正>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所必需的氮。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土壤中残存的可怜的一点氮肥也不断变成气体挥发到大气中。土壤中氮的不断流失,导致能够生存的植物也越来越少,沙漠的零星绿色将逐渐被气候变暖所扼杀,沙漠的未来令人担忧。我们都知道,沙漠是地球上最荒  相似文献   

20.
在风沙前沿进行治沙,一直是政府非常关心的事,政府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而生活在沙漠沿线的农民,长期以来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这些农民的活动会直接对沙漠沿线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必须注意提高他们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生活在沙漠沿线的农民经常是被批评的对象,不少人认为,是他们的农耕、放牧等活动,破坏了沙漠植被,导致沙漠不断前进、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