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一、关于当前货币信贷及金融市场运行形势 200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同时稳步推动金融企业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上符合预期的调控方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物价涨幅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的金融市场传导机制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融资功能外,它还具有政策功能,即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市场条件的功能。由于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利率变动,因此也是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的基础。 中央银行降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再贴现率,会使商业银行超额储备增  相似文献   

3.
检验货币供应量变动与实际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着稳定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少国家通过运用货币政策来遏制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然而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如何,却充满着争议。利用中国的实际经济数据来,回归货币产出方程,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存量变动与实际产出变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方向变化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表现出一定的内生性。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当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两个季度之后才会对实际产出有显著影响。货币政策被视为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但由于客观上存在的滞后性,导致货币政策既可能缓和经济波动;也可能导致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只有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有着全面透彻的了解,才能够有效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魏进高 《探索》2005,(4):99-102
摘要: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推行了一系列积极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增长。在积极的货币政策下,货币供应量得以快速增长。但GDP的增长率却较低,两者之间形成较大反差。本文比较全面深入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功能疲软的成因,并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货币错配对一国宏观经济具有"双刃剑"效应.目前,我国也面临着严重的货币错配,但其性质表现为巨额净外币资产形式.尽管目前的货币错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和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但是因其规模巨大,已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汇率制度改革等方面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并导致巨额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6.
陈柳钦  王金柱 《求实》2002,(7):29-31
本文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原因主要是机构活力不足、金融经济结构不对称、微观经济主体引致需求不足和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针对这些 ,笔者认为可从再造微观基础、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协同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规范和发展货币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改革 ,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宏观、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护货币币值稳定,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要采取各种调控手段。采取什么样的调控手段,取决于各时期的经济金融情况。朱殿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把握好金融调控力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运用信贷杠杆,促进扩大内需和增加出口,积极支持经济增长。”这指明了我国当前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戈 《实事求是》2005,(5):32-3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决策导致真实GDP和通货膨胀变化的过程。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不完善,在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低效。  相似文献   

9.
赵忠民 《世纪桥》2011,(23):58-59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人民币成为世界主流货币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严重缺陷、中国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地区一体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人民币成为世界主流货币还有很多制约条件,主要表现为:中国的经济基础依然相对薄弱,中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不发达,以及发达国家不愿意见到人民币成为世界主流货币。  相似文献   

10.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吞吐基础货币,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货币市场利率是利率结构中主要利率信号,在整个市场利率体系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货币市场也为经济利益主体提供了必要的融通短期资金的渠道和场所。与发达国家的货币市场相比,我国的货币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比较滞后,货币市场无论是从总体规模和市场  相似文献   

11.
数字货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级化的社会货币形态。主权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会对现行货币结构、监管机制、宏观调控及国际竞争产生全新的深刻影响。主权数字货币推动零(负)利率等调控手段得以实施,是经济下行期政府逆周期调控的有效手段。中国主权数字人民币(DCEP)采用二元发行模式,可通过设置货币流向监控、前瞻性条件和良好政策沟通等政策手段来提高主权数字货币流通监管效率。在数字货币全球流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国际竞争,我国应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稳健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加快DCEP研发测试、完善数字立法、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政策协调,积极应对推行DCEP全面流通及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提升DCEP在国际数字货币新体系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周立 《理论学刊》2022,(1):101-110
数字货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级化的社会货币形态。主权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会对现行货币结构、监管机制、宏观调控及国际竞争产生全新的深刻影响。主权数字货币推动零(负)利率等调控手段得以实施,是经济下行期政府逆周期调控的有效手段。中国主权数字人民币(DCEP)采用二元发行模式,可通过设置货币流向监控、前瞻性条件和良好政策沟通等政策手段来提高主权数字货币流通监管效率。在数字货币全球流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国际竞争,我国应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稳健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加快DCEP研发测试、完善数字立法、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政策协调,积极应对推行DCEP全面流通及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提升DCEP在国际数字货币新体系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面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在降低广义货币供应增长率、减少信贷规模的同时.通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利率等手段,以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质性启动货币和信贷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由于理论准备的不足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时至今日,我国在货币和货币政策领域还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主要体现为:缺乏一个简单、适用的分析框架来引领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对信用货币及信用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认识不清;严重高估我国真实货币存量;对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会派生大量货币类金融资产的机制理解不深;错误地将"社会负债率"作为衡量实体经济杠杆率高低的指标;未充分意识到我国经济增速"下台阶"与需求侧货币供应不足,供给侧产能利用率长期处于低位有很大关系;把"升降息"制度误读为对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调整;潜意识认为需求侧总量调控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相互排斥。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应予厘清。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并最终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但是人民币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因素有: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在短时内改变;亚洲区域合作、货币一体化的层次较低;我国经济总量和金融政策上的一些条件尚不具备。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信贷、利率等货币政策的变化来调节国民经济的平衡,维护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我国中央银行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物价涨幅过快,通货膨胀严重的局面,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八五”期间,由于我国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全社会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货币供应量形成的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针对当前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胀严重的国情,我国必须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正兵  倪克勤 《探索》2008,(1):84-88
货币政策的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对消费、投资、净出口需求的传导效应存在差异.汇率渡动对利率的传导主要通过货币政策的投资渠道产生传导效应,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在货币政策的消费、净出口传导渠道中主要表现为利率波动向汇率的单向传递.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在货币政策的需求传导中的效应总体上较弱,这一方面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另一方面又为渐进式、有重点的金融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的货币战,是日本企图从根本上破坏中国的币制,摧毁中国经济而引发的。在货币战中,日军试图通过从货币市场上驱逐中国货币,争取有利于敌伪货币的比价,套取中国的外汇,抢夺中国的金银,伪造中国的货币等手段,以达到彻底破坏中国固有货币的目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套取中国外汇已不可能,日本又以物资战的形式大打货币战,将法币推向国统区和根据地,以抢购物资和加剧未沦陷区的通货膨胀。日本的这种一石三鸟的货币战略,尽管在货币战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最终随着其侵略战争的失败而彻底终结。 1931年至1945年的中日货币战,可分为两个阶段。1931年—1937年是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货币战基本上是区域性的,特别是由于1935年以前的中国货币尚未统一,日本也没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因而这一时期的货币战,日本以争夺中国的地方货币权为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金融业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货币、资本、外汇、期货等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走向深入。在这一进程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离岸金融市场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一大新视点。  相似文献   

20.
冯都 《党史纵横》2003,(6):28-30
1948年12月1日,在中国金融史、货币史上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石家庄成立,同时,开始首次发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人民币。如今,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在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抚今追昔,人们不会忘记,首创中国人民银行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同志。建国初期,他在主持经济工作期间,率领第一批金融工作者,呕心沥血,开创了新中国的金融体系。他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怀念。建议组建新的统一的中央银行1947年春,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蒋介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