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许可法是我国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这部法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等原则,规定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必须遵守的一系列程序制度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程序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这对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改革行政管理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克服腐败现象,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都将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程序法律责任,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行政诉讼的现状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几年来,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监督和支持行政权的行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部法律颁布的时间不长、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因素,使得这部法律的实施面临着挑战,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确保行政审判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处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与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夫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的违法侵害,并以此来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也是行政审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二者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同等重要。但在审判实践中,必须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出发去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而不能片面强调维护行政机关的执法权威。依法应该立案的不予受理,应该公开审理的不予公开,应该市查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法是一部典型的“民告官”法律,承载了无数老百姓的期望,具有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和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正能量作用,对于打造“法治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这部法律实施24年来,“民告官”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行政诉讼中面临的“门难进、案难审、判难胜、诉难息”等问题亟待通过修法,从立法制度层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贾凝毅 《政府法制》2012,(10):3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于1999年颁布施行。在十余年的实践中,这部法律为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但是,用今天的眼光回顾这部十余年前所立的法律,其中的一些条文在表述方面给人以模糊之感。为了能够为行政复议法的修改提出建议.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行政复议法条文中存在的模糊规定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保证各项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促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对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法律权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行政,是指政府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活动。它不同于立法活动和司法活动,它是为了治理国家和社会而由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的广泛的组织活动。近代各国,大都强调国家行政活动必须以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制定的<行政诉讼法>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它对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起了极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部法律在实践中所反映的问题也一一显现,修改<行政诉讼法>已成为热门话题.本文试就确立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之"法"的标准问题,谈谈如何完善<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9.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这种法律制度的建立不仅对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促进依法行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行政复议在实践中存在若干法律障碍,笔者是结合从事基层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工作实践中,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对策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行政诉讼中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1.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监督是落实监督与制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行政诉讼法》第1条指明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目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两条之中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重于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因为行政权就其本质而言是国家公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司法权介入的主要目的无疑是制约和救…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10月1日施行以来,已近四年时间.几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这部法律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方面,已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行政诉讼法的内在价值并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实际生活中,尽管行政纠纷和争议大量存在,但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数却十分有限,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更是阻碍和干扰重重.可以说,行政审判工作至今仍在低谷徘徊,行政诉讼制度的推行举步维艰.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很不适应,正束缚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拟就行政诉讼制度推行的制约因素和对策作简要的理论探析.  相似文献   

12.
方志 《中国司法》2009,(11):34-39
行政复议制度是解决行政争议,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是行政机关行政层级监督和自我纠错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1999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同年10月1日,《行政复议法》开始施行。《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水平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即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也即依法行政。多年来,一些地方的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践中,违法行政、任意行政、行政不作为甚至滥用行政权力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既侵害了当地部分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行政许可法是 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 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与实施,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从源头上预防 和治理腐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都有着重 要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不仅负有具体实施行政许 可的职责,同时也承担着普法宣传的重要职能。因此,深入开展 学习、宣传活动,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切实转变观念,创新 机制,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是当前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面临 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论对公务员惩戒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丽 《行政与法》2002,(5):51-53
国家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公务员能否依法执行行政职务,关系着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然而,在实践中,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的行政执法热情,这无疑会影响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实现。为了依法行政的实现,就必须对公务员的合法权益给予充分的保障。要完善公务员惩戒救济法律制度,就必须完善对公务员进行惩戒的事前、事中、事后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自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开始实施至今,已经15周年了。15年来,各级人民法院认真履行行政审判职责,依法审理了大量行政诉讼案件,审查执行了大量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积极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效地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认识行政审判的伟大意义,必须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角度来进行。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基本治国方略。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公民基本人权,依法行政是核心与关键。而推进政府依法行政,行政审判责无旁贷。人民法院在司法审查过程中,逐步建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已于2003年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学习好、实施好这部法律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责任。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曹康泰同志是行政许可法(草案)起草组的负责人,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第二次学习讲座会上,曾就行政许可法有关问题作专题发言。为帮助各级监察机关更好地学习、实施这部法律,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本刊特邀请曹康泰同志撰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已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行政处罚法》是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之后又一部规范行政机关行为的重要法律,认真贯彻实施这部法律,对于促进行政机关改进行政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廉政建设,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行政机关与其管理的相对人之间的矛盾,习惯通过行政手段解决。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这种解决方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一九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标志着中国行政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的侵害,将会通过法院实施第三方裁判得到保护。而这种保护,迄今仍是软弱无力的,以致出现告状难、执行难、申诉多的状况。其原因并非是民事、行政立法跟不上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机关——人民法院独自处理案件,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机制造成的。因此,在运用法律调整行政法律关系时,各级人民检察院加强对行政审判活动  相似文献   

20.
对食品进行卫生评价,公布食品卫生情况是《食品卫生法》赋予各级卫生行政机关的职责,公布食品卫生情况,对卫生行政机关来讲是一种行政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较大。正确解决这一行政行为的法律意义,对于卫生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扶优治劣、正确引导消费,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公布食品卫生情况的概念及函义公布食品卫生情况是卫生行政机关根据计划将其管辖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